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發達國家高等林業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

發達國家高等林業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

摘 要:隨著社會對林業需求的變化和林業作用的多樣化,高等林業教育未能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林業教育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因此,各國都在積極推進改革,尋求對策。發達國家高等林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主要表現在:進一步拓展林業教育的範圍;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課程設置體現時代性、人文性、交叉性、國際性與靈活性;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和實踐教學;在線教育取得較快發展;協同育人模式更加多樣化;國際交流合作更加廣泛。

關鍵詞:發達國家;高等林業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許多國家的林業教育面臨學生規模下降和學生就業困難等困境。林業高等教育也是如此,世界各國許多大學的林業教育也在經歷著嚴峻的挑戰。許多國家缺乏訓練有素的林業人才,特別需要加強林業高等教育(聯合國糧農組織,簡稱FAO,2010)。早在2007年首屆全球林業教育研討會上,與會林業教育工作者就一致認為,現有的林業教育沒能很好地適應林業實踐、就業市場和全球林業發展的需要,並呼籲世界各國對林業教育作出變革。從發達國家高等林業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看,主要呈現以下七個方面特徵:

進一步拓展林業教育的範圍

隨著全球經濟、資源和環境等方面的發展變化,社會對林業的需求逐漸由單一的木材需求轉向木材和生態環境等多方面的需求,林業的生態和社會功能日益凸顯,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佔有愈加重要的地位。林業為社會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木材和非木材產品、環境保護、食品安全、改善民生、休憩與旅遊等,特別是森林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沙漠化防治、碳匯、水源涵養、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生物質能源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為了適應林業作用的多樣化,林業教育的範圍已經突破了傳統林業教育的範疇,向著更寬廣範圍的現代林業教育方向拓展。高等林業教育內涵包括了更廣泛意義的自然資源管理,與環境科學、生態學、土地資源、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科學、工程學、農業、野生動物、旅遊學等學科日益交叉和融合。一些涉林院系名稱和專業設置的變化就清楚地反映了這一趨勢。開創世界林業高等教育先河的德國弗萊堡大學,原林業與環境學院近年改名為環境與自然資源學院。美國高等林業教育發端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其改革與發展歷史的一個普遍特徵就是林業院系名稱相繼發生變化或者與其他相關學院進行了合併,反映了林業教育的範圍由過去比較窄的學科設置發展成為一個包括環境、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等更寬廣和交叉的學科。耶魯大學林學院早在1972年就改名為林業與環境科學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林學院於1974年就與農學院和其他學院合併改名為自然資源學院,2017年其林業與自然資源本科專業改名為生態系統與林業專業;愛荷華大學林學繫於2002年改為自然資源、生態與管理學系;明尼蘇達大學林學院於1988年改為自然資源學院,2006年與農業、食品和環境學院合併成立了食品、農業與自然資源學院。2012年,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農學院的林學系與土壤科學系和野生動物與漁業科學系合併改名為「生態系統科學與管理系」。

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林業發揮作用的多樣化,林業面對利益相關主體的多元化,未來的林業專業人才不僅能夠解決林業技術問題,而且還需要解決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問題,對林業專業人才的素質要求更加全面。世界混農林業中心發布的《未來林業教育的發展: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報告中指出:要尋找解決當今複雜林業問題的有效和現實的途徑,越來越需要現代林業人員具有經濟、技術、政治和生態方面的綜合知識與視野,也特別需要加強從業人員的職業倫理。[1]國際林聯發布的林業教育研究報告指出,林業教育的未來應該注重通用能力和方法論的能力培養。另外,學生也應該具有很好的學習能力、跨學科的綜合與交流能力、系統決策和戰略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新的複雜問題的能力。[2]因此,發達國家林業教育改革普遍重視加強學生綜合知識與能力的培養,這一點可以從人才培養目標中得到明顯的體現。例如:美國高校林業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包括:具有數學、自然科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等人文社科知識和林業工程科學及工程科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強調具有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團隊能力、領導能力和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林業工程師還需要具有對自然的濃厚興趣、對環境的深切關注和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3]

面對林科學生就業困難的狀況,如何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成為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裡,畢業生應該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靈活的就業能力。[4]根據「博洛尼亞進程」要求,歐洲也將提高就業競爭力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5]慕尼黑工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林業科學與資源管理」本科教育,在重視林業科學的核心課程學習外,還通過學習國際林業、可再生資源、木材工業、自然保護或景觀開發等課程來拓寬專業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6]

課程設置改革注重時代性、人文性、交叉性、國際性與靈活性

第一,課程設置改革體現了新的專業知識領域。例如: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碳匯、國際林業、工業林業、環境林業、景觀林業、生物質能源等。第二,注重人文社會科學等基礎類課程。在美國大學的涉林專業課程計劃中普遍重視通識課程,而且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比例較高。例如:美國奧本大學森林工程本科專業通識教育課程學分的比例達到48%,而人文社會科學等文科類課程在通識教育的課程學分上佔到了73%。日本林業學科在課程設置方面,具有人文社會科學所佔比例較大的特點。例如:北海道大學教養學部開設有20門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涉及課程非常廣泛,主要包括哲學、心理學、倫理學、歷史、文學、音樂、美術、法學、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7]莫斯科國立林業大學和聖彼得堡國立林業技術大學林學專業的課程計劃中,人文社科類課程也佔有較大的比重。第三,注重跨學科課程。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生態科學和資源管理學院的林學專業是屬於生態學學位授予的範圍,課程設置上強調基礎生態學、生物學、環境科學、自然保護和資源管理。加拿大新不倫瑞克大學林學院的林業系,在課程計劃中增加了環境和森林工程方面的課程,培養具有林學、環境和森林工程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第四,注重國際化課程。伴隨全球林業教育國際化的進程,許多發達國家大都設置了國際林業方面的專業和課程,開設國際貿易、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國際森林政策以及全球土地利用規劃、氣候變化、世界文明或文化方面等課程。第五,注重課程設置的靈活性。在強調專業協會對專業鑒定和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各校在課程設置上也體現了一定的自由度和靈活性,以更好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和不同地域對林業人才的特殊需要,這一趨勢在北美最為明顯。

教學方法的改革強調「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和實踐教學

傳統上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逐漸向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轉變,學校教育最終的責任是促進學生的學習[8]。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範式」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和協助學生學習。學生學習成為一種主動、參與式的深度學習,是用發現和探索等方法進行的探究式學習[9]。「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成為歐洲博洛尼亞進程關於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當前歐洲高等林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美國大學教學方式中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體現了「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師通過積極營造主動學習的氛圍,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對美國涉林院校的調查研究發現:課堂教學幾乎不存在「一言堂」現象,學生自由發言和討論非常普遍。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大膽提問、質疑,甚至挑戰教授。通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不僅培育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而且也培養了學生髮現、研究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

加強實踐教學仍然是林業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近年來,加拿大的林業院校大幅度增加了在企業的實踐教學時間。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林學院為每一個本科專業都提供了經過認證的合作教育項目(Co-op)。學生在合作企業工作的期限有4個月、8個月、12個月、16個月不等。現在UBC提供的合作企業崗位有17%來自國外,包括澳大利亞、中國、芬蘭、德國、南非和美國。[10]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要求所有林業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有總計6個月的與專業有關的實習工作經歷。德國應用技術大學林科專業的學生和綜合性大學林業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入學前和入學後都被要求在林業政府部門或林業企業實習一定的時間。

在線教育取得較快發展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教育技術的進步對林業教育的教學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線教育作為一種創新和高效的教學方式,既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補充,也成為了遠程教育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在大學面臨財政挑戰和求學成本不斷上漲壓力的背景下,林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趨勢之一就是開展在線教育以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學效率。

近年來,在線林業學歷教育有較快發展。在美國,目前有些自然資源專業(如自然資源政策等)已經實施了在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在線林業研究生教育在許多學校也已經實施。例如:佛羅里達大學森林資源與保護學院就提供碩士專業在線教育,包括生態修復、測繪學、漁業與水產學、自然資源政策與管理。密西西比州立大學提供完全在線的林業科學碩士教育,包括「森林經理」「自然資源政策與法律」和「林業經濟學」等30學時的課程。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在傳統認證的課程計劃中也將設置越來越多的在線課程。「林業經濟學」「林業政策」「森林經理」「抽樣與統計學」等不需要野外實習的課程更容易實施在線教育。其他諸如「森林生態學」「造林學」「森林作業」等需要大量野外實習的課程則需要採取混合課程的方式。[11]此外,隨著社區林業和私有林業的發展,在線林業遠程教育可以發揮其優勢,服務更大地域範圍和數量的學員,顯示出較快發展的勢頭。早在2007年,康奈爾大學針對林地所有者和林業實踐工作者在全美最早實施了在線林業教育,稱作網路研討系列課程。對在線教育的評估研究表明:大多數參與人員對教學效果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在線教育在未來將會成為林業教育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需要加強質量認證與保障,需要僱主、評估機構和學校的嚴格評估,以確保在線教育能夠達到公眾和職業的質量要求。

協同育人模式更加多樣化

世界林業教育普遍面臨財政緊缺、師資和設施等辦學條件不足的問題,特別是近年來由於世界經濟發展的放緩,許多國家,包括發達國家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出現了下降的趨勢,各國都在尋找其他渠道來增加學校的辦學經費或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校企合作是其中一個重要途徑。校企合作不僅增加了實習就業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而且通過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開展科研、技術轉化與諮詢服務,企業可提供委託培養、委託科研的經費、設備和實習、實驗場所、饋贈和學生獎學金以及兼職教員等,成為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的一個重要途徑。校企協同育人在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一些典型的模式,如德國的「雙元制模式」、美國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英國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亞的「TAFE」和日本的「產學官合作模式」等。除了與企業的合作之外,林業教育機構還注重與研究機構等組織之間的合作。例如: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科學與林學院造紙和生物加工工程系與國家造紙研究機構進行合作。這個機構為學生提供助學金、獎學金和補助金。此外,在該院與外部機構的合作中,還有雪城紙漿和造紙基金會(SPPE),它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擁有高達八百萬捐款為造紙專業的學生提供豐厚的獎學金支持。[12]

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滯後於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進而影響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是當今世界林業教育面對的共同問題。加強學校與企業等部門的協同合作也有利於學校與用人部門之間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信息交流,學校可獲得僱主對人才培養需求的反饋與建議,對於提高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是非常必要的。許多學校成立了董事會或理事會、顧問委員會等機構,邀請企業及社會人士直接參与對學校辦學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決策和諮詢。

國際交流與合作更加廣泛

當今,林業面臨的問題是全球性的,這些問題只有依靠國際之間的通力合作來協調和解決。這使林業的國際合作範圍日益擴大,林業高等教育也是如此。在人才培養方面,許多國家都設立了國際林業或區域林業的專業,或者在課程設置中增添了國際化的課程,培養國際化的林業人才。學生在其他國家留學或短期實習交流的人數越來越多,教師在國外訪學或參加學術交流、共同合作科研也呈現出更加頻繁的趨勢。許多國家的林業研究範圍,不僅包括本國的林業,而且還著眼於國際或區域林業,並且與國際上不同的林業科研機構和組織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跨國合作培養人才的院校也日趨增多。歐洲林業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具有良好基礎,開發了許多旨在提高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合作項目。歐洲高校學生交換項目(Erasmus Mundus)是歐洲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和交流項目,其框架下的歐洲林業科學碩士,是歐盟內部高等教育的一個合作項目,該項目要求由三個不同歐盟國家的至少三所大學提供課程支撐。可持續熱帶林業科學(Sutrofor)是其中一個兩年制的、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碩士專業,聯盟大學包括歐洲五所著名高校:丹麥的哥本哈根大學、英國的班戈大學、德國的德累斯頓工程和經濟應用技術大學、法國的巴黎農業高科大學和義大利的帕多瓦大學。

隨著林業教育的國際化,世界高等林業教育也出現了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因此,需要國際和地區的林業教育機構組織各國林業院校,開展交流合作,分享各自的經驗,共同研討和尋求合理對策,推進世界高等林業教育的整體發展。在國際林業教育協調組織(IPFE)、國際林聯林業教育工作組和國際林業學生協會(IFSA)等國際和地區林業教育組織的協調下,林業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作者:李勇,單位:北京林業大學高教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

[1]Temu A.B., Kiwia A. Future Forestry Education: Responding to Expanding Societal Needs[M]. ICRAF, Nairobi Kenya. 2008:11-13.

[2][4]IUFRO. Annual Report 2014[EB/OL].(2015-07-07) [2018-06-30].https://www.iufro.org/publications/annual-report/article/2015/07/07/annual-report-2014/.

[3][12]李勇,駱有慶,蔣建新.發達國家高等林業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特徵及啟示[J].高等農業教育,2013 (5): 119.

[5]高江勇,方炎明.博洛尼亞進程中的歐洲高等林業教育改革及其啟示[J].現代教育科學,2013(1):164-169.

[6]Bachelor of Science in Forest Scienc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EB/OL]. [2018-6-30] https://www.forst.wzw.tum.de/en/study-programs/forest-science-and-resource-management-bsc/.

[7]彭斌,周吉林,高江勇.日本新時期高等林業教育改革及其啟示[J].文教資料,2013(28): 121-123 .

[8] Research Letter- Education in Forest Science [EB/OL].(2014-9-15)[2018-6-30].https://www.iufro.org/publications/iufro-research-letters/article/2014/09/15/ .

[9]劉海燕.「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歐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命題[J].教育研究, 2017 (12): 119-128.

[10]Edward Wilson. Professional Forestry Education in Canada[J]. Silvicultur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2(1):1-5.

[11] Standiford R.B. Distance Education and New Models for Forestry Education[J]. Journal of Forestry, 2015 (6):557-560 .

《北京教育》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重新打量學校中的「人」
實習管理做精細,才能「對得起學生」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