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寶石,必先懂得欣賞獨一無二的寶石包裹體!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完全純凈無瑕的天然寶石。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有內含物的寶石就等同於瑕疵寶石,在真正懂得寶石的人眼裡,寶石的內部蘊含著一個奇妙的「小世界」。
每顆天然寶石的內部都具有不同形態的包裹體,它們就像是寶石的指紋一般,獨特又唯一。
而這些「指紋」與真正意義上的瑕疵——寶石表面、內部的裂紋或者後天形成的磨損破裂等等不同,是寶石與生俱來的一部分。
通常來說,根據寶石生成的地質環境、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等因素,人們將寶石分成三個類別:
第一類是凈度高的寶石,比如托帕石和黃水晶,這類寶石一般對凈度的要求比較高,以肉眼完全見不到任何內含物和瑕疵為好。
第二類是通常有內含物的寶石,某些品種的內含物肉眼也比較容易見到,這類寶石包括紅藍寶石、變石等品種,對凈度的要求不如第一類寶石那樣高。
因為紅藍寶石的生成環境就決定了幾乎不可能是沒有瑕疵的,或許只有萬分之一的幸運兒能夠通過不計成本的切割達到肉眼無暇,但是其價格也早已非同尋常。
第三類寶石因為先天生成的環境惡劣,差不多全部有內含物,但即使有明顯內含物的寶石也可以用來製作珠寶,人們普遍接受這類寶石的缺陷,因為這一類別中比較完美的寶石几乎沒有,這類寶石典型的代表是祖母綠。
祖母綠幾乎是不可能找到無暇的,其中一定會找到裂縫和內含物,其裂縫內含物種類之多之複雜,甚至被研究者稱為「花園」。從伊麗莎白泰勒收藏的寶格麗祖母綠系列套裝,到每年佳士得和蘇富比拍賣出去的,都幾乎沒有乾淨的,「瑕疵」們都放肆的在動輒幾萬美元的祖母綠作品中間杵著,每一任將它收入囊中的主人都不曾嫌棄過它的「瑕疵」。
除了以上這些令寶石美麗程度減分的缺陷,還有一些「缺陷」卻能夠讓寶石變得更加稀有、美麗,甚至成為鑒定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依據。比如貓眼效應和星光效應,就是因為寶石內部含有了大量的按一定方向排列的包裹體。如果寶石完全乾凈沒有任何包裹體,那也就沒有貓眼和星光寶石的存在了。
除此之外,寶石的內含物世界充滿了魅力,寶石學家們通過研究寶石內部內含物的種類、形態和變化可以鑒別其為天然還是人造、推斷寶石的原產地、確認是否經過人工優化處理等等。
下面小南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天然寶石的獨特包裹體:
鑽石的神奇內含物
天然鑽石中的雲狀包體
偏光鏡下,由鑽石晶格錯位引起的強烈干涉色
DiamondView下天然鑽石的八面體生長環帶
一顆CVD合成鑽石在DiamondView下顯示了強烈的紅色熒光,清晰可見6層平行於檯面的生長層,揭示了其合成真相
紅、藍寶石的微觀世界
天然紅寶石中常見的金紅石針狀包體,當他們晶體完好時,很大程度上可證明寶石未經熱處理,但不排除低溫熱處理的可能。
天然紅寶石中的金紅石包體
維爾納葉合成紅寶石中典型的弧形生長紋與被拉長的氣泡,與天然紅寶生的長紋相比,合成紅寶的弧形生長紋顯得更「規則」。
天然紅寶石中的弧形生長紋
天然藍寶石中的金紅石包裹體
藍寶中粒狀的金紅石包體受熱後,其中的鈦元素擴散出與藍寶中的鐵元素結合,提升了藍寶的顏色,此顏色擴散現象是藍寶受到熱處理的證明
這種並不常見的具有一定形態的雲狀包體,可在一些經過鈹擴散處理的藍寶石中見到
查塔姆合成藍寶石中常見的六邊形鉑晶體包體
祖母綠的「後花園」
典型的具有產地意義的哥倫比亞三相包體
一塊來自西班牙的祖母綠中發現的三相包體
尚比亞祖母綠中的矩形兩相包裹體
天然祖母綠中的軟錳礦包裹體
留在祖母綠晶體中平行排列的生長管道
其他寶石中的包裹體
水晶中的蝕刻管道被鐵質浸染
水晶中的深色晶體包體
偏光鏡下天然紫水晶中巴西雙晶的干涉色
水晶中的纖維狀金紅石包體
水晶中的白雲石包裹體,金紅色長針為金紅石
巴西紫水晶中的針鐵礦包裹體
碧璽中的貝殼狀斷口所引起的干涉色
熱液法合成海藍寶石中,具有鑒定意義的人字形生長結構。
有序排列的尖晶石中的晶體包裹體群,因其外觀酷似人的指紋,也稱「指紋狀」包體
多米尼加琥珀中捕獲的千萬年前的露水或雨水
典型的具有鑒定意義的月光石中由解理引起的「蜈蚣狀」包裹體
瑪瑙中的平行色帶
高倍顯微鏡下的瑪瑙色帶
用來仿鑽的人造莫依桑石中的刻面棱重影,通常使用10X放大鏡就能觀察到
托帕石中少見的輝鉬礦包裹體
高倍顯微鏡下的瑪瑙生長結構
流紋岩中的歐泊晶體
GIA、IGI及Gubelin認證寶石專家
小南
免責:本平台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圖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平台使用的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本平台聯繫,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以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形似難辨!盤點那些寶石鑒定失誤的案例
※Chanel巴黎工作室工藝展示:致敬1932年羽毛胸針高級珠寶系列
TAG:寶石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