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醫學領域重大技術運用:無人機運器官、3D列印心肌組織和智能藥丸面世
機器人、AI、演算法和無人機交付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幾乎所有行業和專業領域。而2018年醫學世界終於見證了尖端技術和突破性醫學研究的融合,包括用大疆無人機來運送腎臟和血液包、3D列印心肌組織還有智能藥丸,以及用機器人進行手術。
當然,任何新技術在運用之前都要進行適當的測試,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但是新的工具也代表著業界的變革方向。以下是今年一些主要的醫療技術應用事件。
無人機交付
雖然我們仍然沒有達到無人機大範圍運送書和CD這樣的包裹,但無人機為基礎的醫療交付在2018年取得了重大進展。
馬里蘭大學的一項開創性醫學試驗表明,無人機可用於安全運輸可能挽救生命的移植器官。研究人員將一個腎臟放在冷卻器中,並將其掛在大疆M600 Pro無人機下面,來檢查它在運送過程是否會遭受任何損壞。
然而沒有,而實際上想必用固定翼飛機來運送,用無人機器官經受的振動更少。
與此同時,初創公司Zipline推出了新款無人機,速度更快,可用於提供血液應急包等重要醫療服務。在過去的兩年里,Zipline為盧安達的偏遠診所提供了緊急輸血所用的血液包。
該公司的新款無人機,聲稱是最快的商用交付無人機,將讓這項任務更有效率。目前,該公司也著眼於在美國提供類似的服務。
生物工程組織和器官
現代醫療領域都要面臨一個事實,那就是可用移植器官嚴重短缺。一個比較可行的解決方案是能夠在實驗室中培養新的解決方案。
雖然我們尚未達到完全解決這個問題的高度,但2018年將這項研究指向了正確的方向。3D生物列印領域繼續取得進展,可以3D列印人體心肌組織。
而其他一項重大進展是在加爾維斯頓的德克薩斯大學醫學分部創造了生物工程肺。然後將它們成功移植到豬體內,之後豬能夠正常呼吸,沒有任何醫學併發症。
雖然將研究轉移應用到人類臨床試驗可能還需要另外五到八年的臨床前試驗,然而這是一個重要的進步。
智能藥丸
我們的手機已經智能化十年了,手錶也緊跟其後,而且我們的家居也一直在變得更加智能。那為什麼不能使用智能藥丸呢?
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今年展示了一種功能性電子膠囊,該膠囊一旦被吞下,就可以測量氣體生物標誌物在腸道中的傳播情況。
在這樣做的同時,它會收集有關食物、腸道環境等信息,之後會將信息從身體傳輸到智能手機或其他設備中。這個膠囊可用於診斷腸易激綜合征和炎症性腸病,以及可能致命的腸道疾病如結腸癌。
雖然大規模使用還不可行,但研究人員已經對26名健康志願者進行了成功的1期試驗,證明了膠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還進行了另一個不同的項目,探討了如何為用戶的利益商業化智能藥丸。
醫療機器人
醫療機器人一直在不斷發展。今年,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神經外科醫生和耳鼻喉科醫生報告說,他們正在進行世界上第一次機器人輔助脊柱手術。經歷複雜的過程,機器人手臂要從27歲患者的頸部移除腫瘤。
在該過程,神經外科醫生要由頸部開始切入,最後切除患腫瘤的脊柱部分。然後,由三名人類外科醫生組成的團隊利用手術機器人通過患者口腔移除腫瘤。然後使用髖骨和額外的桿來穩定重建脊柱過程。
參與該程序的外科醫生Neil Malhotra博士對Digital Trends表示:「這項工作有兩個部分讓人很興奮。一個是機器人技術的應用,對於某些類型的腫瘤的治療方案來說,允許我們從緩解轉為可以尋求治療,而且部分治療還是首次出現醫療解決方案。第二點,這種方法對患者的創傷較小,這也意味著患者康復過程會更好。」
預測死亡率的演算法
雖然醫生無法用機器替代。然而,機器學習工具肯定在現代醫學中做到預測的功能。考慮到這一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今年批准了一項演算法,可以在醫院中幫助預測患者猝死的概率,當然希望預測可以幫助阻止這類事件。
Wave臨床平台(Wave Clinical Platform)的工作原理是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並在患者可能猝死前六小時發出警報,預示即將發生的心臟病或呼吸衰竭等。
系統如此智能的原因在於它不僅監測患者的多個生物識別,而且還可以相互分析。例如,患者呼吸頻率的輕微下降通常不足以觸發緊急呼叫。但如果伴隨著血壓飆升,那患者可能就危險了。
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的老年患者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表明,使用該技術的人群比不使用的人群意外死亡人數更少。
※無人機賣得怎麼樣?這裡有你不可錯過的33個無人機市場關鍵數據
※新生兒創百年新低+死亡人數創新高 日本人口老齡化「無藥可救」?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