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城池攻防戰,古往今來有著怎樣的變化?城還是那座城卻物是人非

城池攻防戰,古往今來有著怎樣的變化?城還是那座城卻物是人非

在古代的戰役之中,城市的攻略是構築戰略節點的關鍵。一座城池就算難以攻下,但也絕不能繞過去。一座閉門不出的城池安插在後方能夠大大幹擾敵方正常的行軍與後勤補給。德蘇邊境的要塞直到戰爭爆發幾個月後才徹底被攻陷,期間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奪取城池的意義不是再快的推進速度可以取代的。城池攻防戰從古代打到近代,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城市還是那座城,但是武器和人員的變化卻天翻地覆。

早年的奴隸制社會時期,為了避免猛獸與外敵的入侵,古人往往會在營地周圍設置陷阱與圍欄,在出現國家之後便開始設立邊境長城與城牆兩級防禦體系,對於入侵者而言城池的奪取非常重要。上文提到城池的佔有與否,比起推進速度多快反而更加能夠影響戰局。

古代城防體系在堅不可摧的同時也保有著大量的儲備,這種情況下想要再破也只能通過圍城戰的方式。直到冷戰,大部分的軍事思想都儘可能的避免巷戰,而是圍城打消耗。從古到今,攻城作戰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城上,城內,城外是攻城戰的三個維度,被敵人兵臨城下往往是不利的戰局,城下之盟這一典故似乎向我們傳達一種概念:被推到城下是無能的表現,並且不存在什麼城下反擊扭轉戰局。要扭轉戰局在城外的運動戰中便可以扭轉,以少勝多不僅守城戰能夠做到,在運動戰中也能做到。但這種說法過於絕對,如果不是戰略態勢的變化,誰想要去做守城之將戰戰兢兢呢?

在古代,攻城方式一般有著遠中近三種層次。遠自不用多言,在舟車勞頓以後面對龜縮在城內時不時侵擾的敵軍,精神壓力無疑十分的大。在雙方實力對等的情況下,城外駐紮的軍隊往往會隱藏自己的行蹤,讓守軍不見其鋒芒。

而在中距作戰中往往需要面對站在城上的守軍,這時在推動擋箭排前進的同時也可以用弩車對城上的敵軍開展反擊,以對射為主,再後來出現了投石車和大炮,這樣也可以在遠距離破壞城牆。在近距離的攻城方式則五花八門,在單兵作戰上可以架設雲梯與拋擲爪鉤攀爬上城,在對牆體的破壞上使用吊錘砸碎城牆,用攻城車撞擊城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器之家 的精彩文章:

有航母不用還將其退役,巴西人在打什麼算盤?實在是養不起啊
M103重型坦克非常龐大,實戰表現卻不如人意,淘汰迅速的坦克

TAG:兵器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