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收視率造假也是一種價值觀污染

收視率造假也是一種價值觀污染

收視率崇拜催生收視率造假 圖片來源:《法制周末》

收視率造假污染,是一個老問題了。今年9月,導演、編劇郭靖宇在一次演講中披露行業內存在收視率造假的黑幕,曾一石激起千層浪。12月2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布,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基本建成並開通試運行。據介紹,這個系統不僅更適用於當前電視節目觀看方式多渠道、多樣化的新趨勢,而且通過數據抗干擾能力的提高,有望從根本上治理收視率造假問題。(12月26日新華社)

我國收視率調查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是採用記錄儀和抽樣調查等技術手段和方法,對觀眾收看節目的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和分析。應該說,收視率本身並沒有「原罪」,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項工作都涉及量化指標。可是,過分重視收視率,那就成了問題。

收視率造假,因為收視率崇拜而產生。而對收視率的「崇拜」,一般認為是涉及影視行業的利益問題。按照一些業內人士的觀點,廣告商、電視台、製作方三者的關係中,當廣告商成為電視台的主要經濟來源,為了拿到廣告費,收視率勢必要達到廣告商的某個標準,而製作方就成了最後承接壓力者,達不到收視率標準就只能購買,從而對行業生態造成不良影響。

而收視率造假的造成的問題實不止此。收視率調查只要出來了,肯定對供給產生一定的影響,而根據錯誤的收視率調查拍出來的作品,不僅不能反應時代主流,反映主流價值觀,而且偏離甚至背離了主流。影視行業是從事精神產品輸出的,由此拍出來的作品,又會產生什麼樣的「以文化人」後果?

現在,「大IP」「小鮮肉」成為不少電視劇的標配,可輿論場上不同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而一些主旋律作品,反而成了「爆款」,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倒掛的出現,未必是創作人員無知,但如果由於數據造假,創作者都不知道觀眾喜歡看什麼,以拿到手的收視率為「導向」去拍自己認為「對」的作品,最後只能讓影視業成為收視率造假的犧牲品。

一個行業應該有一個行業的范兒。影視行業牽涉到價值觀,可是收視率造假從根本上違背了誠信的主流價值觀。而由於影視行業強大的流量效應,其影響也不局限於行業本身。由此傳導出來,又會對整個社會,尤其對青少年產生什麼效果?人是活在現實中,也是活在想像中的,有什麼樣的價值想像就會有什麼樣的價值現狀。

從這意義上說,收視率造假是一種價值觀污染,既污染了影視行業的價值觀,也可能侵蝕到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現在,有關方面不僅下定了決心,而且拿出了技術防範辦法,希望新系統能夠真正發揮作用。除此之外,對於一些惡意造假,還應該加大曝光和懲處力度,讓其「偷機不成反蝕一把米」。

文丨毛建國

編輯丨張尋

本文為紅星新聞(微信號:cdsbnc)原創

如果您發現本新聞有虛假不實等問題

歡迎向我們後台留言舉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房價破萬元縣市顯著增加」不是一個好消息
最新監測顯示:氣候變化帶來孟加拉國東海岸流產率升高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