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孩子,說明你已經無計可施了!
當孩子極度不聽話的時候,你會不會懲罰孩子?
如果是,你為什麼要懲罰孩子呢?
看看是不是一下幾個原因——
原因一
我很生氣!我真的很生氣!!
這件事我已經跟他說了一百遍了,但是他還在反覆地犯錯!!!
那麼這個懲罰的理由就是,你的情緒出離的憤怒。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原因二
如果我不懲罰他,他怎麼知道他錯了呢?
他如果不知道自己錯了,他怎麼可能改變呢?他怎麼可能成長呢?
我不能讓他以後帶著這樣的一系列的問題,進入到社會,那會對他影響就很大。
這個出發點,顯然就有了一個高尚的外衣——是為了孩子好。
原因三
我也不想懲罰他,可是不懲罰他不管用,我要是不打他,他就根本永遠就是這個樣子,你看我一打這不是好了嗎?我打了他我也挺難受的。
也就是說,如果不做懲罰,就沒有任何一種其他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孩子和你真正的連接。
唯有懲罰能夠讓他收到你的信息。
這真的是很可悲。但是很不幸,我們很多人都身處在這樣的一個狀態當中。
懲罰真的有用嗎?
請你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因為我們從小生活在中國的傳統教育之下,肯定也受過很多的懲罰。那懲罰其實帶給我們的是什麼呢?
對一部分人來說,懲罰的確起到過一些作用,能夠敦促自己改正問題,然後向前。
但懲罰還可能帶給我們另一種感受,就是某種敵意、仇恨,或者是自我價值的否認,這種情況會更多。
比如被爸爸媽媽批評了之後,有人會覺得:「真是的,我怎麼連這些事情都做不好?我又沒有兌現承諾,我又讓爸爸媽媽失望了。」這些感受讓自己沒有價值感。
多數時候,懲罰其實不太起作用,因為在那個懲罰的當下,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應對此刻自己面臨的窘境和殘酷的現實上,他甚至想去報復自己的家長。
他根本沒有精力去真正思考自己的過失,自己的錯誤到底是由自己哪些行為造成的,以及如何能夠修正,如何能夠改正這些錯誤。
也就是說我們懲罰了孩子,實際上是剝奪了他內在的內心層次上可能對他這個問題反省的可能性。
但對他的人生而言,屁股被打一頓,一定不是很重要的,而懂得看到自己行為的錯誤點,能夠記下這種思考的過程,對他人生的意義會更大。
不懲罰怎麼辦?
如果我們有一些方法,就可以規避懲罰這件我們經常迫不得已去採取的行為,就可以讓孩子在面臨問題和面臨失誤的時候,能夠有一些更多的選擇,能夠讓他的情緒狀態更快地歸於平靜。
以做作業為例:
孩子本來答應你回家就立刻做功課,但是等你回到家的時候,他正在玩,你問他是不是功課已經做完了,他告訴你說做完了,你說拿來看一下,他拿著作業本過來,你跟老師在微信里發的內容一比,還差了很多的內容!
這時候你一定特別特別地生氣,對嗎?
作為家長,每天承擔著很多的壓力,如果我們在孩子面前從來都是笑顏如花,從來沒有自己的情緒,那我們就是一個不真實的人。
所以,沒有問題,在這個當下你是可以表達你強烈的不滿的。
你可以對孩子說:你告訴我作業已經做完了,但是我現在看到的情況卻是作業還沒有做完,我對目前這個作業完成的情況非常非常的生氣。
記住在這個過程當中,不要去攻擊孩子的人格。
但是,很多人表達到這裡往往覺得這是完全不夠的,於是就往下一步去發展。你可能會說:你怎麼能騙人,你居然說謊話,你就是一個不誠實的孩子……blablabla……一大堆……
——這就是對孩子人格的攻擊!
你說了這些話,就會讓你前面那些有意義的話,完全失去了力量。
孩子聽了這些話就會想如何為自己辯解,或者想我如何能夠下一次做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不讓你發現,因為我不想成為這麼一個失敗的人。
應該怎麼做?
你現在應該告訴孩子怎樣可以彌補自己的失誤——這一點特別特別重要。
如果這時你能跟孩子共同去討論,就這個當下他出現的這個錯誤或造成的這些損失,通過他自己怎樣的作為,能夠讓這件事情的結果或現狀得到改善,也就是說,彌補他自己剛剛犯下的錯誤,這樣就有助於孩子在這個錯誤彌補的行為的進行當中,重新找回到自己的價值感,知道自己在這個家庭是被愛的一員,沒有被爸爸或媽媽所排斥。
這個感受對於孩子來講也是非常重要。
注意:首先是在你自己的情緒比較平和,而不是在問題爆發的當下、在憤怒點上的時候,你才能去處理。
第一步:討論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讓你回家就寫作業,這件事情對你來說還是蠻不容易的」——這是孩子內在的一個正常的真心想法,如果他覺得很容易,他就能輕鬆完成了——這就是我們通常會說的共情。
這樣,孩子的注意力才會被引到跟你交談的這件事情上,他覺得此刻你在說他的內在感受,那麼,既然你在替他說話,他又為何不願意跟你談一下呢?
第二步:說出你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可是如果你不能積極地完成作業的話,媽媽就很擔心你,功課做不完,明天就可能會被老師批評」——這也是一個真實的情況。
第三步:尋找共識
特別關鍵和核心的,就是你們要一起討論,找到一個大家都同意的解決方法。
以前的學習計劃可能是你給孩子訂的——「我們回家之後,先喝水,洗手,然後休息15分鐘,好不好?」然後他就點點頭,「然後我們開始做功課,大概需要40分鐘完成,然後你就可以下樓跟小朋友玩耍了,你覺得這樣行不行……」是不是這樣的?
實際上這個計劃,跟孩子的意願一點關係都沒有。
所以現在一定是跟孩子達成一種共同解決問題的狀態,就是我們現在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辦法,重新制定一個我們雙方都能夠接受和認可的計劃,我們一起把這個計劃落實下來。
第四步:寫下所有討論
把所有討論的想法都寫下來,這一步操作的核心要點是,我們不可以有評論,不要說不可以,或者說這根本行不通,就先記下來,雙方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當中提出來。
第五步:挑選並執行可行方案
挑出哪些建議是你們都能接受的,哪些是完全不接受的,哪些是真正可以付諸到行動的。
如果你全套執行完上面五個步驟之後,你會發現,孩子對於制定出的計劃,有更大的接納性以及有更主動的意願去完成。
當然,並不是說只要你用這個方法,就百分之百解決所有的問題。也許有的孩子是不接招,就是根本不會和你在這個討論過程當中,產生一個有效的結果,但是,那也OK啊,為什麼?
因為在這個討論當中,你們都把雙方的真正的需求,內在的需求,以及你們的狀態呈現給對方,讓對方都能夠更了解,在這個當下的,你的真實的狀態,那就為這件事未來找到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礎。
總之,懲罰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其實,我們還是可以有更好的辦法的。
當孩子不按時完成作業
當孩子不停地玩手機遊戲
當孩子在商店裡哭鬧著要買某樣東西……
除了發火,除了懲罰孩子,我們還可以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Cici老師就上面提到的經常讓父母崩潰的場景提供了詳盡的應對策略。
本文內容選自好媽媽微學院系列課程《不吼不叫做媽媽》之「如果有選擇,你還會懲罰孩子嗎?」
怎麼能讓自己不吼不叫、更智慧地做父母?聽Cici老師如何說——
課程大綱
入門課:如何運用ABCDE五步法,控制好你的情緒
1.我們吼叫背後的始作俑者究竟是什麼?
2.如何運用ABCDE法則,控制好情緒!
3.情緒失控後,如何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第1課:怎樣說話孩子才能聽得進去?
1. 用「我」開頭還是「你」開頭,說話效果大不同
2. 怎樣說話孩子才能聽得進去?
3. 鼓勵和表揚,你真的分得清楚嗎?
第2課:你的壞脾氣,可能和你的成長經歷有關
1. 為什麼同樣一件事情,你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
2. 把孩子當成你的上司,你還會發火嗎?
3. 情緒追蹤法,讓你不再因發脾氣而後悔!
第3課:為什麼你和孩子衝突不斷?可能你們天生就不一樣!
1. 我怎麼生出了這樣一個孩子?——如何接納孩子的「不同」
2. 你對孩子的了解永遠是片面的
3. 九大維度告訴你:你和孩子天生就不一樣!
第4課:如果有其他選擇,你還會懲罰孩子嗎?
1. 我們為什麼要懲罰孩子?
2. 如果有選擇,你還會懲罰孩子嗎?
3. 孩子不愛執行規則,怎麼破?
第5課:身邊的人總是吼孩子,怎麼辦?
1. 吼叫是遺傳的嗎?
2. 面對伴侶的吼叫,我該怎麼辦?
3. 面對長輩的吼叫,我該怎麼辦?
總結課:和暴脾氣說byebye
1. 情緒控制如何從「知道」到「做到」?
2. 當學到的教育方法「失效」時,我該怎麼辦?
3. 為人父母,就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