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明時期最後的戰將,他若不被自己人害死,中國就沒滿清什麼事了

晚明時期最後的戰將,他若不被自己人害死,中國就沒滿清什麼事了

袁崇煥誅殺毛文龍一事,在歷史中頗受爭議。有人說,此舉是剷除國賊;也有人說,這是袁崇煥的政治抱負,意在誅殺異己。那麼,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毛文龍又犯了什麼錯誤呢?

根據文獻記載,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直接原因,是因為毛文龍不聽號令,這才使其忍無可忍,痛下狠手。毛文龍作為朝中大將,袁崇煥在未經稟報皇帝的情況下,擅自做主殺之,這種後果無疑是十分嚴重的。

但是,意外的是,崇禎皇帝知道此事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對袁崇煥讚賞有加,這種反應未免令人匪夷所思。

正如上文所說,真正促使袁崇煥下手的原因,是源於毛文龍霸佔東江之地,不聽軍令。毛文龍的身份是東江總兵,後來,又加封至左都督,身配尚方寶劍,可謂是榮耀一時。毋庸置疑,毛文龍此人是有能力的,尤其是率軍作戰,堪稱明代一員良將。

但同時,他也有狂妄自大的一面,令朝中大臣避而遠之。毛文龍作為征戰多年的老將,脾氣暴烈,性情耿直,這本是無可厚非。

但是,換個角度去想,帶兵之人又豈能是文弱書生之輩呢。粗獷沒有錯,自傲也可以理解,這些都不是毛文龍的主要問題,最根本的是,他在失去朝廷信任的同時,亦頑固不化,桀驁不馴,擁兵自重,無疑更加令朝廷警惕。

袁崇煥此行上任,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朝廷的指示,但是否得到命令誅殺袁崇煥,這點尚不可知。文獻記載,兩人的矛盾主要由於戰略的分歧,袁崇煥精心制定有平遼戰略,需要控制東江的毛文龍進行配合,但毛文龍性情孤傲,自然不願意受制於他人。

由此,二人矛盾加深,至後期時已經不可調和。

袁崇煥上任後不久,寧遠、錦州等軍事要地相繼發生兵變,令他臉上有些無光。袁崇煥認為,作為守護邊關重鎮的軍隊,卻軍備廢弛、派系林立,是應該進行大力整肅一番。而毛文龍所領的軍隊,首當其衝成為整肅的第一個目標。

作為東江地區的「土皇帝」,毛文龍自然不甘任人擺布。論名望,他不差於袁崇煥,論勢力,他手中有二十萬兵力,還真的不會害怕一個袁崇煥。

根據文獻記載,袁崇煥來到東江一處島嶼,致書毛文龍前來一見。不久後,毛文龍即率領著三千將士趕到,而袁崇煥並未帶多少人,場面一時有些尷尬。初見面時,二人熱情寒暄,好似多年的老朋友,氣氛融洽。

但是,當袁崇煥把話題轉到設餉寧遠、更定營制、增設監司等事時,毛文龍面色瞬變,強硬拒絕袁崇煥的一切要求。至此,會談破裂,袁崇煥碰了一鼻子灰,他了解毛文龍的性格,既然這次談不攏,以後肯定會成為禍患。於是,他心中起了殺心,決意除掉這個抗令的變數。

毛文龍作為手握重兵的統領,想要誅殺談何容易,袁崇煥遂採取智取的方式,以計殺之。

六月五日,袁崇煥在營中舉辦了一場聯歡活動,名為「校射領賞」,參與的不僅有袁崇煥的數百親兵,還邀請了毛文龍及其三千將士前來。顯然,袁崇煥醉翁之意不在酒,他邀請毛文龍等人前來,無疑是要一網打盡。

活動開始前,袁崇煥對東江地區的官員進行慰問,並承諾在活動之後,每人都有賞賜。眾人聽後,欣喜不已,毛文龍也性情高漲,對著眾人道:「這些人都是我的兒孫。」此話一出,令袁崇煥為之一驚,他沒有想到,毛文龍勢力已壯大到了這種地步,來訪的東江官員,皆是毛氏一族。

這種公然在軍中培養家族親信的做法,無疑觸犯了袁崇煥的大忌,更加堅定其內心的誅毛決心。隨後,趁著全軍士兵狂歡飲酒時,袁崇煥暗下把己方的親信士兵遣走,不久後,場上就只剩下毛文龍的士兵。

見時機已到,袁崇煥一聲令下,周圍瞬間衝出數千位全副武裝的士兵,把毛文龍一行人包圍在內。由於事發突然,且毛文龍部都在飲酒,身上並未攜帶武器,所以,他們輕而易舉被袁崇煥控制。袁崇煥命人束住毛文龍,曆數其十二條罪狀,對毛文龍執行死刑。

在場的毛氏三千將士見狀,皆一片嘩然,但是,礙於眼前形勢,無人敢挺身反對。宣布罪狀後,袁崇煥當即拔出皇帝所賜寶劍,將毛文龍斬殺。

事後,袁崇煥對毛文龍進行厚葬,並在隔日祭拜時,痛哭流涕道:「我本不忍殺你,但朝廷法律不可抗拒,希望你泉下能夠理解。今天我來向你祭拜,也是念及你我二人同僚之情。」袁崇煥的這種表現,究竟是裝模作樣,還是確實心有愧疚,這或許誰也不知道。

這裡,我們再來看看崇禎皇帝的心思。

誅殺毛文龍後,袁崇煥第一時間向崇禎皇帝告知了此事。他在呈上的書信中說:「毛文龍是朝中大將,並非我能夠擅自誅殺的。今我犯了大忌,已準備好草席、麻袋,甘願領死。」崇禎皇帝看完信後,震怒不已。

明知不可殺,卻依舊擅自做主誅殺,殺掉後,還正義凜然求死,這不是打皇帝的臉嘛。不過,憤怒歸憤怒,崇禎皇帝還是有著一絲理智的,眼下毛文龍已死,朝中大將稀缺,如果殺掉袁崇煥,恐將對朝廷不利。

更何況,後金軍隊頻頻來犯,邊關地區還需要袁崇煥主持大局,萬不可殺掉。思忖一番後,崇禎皇帝強壓怒氣,對袁崇煥讚賞有加,甚至還安慰他,不要把「誅殺毛文龍」一事放在心裡。顯然,袁崇煥頭腦是十分聰明的。他明白自己對於明室朝廷的作用,這才敢擅自殺掉毛文龍。

但是,他卻小看了崇禎皇帝的城府。崇禎皇帝派袁崇煥至邊關地區,目的是借其鉗制毛文龍壯大。然而毛文龍之死,打亂了崇禎皇帝的一切計劃。邊關軍權落入袁崇煥手中,這對於崇禎皇帝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對他來說,袁崇煥一旦失去利用價值,就是殞命之時。

袁崇煥控制東江時,多次向朝廷增要糧餉。但每次所取糧餉的數量,都要超過東江軍隊所需的數量,崇禎皇帝懷疑袁崇煥暗藏糧餉。儘管如此,在國家危難面前,他還是選擇了妥協,以討好袁崇煥。糧餉派送三個月後,皇太極即率軍攻破關口,京城岌岌可危。

崇禎皇帝大怒,把內心怒火發泄至袁崇煥身上。本身來說,崇禎皇帝就有誅殺袁崇煥之一,若不是依仗他鎮守關口,或許早已殺之後快。不曾想,一味的妥協順從,還是未能保住關口,眼下,袁崇煥失去了利用價值,崇禎皇帝新賬舊賬一起算,以「通敵罪」將其殺死。

魏忠賢遺黨王永光、高捷、袁弘勛、史褷等人想趁機給魏忠賢報仇,以擅自與後金軍議和、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定袁崇煥死罪,並意圖一併殺死錢龍錫。崇禎三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活剮三千刀,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實則家無餘財。

那麼,此時的袁崇煥到底應不應該殺?

後世對於袁崇煥的評價,主要是通過毛文龍體現。若毛文龍是當代功勛,那麼,袁崇煥就是誅殺功勛,最後,落得凄慘下場就屬於罪有應得。可是,若是毛文龍之死咎由自取,那麼,袁崇煥的死,則會顯得悲壯許多。對於學術界來說,最重要的是弄清毛文龍該不該殺?

這是古今一直爭論的問題,有人覺得毛文龍該殺,否則,早晚會成禍患,而有的人則覺得,毛文龍之死,只是袁崇煥達成政治野心的第一步。換言之,真正的問題在於袁崇煥身上,毛文龍只是政治的犧牲品。具體真相如何,我們已無從考證,但可從後世給出的說法上,一窺真相。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毛文龍該殺的理由:

須知,古時軍隊作戰,軍令為基本。袁崇煥作為抗金前線總指揮官,他有著命令毛文龍的資格,然毛文龍卻抗命不從,這已經犯了兵家大忌。若是不殺一儆百,勢必會造成軍心動搖,甚至出現大批效仿者。這樣的話,整個軍隊就是一盤散沙,談何資本與後金軍隊作戰?

袁崇煥誅殺毛文龍,不僅是為了穩定軍心,更多的是塑造個人威嚴,整肅軍紀。根據上文可知,軍紀鬆懈、軍備廢弛的軍隊很多,為何袁崇煥僅挑毛文龍下手?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一是毛文龍桀驁不馴,跋扈盛行,最難約束,袁崇煥藉機殺一儆百,可以有效震懾其他蠢蠢欲動將領。

二是普遍有傳毛文龍通敵後金,儘管沒有實質證據,但袁崇煥作為前線總指揮官,有必要引起足夠重視,加之毛文龍抗拒軍令,無疑加大了通敵的可能性。綜合之下,袁崇煥選擇誅殺毛文龍,絕除後患。這樣看來,袁崇煥並未有什麼過錯。

其次,我們再來說說毛文龍不該殺的理由:

上文已說,毛文龍作戰能力卓著,多次在戰鬥中重創後金軍隊,榮立戰功。可以說,在正面戰場上,後金軍隊最為懼怕的就是毛文龍,甚至,達到聞之色變的地步。

有人認為,毛文龍與後金議和之事,應當是皇太極方面的計策,借袁崇煥之手除掉毛文龍。毛文龍死後,軍心渙散,原本忠毛的士兵盡皆叛逃,邊關軍隊戰鬥力下滑嚴重。以至於後來,僅憑袁崇煥一己之力,是不足以抵抗後金大軍的。

因此,明朝的滅亡,與毛文龍之死有著很大關聯。

現今,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參考資料:

『《袁崇煥列傳》、《毛太保公傳》、《明熹宗實錄》、《毛文龍碑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戰國時被遺忘的國家,地方雖小但活得最長,孔子曾對此國讚嘆不已
此人曾用一種「動物」勉勵自己,最終,卻因此「動物」被誅滅三族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