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基本靠吼的清代,普通百姓是如何與外界聯繫溝通的呢?
現在的社會訊息發達,溝通便利,前一分鐘剛出的事情或許馬上就有人知曉。這種情況放在二百多年前的清代是無法想像的。普通人別說是了解各種社會資訊,就是連郵寄一份信件也是十分困難,那麼在那個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人們是如何進行通信的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大門被打開,也出現了對外開放的貿易港口,這給清代的民間通信帶來了發展的契機,「民信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那時,民信局是由私人經營的、負責民間通信的一種商業性組織。這些大大小小的民信局一般沒有華麗的門面,鋪面招牌高懸,寫明某某信局,以招攬生意。民信局的招牌之下,往往也會寫明信件通達的地點,標註該局特定的運輸與投遞路線。
很顯然,起初民信局的發展受到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交通的影響,不可能遍及全國各地。不過到了清末時,民信局得到充分的發展,同時也能給普通民眾提供更多的服務。
清代民信局的業務範圍很廣,方式也很多。其主要業務活動有三項:一是信件收寄;二是包裹運送;三是匯兌與現金運送。
一,信件收寄業務
民信局的信件收寄主要採取「上門收信」的辦法,對信局的老主顧更是如此。有的一天收信一次,也有收幾次的。派往收取信件的人,服務很周到,以「誠」字取信於主顧。收信的手續很簡便,只要在信薄上登記姓名、地址、內裝何物、價值等便可,以備日後查對。
在責任方面,實行的是無限賠償制度,甚至主顧連追查所需費用也歸民信局承擔。在信件的接運和投遞上,民信局總是採取重點先投的辦法,把老主顧的信件,列為投遞路線的起點,儘快先投。
在收費標準上,民信局一般分為「酒力」、「號金」兩種。「酒力」也稱「酒資」,即普通信件的收費,多由發信人給予。「號金」,有的稱「保險金」,多由收件人付給。具體的收費標準,更是名目繁雜,有書信寄遞費、有價票據寄遞費、現金寄遞費、匯總費、挂號費等。
此外,收費標準還要按件數、距離、重量、價值等計算方法。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信件,如緊急信件有「火燒件」、「雞毛信」。「火燒信」是燒掉信件的一角;「雞毛信」是在信件的封口處插上一根雞毛,表示「火速」、「飛速」之意,這些緊急信件在收費上要加倍。
二,包裹運送業務
民信局運送包裹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只供應客商所需的轎夫、挑夫、騾車等工具,收取一定的費用;另一種是負責運輸,不需要客商押運包裹,由民信局負責運送到指定地點交給指定人收取。此外,民信局除供應運輸之外,還派專人護送,另收保險費用的方法。
清末,東北的民信局還有兼營鏢局的,以保障包裹運輸的安全。保鏢的辦法是派武藝高強的鏢師、鏢客隨行護送,車上、船上都要插上鏢旗,夜晚懸掛鏢燈,從而對企圖攔劫的慣匪,產生某種震懾作用。
三,匯兌與現金運送業務
民信局由於運送現金,所以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尤其是在一些交通不便,盜匪出沒的地區,危險更大。但是。民信局對顧客仍採取賠償制度,在一些地區,就採取有限賠償責任制。如果中途被劫,由民信局與顧客對半負責損失,如果被劫而致有人員傷亡,則對顧客不予賠償。
不過,由於民信局過失而喪失票款者,仍由民信局負責進行全款賠償。這實際上,民信局在承辦和經營保險業務,從而為這一有風險的業務活動,奠定了堅實的信用基礎。
通信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要及時送達,民信局為了提高效率,縮簡訊件投遞日程,往往會對內部員工採取獎勵措施,這些特殊的激勵機制,為商業的繁榮,市場的活躍,商業信息的流通和傳遞以及普通人民的生活便利,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也是清末時人們邁入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
※大清最會當家的戶部尚書——閻敬銘,他瞞著慈禧攢了800萬兩銀子
※李鴻章死後直隸總督非袁世凱莫屬,因為他有三個條件別人不具備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