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乾隆皇帝的絕妙壽聯故事,多與紀曉嵐有關

乾隆皇帝的絕妙壽聯故事,多與紀曉嵐有關

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

這是乾隆皇帝八十大壽(其實79歲)時的一副壽對,背後有一段大才子紀曉嵐妙對大學士彭元瑞的故事。當時,兩位都是《四庫全書》館臣,紀曉嵐是總纂官,彭元瑞是十大副總裁之一。

紀大煙袋劇照

乾隆朝中,皇帝每年都會率王公大臣跑到熱河(今承德)的木蘭圍場去巡狩。一般中秋的後一天進場,謂之進哨,大約一直呆到重陽前後才出場,謂之出哨。沿途有一個叫萬松嶺的地方,滿山都是松樹,每到重陽日都會到這裡登高遠眺,這已成為常態。

1790年,庚戌年,乾隆五十五年,79歲的乾隆皇帝進哨時下榻於此。

老皇帝在行宮住下來,發現門柱上張貼的對聯仍是之前的舊作,沒有半點生氣,於是下令讓詞臣趕緊更換,並說將在重陽節出哨那一天親自閱覽。

皇帝的旨意不敢懈怠,這個任務落到了四庫全書館副總裁、協辦大學士彭元瑞身上。彭元瑞是當時著名的目錄學家、楹聯家,以博學強記著稱。他接到任務後連日構思,寫出多副佳制,卻在行殿正中的一副對聯上卡殼了——他寫出了這樣的上聯,把自己給難住了:

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

這上聯用了拆字法:一方面,乾隆皇帝快八十歲了;另一方面,十八公合起來就是一個松字,切合萬松嶺之意。而松,是賀壽的常用字眼。

彭元瑞左思右想,不得其法,這時想起了鐵齒銅牙的紀大煙袋。於是打了個小抄,送到紀曉嵐處。

紀師傅作為《四庫全書》正總裁,其博學多才真不是蓋的。他看了上聯後笑道:「芸楣老兄又來考我了?」說完,只見他令來者等待片刻,封紙付還。

當彭元瑞開啟後,發現老紀在原小抄餘下的空白地方成就下聯: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

彭元瑞看了不禁感嘆道:老紀真是勝我一籌啊!

後來狩獵結束,擺駕回宮,這副對聯果然受到了大家的稱讚。乾隆皇帝龍顏大喜,特賜予彭元瑞珍寶。

老實人彭元瑞跪謝道:這對聯上聯出是臣所出,但自己對不上,後來是紀曉嵐才對出下聯。請把賞賜給紀曉嵐吧!

乾隆笑道:兩邊都是好語,你們都有份。於是紀師傅也得到了一份同樣的賞賜。

這個故事不是小說家筆法,出自梁章鉅的《楹聯叢話》。這故事是誰說出來的呢,是梁章鉅的老師程昌期(乾隆四十五年探花,一甲第三名),而紀曉嵐也是梁章鉅的老師。

彭元瑞歿後,老紀為這位老搭檔送上了這樣的輓聯:

包羅海域之才,久矣韓文能立制;

繪畫乾坤之手,惜哉堯典未終篇。

彭元瑞主持修「高宗實錄」(即乾隆廟號為高宗),未成而薨,紀曉嵐將其比作《尚書·堯典》,故說「堯典未終篇」。

彭元瑞作為一代楹聯名家,宮廷很多楹聯都出自他之手。特別是燈聯,一時冠絕,有「燈聯相公」之稱。在民間,流傳著乾隆皇帝的壽聯名作故事,考究其源,多出自彭、紀之手。

乾隆五旬萬壽聯:

四萬里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里。

五十年聖壽,自茲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梁章鉅認為,此聯「氣象高闊,設想奇創,對仗亦新而穩,與尋常楹聯蹊徑迥然不同。」這樣的手筆不是紀曉嵐,就是彭文瑞,其它人則作不出。

等到乾隆八旬萬壽時,拍馬的程度再次加碼。

龍飛五十有五年,慶一時五數合天,五數合地,五事修,五福備,五世同堂,五色斑斕輝采服;

鶴算八旬逢八月,祝萬壽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元進,八愷登,八音從律,八風縹緲奏丹墀。

乾隆皇帝生辰在八月,又八旬萬壽,五世同堂, 古往今來天子中為唯一。因此對聯盡歌功頌德拍馬之能事,但作為壽聯,極其考究筆力。此聯傳為彭元瑞所作。

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方向化八風和,慶聖壽八旬逢八月;

五數合天,五數合地,五世同登五福備,正昌期五十有五年。

梁章鉅同樣認為,這樣的手筆,非其老師紀師傅不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茶座 的精彩文章:

杜甫的五首冬至詩,有明朗,有愁苦,也有不變的情懷
向唐人學寫詠雪詩,這十四首神作奉獻教科書級寫法

TAG:詩詞茶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