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種諤:北宋「李雲龍」的戎馬一生

種諤:北宋「李雲龍」的戎馬一生

種諤:北宋「李雲龍」的戎馬一生

文丨《那些年》悅悅

無數話本、影視劇的演繹讓楊家將在有宋一朝聲名遠揚。但是,如果時光倒流,在北宋後期的連年戰事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另一支驍勇善戰、屢建奇功的軍隊——這就是五代從軍、英雄輩出的種(chóng)家軍

種家軍由種世衡創立,他的 8個兒子都在軍中服役,皆為將才。其中種古、種諤、種診三人因戰績顯赫,被稱為「三種」。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三種」中最不按常理出牌卻屢建奇功的大將種諤

某種意義上,種諤和《亮劍》中的李雲龍頗為相像:軍事奇才、能打勝仗、過分自信、不聽指揮……

種諤:北宋「李雲龍」的戎馬一生

對於這個頗有個性的大將,宋神宗是又愛又恨。因為這種個性,種諤保了西北邊境的一方安寧,卻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永樂之戰的慘敗。

智降悍將

在西夏和北宋的連年戰火中,種諤是讓西夏軍隊最為扎心的存在。西夏來犯,他善用奇兵,連連得勝;西夏止戈,他就施展「挖牆腳」的功夫,不費一兵一卒便將西夏悍將收入麾下。

公元1067年,西夏將領嵬名山率領部落駐紮在綏州一帶。之前他的弟弟已暗中歸降北宋。為了招降嵬名山,種諤一面讓他的弟弟利用同胞之情誘降,一面用一個金盂暗中賄賂他的手下。不過這一切嵬名山都被蒙在鼓裡。布置好一切,種諤將此事報告給朝廷,神宗大喜,命令轉運使薛向全權負責招降事宜。沒想到種諤等不及朝廷的答覆,也沒和領導薛向商量,就私自發動全部兵力直搗嵬名山的大營去了。

聽到種諤率領大軍包圍了自己,嵬名山大驚,拿起槍就要出去應戰。他的弟弟在旁勸說:「哥哥,已經約好要投降,為什麼還要這樣?」而部下也趁機把金盂拿了出來。嵬名山此時才明白身邊的親信已經盡數倒戈,只能擲槍在地,垂淚投降。此一役,種諤未傷一兵一卒,僅用一隻金盂作誘餌,就收復了陝北重鎮綏州,得酋長首領三百人、一萬五千戶、兵士一萬人。

種諤:北宋「李雲龍」的戎馬一生

然而綏州這塊肥肉不是那麼好吞下的。很快,西夏集結四萬大軍前來征討。當時種諤晨起正在梳頭,聽到戰報,不慌不忙地開始排兵布陣:

讓嵬名山率新歸附的部隊打頭陣,宋軍緊隨其後並佔據險要地勢;

副將為兩翼,自己為中軍;

關閉城壘,命令城中全部老弱之人登城擂鼓吶喊,造成人多勢眾的假象迷惑敵人。

經過全力拚殺,種諤將堵在門口的敵人打跑了,宋軍追敵二十里,俘斬眾多,得勝後,種諤率領眾人修築了綏州城。

智降嵬名山,乘勝痛擊敵人,宋軍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各種彈劾種諤不聽詔令、擅自興兵的奏章已經呈送到宋神宗案上。種諤立了大功,卻也有抗命之實。該賞還是該罰?對於神宗而言,實在是一件頭疼的事。最終,禁不住言官的再三進言,神宗下令貶了種諤的官。不過沒多久神宗又恢復了種諤的官職。

米脂大捷

公元1081年,西夏國主李秉常被他的母親梁太后囚禁起來。西夏政局混亂的消息傳到宋廷,神宗有心趁機征伐。這時,種諤入朝面見神宗,誇下海口說:「夏國朝堂上已無可用之人,李秉常還是個孩子,若命我出征討伐,輕而易舉便能牽著他的胳膊回來複命。」這番話讓宋神宗信心倍增,於是他力排眾議決意西征,並任命種諤為經略安撫副使,眾將全都聽他的指揮。

種諤:北宋「李雲龍」的戎馬一生

結果大權在握的種諤老毛病又犯了,皇帝還沒說要打呢,他就擅自行動,率軍駐紮在邊境上。宋神宗不得不奪了他的指揮權,給他任命了一個新領導。

不過,種諤確實讓人又愛又恨,因為面對敵人,他真的很能打。九月,種諤率軍攻打米脂。米脂城城防堅固,連續三天都沒有攻克下來,攻城戰進入膠著狀態。此時又傳來西夏派精兵八萬前來馳援的消息,局勢更加緊張了。

種諤:北宋「李雲龍」的戎馬一生

敵眾我寡,怎麼辦?眼看著就要被西夏軍內外夾擊,種諤依舊不慌不忙,他分兵兩路,一路繼續進攻米脂城,另一路埋伏在米脂城外無定河邊。八萬西夏軍像烏雲一樣壓城而來,一路暢行無阻,直到進入種諤的伏擊圈。西夏軍正在有條不紊地行進,突然間四下鼓聲大作,八方伏兵齊出,西夏援軍被攔腰截為兩段,首尾不能相顧。一場激戰過後,八萬西夏軍大敗而走。城外援軍潰敗,米脂城中的守軍士氣大跌,再也無心戀戰,主動出城請降。

米脂大捷,宋軍以少勝多,軍心大振。捷報傳到朝廷,宋神宗大喜,下令恢複種諤的領兵權。


永樂之敗

不過威震西北的種諤戎馬一生卻有一個洗不掉的污點,那就是永樂城之敗。當時西夏和北宋的邊境征戰中,種諤認為橫山是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佔據橫山,就可以慢慢蠶食西夏。他多次上表力陳在橫山修築城池的必要性。宋神宗派徐禧前往考察。徐禧卻向神宗提議修築永樂城,他認為在永樂建城,就能扼住西夏的喉嚨。最終,徐禧的方案獲得通過。

種諤篤信自己對戰略局勢的判斷,加上永樂城三面絕崖無水,犯了兵家大忌,因而強烈反對。徐禧也知道自己無法制衡種諤,於是上奏神宗指責種諤驕縱跋扈。種諤素來我行我素,在神宗那兒也是上了黑名單的,於是神宗下詔種諤,讓其留守延州。種諤力爭未果,心生怨懟。

不久,西夏人糾集三十萬大軍圍困永樂城,永樂城岌岌可危。種諤卻因為前事怨恨徐禧,袖手觀望不去援救。最後,永樂城失守,宋神宗從此對邊事徹底心灰意冷。

種諤:北宋「李雲龍」的戎馬一生

永樂之敗,種諤袖手旁觀,這種行為其實和宋神宗對他的姑息不無關係。隨著戰功越來越大,種諤也越來越任性。一次朝廷下令種諤率領軍隊在靈武會合,但他故意繞遠路不向前進軍,士兵們又餓又乏,也沒有按時完成命令。種諤卻對朝廷說這是轉運使糧運不繼造成的。事後,神宗依然對他陞官獎賞。甚至永樂城之敗,神宗悲痛至極,也對種諤的問題置之不問,而且擔心西夏軍來犯,繼續任命種諤為延州知州。

雖然神宗並沒有處罰種諤,但是永樂之敗,種諤自己內心想必也十分煎熬。沒過多久,種諤因背上癰疽發作去世,終年五十七歲。種諤之死讓宋軍士氣大跌,西夏聽到種諤的死訊又開始蠢蠢欲動。不過在戰火硝煙的洗禮中,種家軍的下一代已經成長起來,在戰場上繼續書寫著種家軍的傳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年 的精彩文章:

王安石:邋遢的皮囊,有趣的靈魂
宋神宗:他太渴望成為一位偉大的皇帝了

TAG: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