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諮詢中的沉默,恰如中國畫里的留白」 | 知我心理諮詢師分享

「心理諮詢中的沉默,恰如中國畫里的留白」 | 知我心理諮詢師分享

寫在前面:



由KY推出的

知我心理服務

」號上,曾

和大家探討了心理諮詢中的沉默(

在心理諮詢中,沉默和言語一樣有力丨The Importanceof Therapist Silence

)。許多諮詢師朋友也都表示,沉默是心理諮詢中的重要議題之一。



今天,我們想和大家分享

知我心理諮詢平台

上的兩位諮詢師對這一話題的見解,希望對於無論是諮詢師還是來訪者,都能有一些啟發。


 

諮詢師分享1


來稿諮詢師:

邵?穎






沉默的力量



對於沉默,我們往往既喜愛,又討厭;既覺得沉默是金,又覺得沉默是尷尬;既想打破沉默,又想保持沉默。中國人對於沉默的感情總是複雜而又矛盾的。

傳統教育提倡我們要沉默。

別人說話時,我們保持沉默,讓他人可以有充分的時間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是尊重他人的一種表現。同時,沉默也可以確保自己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思考和反省。然而,

當一些西方的思想被融入現代教育後,我們又被鼓勵不要沉默,要勇於表達,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念。

這不僅是一種主動的自我表現,也是一種化解尷尬的方法。



在心理諮詢中,無論諮詢師還是來訪者,沉默都是一定會涉及到的話題,以及必定會體驗到的經歷。

對於諮詢師而言,學會解讀來訪者的沉默,在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式回應沉默,是諮詢師技術學習的必修課。而對來訪者而言,理解諮詢中的沉默,適當地容忍沉默,也是讓自己蛻變的必經之路。





沉默的發生與意義


根據諮詢的進程,沉默在諮詢的不同階段皆有可能出現。不同情景下,發生的沉默所代表的意義也各不相同。

來訪者會在諮詢剛開始的時候,頻繁地出現沉默。

諮詢初期,來訪者對諮詢師和心理諮詢往往不太了解、不太熟悉,從而容易產生不安全感。沉默的時候,他們的內心往往是掙扎和糾結的。什麼能對眼前的這個人說?能說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諮詢師對我的表現,所說的事情會有怎樣的看法?這些疑惑和不確定感都可以成為讓來訪者沉默的理由。



這個時候,諮詢師可以先開口,進行一些普通性的日常對話。

例如,今天是怎麼過來的?路況如何啊?以此來緩解一下氣氛,起到一個熱身的作用。

或者,諮詢師也可以以來訪者進行諮詢的動機為切入口,與來訪者一起討論諮詢的動力。

例如,是什麼樣的情況讓你想到要進行諮詢的?以前有沒有一些諮詢的經歷啊?它們是怎麼開始的,又是怎麼結束的呢?

又或者,諮詢師可以向來訪者解釋沉默的合理性,告訴來訪者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經歷,

他們不需要刻意地尋找話題,直到他們真的有一些想說的,然後自然地將想說的話,說出來便可。



來訪者與諮詢師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關係後,並不表示沉默就不會出現。

隨著諮詢的深入,諮詢師和來訪者的討論有時候會離傷痛處很近,這個時候來訪者會用沉默回應。

這樣的沉默往往具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來訪者進入了自省的階段,他們正在思考。另一種,來訪者此時此刻大腦可能一片空白,不知道說什麼好。無論是哪種含義,

諮詢師在這類情況下,一定要給予來訪者充足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與自己待一會。

諮詢師要允許來訪者沉默,也要鍛煉自己對諮詢中發生沉默的容忍度。





沉默的藝術




我們對於沉默的面對和處理,就像是跳雙人舞,看似流暢的舞蹈中,卻需要諮詢師帶領來訪者一起踩對節拍,對方進時,我們退,對方退時,我們進。來訪者有訴說意願時,我們除了要借出耳朵之外,大腦還要飛速地運作,分析來訪者所說的每一個話題之間的聯繫,以及他們告訴我們這些內容背後的動機

。來訪者沉默的時候,我們除了陪著他們沉默,還要傾聽沉默背後的聲音,更要與來訪者討論沉默。

比如,我們可以詢問,剛剛沉默的時候,你在思考什麼?可以說說沉默時,腦海里出現的想法嗎?


對於沉默的充分討論,可以很好地搭建起來訪者對諮詢師想像的橋樑,從而幫助諮詢師看到,來訪者是如何將過去的經驗運用到現在的人際關係中的。譬如,當來訪者被問及你怎麼看待剛剛的沉默的時候,有的來訪者可能會說:「我覺得有些尷尬,有點焦慮,我想趕快打破這樣的沉默。

」這樣的回答,實則是給了諮詢師一個往深處探究的機會。

諮詢師可以邀請來訪者談論多一點關於焦慮和尷尬的感受,然後順藤摸瓜地發現,原來在來訪者的經歷中,沉默常常代表著犯錯,批評,忽略等負面的感受,所以當沉默也在諮詢中發生的時候,來訪者就很自然地以為,自己可能做錯了什麼,引起了諮詢師的不滿。

只有發現了來訪者思維上的惡性循環,我們才能為來訪者爭取到打破它們的機會。




↑點擊圖片了解諮詢師信息↑

諮詢師分享2


來稿諮詢師:胡姚蕊


《人類溝通語用學》中說:人不可能不溝通。其意思就是,哪怕一個人不說話、不動作、不反應,也會是一種溝通,也是在對系統內的人表達出某種信息。

人與人之間是不間斷地進行信息交互的,和是否使用語言或動作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因此,可以這麼說,

一旦進入了心理諮詢的設置和環境中,其實每一分鐘都是「諮詢」,不僅僅是語言,也包括行為。

沉默,就是行為的一種。那麼,我也需要再重申一下「沉默」一詞的內涵——無語言、無行動、有動作。



首先,「沉默」是諮詢中的一種策略,為了更好地進行心理諮詢服務。



我記得,在學習家庭治療期間看過結構派大師米紐秦的一個諮詢錄像:當一家五口人落座以後,米紐秦也坐了下來,什麼都沒有說,沉默的盯著自己的腳尖看。這個行為別有深意,在諮詢師進入一個家庭系統的時候,可以採取主動,也可以採取被動,此刻,米紐秦採取了被動的方式。這是他第一次見這個家庭,不知道這個家庭有什麼樣的規則,也不知道家庭當中的互動模式,

用這種沉默等待的消極被動方法,就是要把主動權交給家庭,看看到底誰先開口,誰來補充,誰來應對等等,從而更迅速和清晰的了解這個家庭的結構與互動模式。

此刻,沉默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率的。





由此,當我在進入一個陌生的家庭系統之時,常常會使用這種「沉默」,不給予家庭任何指示,也不讓眼神飄落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讓家庭自發的呈現出它最基礎的模式。比如,如果一個家庭中,男性先開口,女性跟隨,可能代表著夫妻之間的互補式溝通模式,是由爸爸做主導,而媽媽可能會呈現出某種低功能的狀態;如果是女性先開口,並說了很多,而男性什麼都沒有說,那麼也是在呈現出這個系統中,女性更有動力,而兩人之間呈現出競爭或者追逃的狀態。

通過這種刻意的沉默,反而能夠讓系統在諮詢師最少干預下「活現」,諮詢師也因此收集到了更多的信息,為下一步的計劃做準備。



其次,諮詢中的「沉默」作為一種非語言的模擬信息,在諮詢中能夠表達有力量的、豐富的信息,就好像百感交集下的兩個人進行了一個「擁抱」一樣。

有時候,沉默傳達著允許,有時候沉默傳達了否定,有時候沉默傳達著停留…….

使用每一個「沉默」對諮詢師而言,都需要清晰地理解自己的目標。



我記得有一個家庭,夫妻之間呈現出典型的競爭之舞蹈,這個舞蹈跳了很多年,彼此之間互相埋怨、指責。當我嘗試引入一個新的方法,即讓彼此交換角色來表演對方會說什麼的時候,兩個人爭吵到一半突然停了下來,雙方都獃獃的站在那邊,沒有人繼續說話,妻子的眼眶變紅濕潤了起來,丈夫看到妻子的眼淚,也走向她拉起她的手,這一刻的改變充滿了溫暖,完全打破了之前固化的模式,我期待讓這一刻繼續深化和發展,於是沉默的站在了旁邊。

這時候,「沉默」就代表著我傳達給他們的模擬信息:請你們繼續吧!因為,這是這次家庭諮詢中的轉機,某種新的改變在系統中發生了。



最後,諮詢中的「沉默」會以停頓的方式出現。

此刻諮詢師和來訪者都是無言的。這種「沉默」並沒有明確的信息出現,只表現在關係層面的深化,彼此達成一種共情的體驗。比如,在諮詢中,來訪者陳述了一大段之後,通常會停頓一會兒。

有時候諮詢師會表達共情,但是當語言已經無法企及那個情緒的時候,這共同的「沉默時刻」就好像把兩個人包裹在了一個氛圍當中,彼此深深地、緩緩地來一起呼吸與體驗。

這一刻就好像靈魂與靈魂的「遇見」。



總之,「沉默」是心理諮詢中常見的一種現象,也是諮詢師的一個工具,

它就如同中國畫當中的留白那樣,

越成熟的諮詢師就越容易熟練地使用這個工具,潤物細無聲地幫助諮詢順利推進。




↑點擊圖片了解諮詢師信息↑



相關閱讀:


在心理諮詢中,沉默和言語一樣有力丨The Importanceof Therapist Silence


諮詢中遇到困難個案,諮詢師要如何應對?| Coping with Challenging Clients



點擊下方圖片,可以直接進入預約平台小程序:





我們歡迎更多優秀諮詢師、機構和熱線加入。入駐預約平台,可在公眾號後台回復「

入駐

」,獲取相關信息。



已入駐預約平台的心理諮詢師,如果想向公眾號

投稿

,可以

寫郵件至


counselling@knowyourself.cc

(在標題註明:諮詢師來稿)

,或在公眾號後台聯繫我們。



??

掃描二維碼,關注知我心理服務號

??





知我心理服務正在開放招募兼職編譯人員,

歡迎懂心理諮詢、能讀英文文獻的小夥伴加入我們~

報名請將簡歷發送至郵箱:: 

counselling@knowyourself.cc

自我覺察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



若有任何困惑,請發信息到公號後台,


我們會在48小時內給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請戳菜單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nowYourself 的精彩文章:

人群中總是不自在,但又不想變得世故 | 研究:什麼才是社交中的「成熟」 ?
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未來在哪?| 關於「找到自我」的建議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