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面對東京強力競爭,大阪如何突圍而出?

面對東京強力競爭,大阪如何突圍而出?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沒有任何政治優勢的大阪,在面對首都東京時,是如何做到發展迅速,勢頭兇猛的。

或許關西地區傳承下來的務實精神,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而前人總結的生存之道,也為後人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的城市發展,缺乏像大阪、東京一樣,自身具體的定位,並且容易隨著政治局勢,牽動而改變。圖為大阪城。

中國的城市發展,欠缺像大阪一樣,符合自身定位的務實特質。其實中國的老百姓,對於城市發展走出自己的道路,抱以高度期待。

關西地區積極發展經濟,繼承務實風格

今年十一月底,日本大阪確定拿下2025年世界博覽會主辦權,既與2020年東京主辦奧運,有互別映襯的意味,也同時在國際舞台上,擦亮了日本的招牌。

其實對日本稍有認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東京與大阪(俗稱關東、關西的代表城市),源於歷史與環境因素,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對城市發展的定位也各有不同,就是東京大阪「不對付」。

簡單地說,與政治和經濟兩項同時發展的東京不同,關西地區,相當積極發展經濟,並且以大阪為中心。關西企業與人們的務實風格,甚至可以追溯到,十五至十六世紀的,日本戰國時代。

關西商人謹慎果斷,總結五大生存之道

當時仍然屬於政治中心,關西地區內戰不斷,經商環境相當不穩定,促使關西商人,積累出五大生存之道,並且多數流傳至今。

首先,是為了生存,必須具有察覺時局變化,與收集各種信息的能力,並且根據相關信息,快速與靈活地做出該買、該賣或補庫存等重要判斷,否則如果大小戰事一起發生,或政局翻盤,原本的買賣渠道與經營規劃,可能就會中斷,商家恐怕將會面臨,輕者傾家蕩產、重則人頭落地的巨大風險。

其次,設法貼近顧客需求,才能向下紮根;

第三,與政府建立起合作夥伴關係,而非從屬關係,以保留企業經營的自主性;

第四,必須具備勇於創新意願(比如二戰後至1980年代間,日本新型產業,就有七成是來自關西),與拓展海外市場版圖的意願(善用神戶港走向國際);

第五是目標導向的經營方式,與放眼未來的胸懷。

在這五大生存之道中,有兩項較為重視當下企業經營基本面的穩定,有三項較為在乎未來的長遠發展與競爭力。同時關西企業,也擅長通過相關商會組織、經貿會議做為連接彼此的平台,來強化關西的商業影響力。

由此不難理解,為何日本政治中心,移至東京數百年,沒有優勢政治權力加持的大阪,仍然能有著極為重要的商業地位及國際知名度。

中國城市發展,需要找好定位

相比之下,中國城市發展,就欠缺像大阪一樣,符合自身定位的務實特質,並且容易隨著政治局勢,牽動而改變,政府與民間資源運用,處於無效率狀態,導致原來有經濟發展特色的城市,出現「千篇一律」的問題。

其實中國民眾,對於自己城市的發展,特別希望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有務實精神與獨到生存之道的大阪,應該是個不錯的參考案例。

編輯:萬徑 格式:黃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