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涼山變化:一個彝族家庭的見證
大涼山的自然風光及彝族風土人情,見證了神秘的畢摩、蘇尼文化。大涼山帶給人們內心的震撼是任何地區都無法比擬的。只要你踏上這塊土地,就會感受到獨具的魅力。
延綿的大山、交織的溝壑造就了彝族人堅強獨特的個性。現在的彝族,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彝族海菜腔、有歌手吉克雋逸、還有火把節和我國現存最小、起源最久遠的彝族樂器——口弦。
口弦
作為愛美的民族,每逢火把節、彝族年等節日,彝族婦女們都會穿金戴銀、撐黃傘、著紅裙,像盛開在山間的索瑪花,把藍天白雲當背景、大山作舞台,展示著她們的美麗與自信。她們一套盛裝與銀飾,時價幾萬,甚至十幾萬元。
彝族服飾色彩款式,隨不同地區與穿著年齡而變化,涼山彝族傳統服飾製作工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很好傳承下來(列來拉杜攝)
而在展覽《在歷史跨越的現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展》中,一個彝族記者眼中的涼山變化就向觀眾展示了這個古老的民族。
展覽現場
彝族是一個人口眾多、分布廣泛、富有悠久文化傳統的古老民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分布在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其中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其最大的聚居區,位於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脈北段,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北起大渡河,南臨金沙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蜀身毒道」、「靈關道」 蜿蜒於崇山峻岭之間,北達巴蜀、中原,南通邊陲、外邦。
1
一個彝族記者眼中的涼山變化之一:結石扎巴的故事
1939年和1962年,我國已故著名攝影家莊學本曾兩次進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拍攝了一個叫結石巴扎的彝族家庭。
1922年,結石巴扎出生在昭覺縣城附近小海子村的一個白彝曲諾家庭。1942年,國民黨一個班的士兵到小海子村收糧。結石巴扎看不慣這些欺壓百姓的兵痞,搶走了班長的槍。惱羞成怒的國民黨士兵燒了他的家,並通緝追殺他,無家可歸的他帶著妻兒四處躲藏,還當了兩年兵。涼山解放後,結石巴扎等曲諾人和當地的翻身奴隸一起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
結石巴扎一家在鍋莊前歡聚,1962年四川涼山昭覺(庄學本攝)
到了1962年,他已是四個孩子的父親,有了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家人在看結石過去給奴隸主背姑娘受苦的照片,1962年四川涼山(庄學本攝)
而今天我們看到的這次展覽的攝影師,是《民族畫報》社編委會副主任、高級記者列來拉杜,同時他也是一名彝族人,曾先後幾次深入 「藏彝走廊」與「南嶺走廊」採訪,行程幾萬公里,完成十幾組攝影專題。
1962年11期《民族畫報》庄學本報道的《事隔二十三年》專題(列來拉杜攝)
2013年,記者列來拉杜找到了結石巴扎後代們,繼續用鏡頭將故事延續下去。如今的結石巴扎已經當上了爺爺奶奶,也在縣城買了房。
結石巴扎二兒子在縣城寬敞的客廳里看電視機(列來拉杜攝)
從奴隸主統治下的貧苦百姓到社會主義社會的主人,結石巴扎的小家庭折射出了涼山彝族是如何從奴隸社會過度到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發生了跳躍般的質變。
2
一個彝族記者眼中的涼山變化之二:涼山新顏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 ,涼山彝族地區與全國各地一樣,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
準備參加火把節傳統選美的彝族姑娘們
近年來,彝家新寨、異地搬遷、一村一幼、推廣普通話、彝區9+3教育扶貧、加大「三區三州」精準扶貧等一系列工程的實施,使涼山彝族地區發生的變化,都有目共睹。
彝族銀飾加工得到傳承,2012年7月布拖縣拖覺銀匠在展示產品(列來拉杜攝)
一條條連接山裡山外的便捷公路,縮短了山寨與外面的距離,摩托車、小汽車代替了徒步或馬幫運輸,外出務工的人們開闊了眼界。
彝區9+3的學生,2014年4月成都市(列來拉杜攝)
涼山彝族在追求物質文明的同時,文化素質也在慢慢地提高,他們認識到知識的力量,積極主動地讓孩子接受教育。
二十年,或許只會讓一張定格的照片變黃,而對於一個民族來講可能會發生亘古未有的變化。注目凝視這一方彝族文化的華野天地,會使你沉浸在族群與文化、祖先與後代、歷史與現實、神秘與莊嚴、水恆與瞬間的輝煌之中……來中華世紀壇,一起見證這些悄然發生在改革開放年代裡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也正為涼山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積蓄磅礴的推動力量!
大壇展訊
《在歷史跨越的現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名族影像志攝影展》
展覽時間
2018年11月20日-2019年1月5日
(觀展時間9:00-17:00,16:10停止檢票。每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展覽地點
中華世紀壇南廣場地下二層當代藝術展廳
票務信息
展覽免費參觀,請攜帶身份證件安檢後進場
※小心極品前任!路遇前女友坐寶馬 男子持磚頭怒砸
※iPad Pro用了幾個月:竟然出現這種問題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