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牙咬碎也要干!發燒級電腦攢機攻略

牙咬碎也要干!發燒級電腦攢機攻略

在電腦剛剛普及的時候,大家DIY攢機都是因為價格更低,這也是大家的普遍認知。不過近幾年PC市場的不景氣使得各大PC廠商的電腦在配置上普遍降低,而高性能PC硬體價格則是一路飛漲,但相對來說同價格還是是DIY更合適一些。

筆者最近在家用著一台4年前的品牌電腦,之前自己攢的一台i7 7700k處理器、GTX1080顯卡的電腦連帶顯示器一起在搬家時不慎丟失,遂無奈掏出目前使用的老掉牙的品牌機,其性能也就能在1080P解析度下打打DOTA2、玩玩爐石,這讓我十分鬱悶。可沒想到前幾天家人居然人品爆發,抽獎中了一台4K顯示器!最重要的是還送給了我,於是我便動了攢機的心,加之今年老黃家全新的RTX 20系顯卡的RTX功能讓我十分心動,反覆掂量著搬家公司給的賠償金,一咬牙,干就完了!

那麼來看看我選擇的配置:

主要配置一覽

購機思考

我的原則是要麼不搞,搞就來個好的,至少用3-5年。既然是要用3-5年那麼配置就絕對不能含糊了,怎麼好怎麼來吧!

選配思路

處理器選擇酷睿i9 9900k,其實只是因為這款處理器非常適合遊戲,雖然這代處理器價格上漲比較嚴重,不過這代8核16線程的規格再加上釺焊的回歸還是不錯的。

芝奇的幻光戟就不用多說了,之前可以說價格已經高的離譜了,不過最近價格回落,那麼就來著吧。

硬碟方面,傳統的機械硬碟是買主板送的,固態硬碟用的是兩塊三星的970 PRO M.2 1TB版本直接代替,現在使用MLC的顆粒的固態硬碟不多了,而且這代的價格相較前一代960 PRO M.2有很大的回落,畢竟之前960 PRO M.2 1T版本便要4000元以上。

顯卡選擇的是ROG STRIX-RTX 2080Ti-O11G-GAMING,其實這款顯卡做為ROG STRIX系列的產品也沒什麼好解釋的了,買就對了。

至於機箱、電源這兩項我更看重未來的拓展性,而散熱器由於我短期內並不會太多的超頻使用,而且在家使用電腦更多的是打打遊戲,並不會有太多高負載的工作狀態。

硬體細談

對我個人來說,電腦更多的是我在4K環境下玩一些3A大作,所以對電腦的硬體要求不低,所以我選擇了這套配置,就目前來說是非常優秀的配置了。

處理器我選擇了英特爾的第9代酷睿i9-9900k,這是目前酷睿系列的旗艦產品,8核16線程加上釺焊工藝的回歸讓這款處理相較之前的產品有很大的提升,而未來越來越多的遊戲將對8核心進行優化,所以這款i9-9900k是非常好的選擇。

頻率方面9900k的默頻是3.6GHz,而睿頻高達5GHz,對我來說這樣的性能已經足夠了,如果不夠超頻不就好了,比較現在市場上也沒有比9900k更適合玩遊戲的處理器了。

主板我選擇了ROG MAXIMUS XI HERO WiFi主板 ,這款主板是支持支持802.11ac協議和藍牙5.0的。而且作為ROG系列的主板,ROG MAXIMUS XI HERO WiFi採用10相數字供電模式,這樣的供電模組足夠我日常的使用和超頻了。而選擇這款主板的另一原因便是BIOS了,華碩主板的BIOS一直堪稱用戶心中的標杆的存在。

還有一點就是,最近京東在促銷,買主板送機械硬碟(希捷、酷魚系列 1TB 7200轉64M),這也是我沒有購買機械硬碟的原因。

存儲方案我選擇了2條16GB芝奇幻光戟內存、2塊三星970 PRO M.2固態硬碟以及買主板送的希捷、酷魚系列 1TB 7200轉64M機械硬碟。我個人來說對RGB並無感,不過這套配置的價格較高,既然我了花錢,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而且我在機箱上選擇了一款四面側透的機箱,所以RGB還是得要的,哪怕只是偶爾開一下換換心情。至於為啥不把內存插滿,很簡單,沒錢!

老黃家今年發布的全新RTX 20系顯卡的性能提升較大,雖然沒有GTX 9繫到10系那樣的飛升,但是DLSS、光線追蹤技術加身將在未來大有一番作為,但這都不是我選擇RTX 20系列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買新不買舊的原則,二是2080Ti在4K下的遊戲性能提升非常的大,整好最近親戚送了一台,這可能才是最根本原因吧。

之前我自己攢的機器選擇的就是ROG STRIX-GTX 1080,ROG系列的產品都十分值得信賴,可惜之前的沒用到2年就徹底跟我無緣了,而今年ROG STRIX RTX系列顯卡發布的時候價格著實讓人一顫,太貴了!沒轍,想要好的就得多出點血,咬著牙上吧,說真的,這代顯卡較之前的GTX 10系來說漲價真的太多了。

最後,來說說機箱、電源、散熱器三件吧。我對機箱並不是十分看重,只要不是太難看並且能把我選好的硬體裝進去就好,不過十分有趣的是,在我剛剛挑好散熱器的時候蹦出來的推薦,我一眼就看上了這款美商海盜船的570X RGB白色中塔機箱,我個人非常喜歡白色,而四面側透的設計也是非常不錯還送三顆RGB散熱風扇,雖然我不是個喜歡光污染的人,不過偶爾打開RGB換換心情也是不錯的。

電源選擇了鑫谷崑崙1080W,之前其實並沒有用過鑫谷的電源,但是在挑選電源的時候對比了很多產品,發現這款是最符合我要求的。散熱器一開始想選擇一款風冷,但是考慮到9900k也是個散熱大戶,最終還是配了一個240規格的海盜船H100i V2一體水冷,我尋思主板、內存、顯卡的光已經夠了,所以最終選擇了普通版。

心得總結

這次攢機對我來說DIY攢機的成本並沒有比GTX 10系時代都高出了很多,雖說假如在GTX10系時代這個價格已經可以攢出一套Sli的1080Ti了(當時普遍售價在6000-8000元之間),但當時的硬碟與內存價格高的嚇人,差不多是近現在價格的一倍,此消彼長,與之前相比高出的是CPU的差價同樣性能上也是差距巨大,而這還是因為英特爾14nm產能告急導致處理器價格上漲。所以產能不足和漲價是不是賴蘋果把英特爾拐走做基帶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OL科技早報 的精彩文章:

別等了!要到2021年Xbox和PS才會換代
2018回顧 今年你在用相機還是手機拍照?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