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楊冪劉愷威離婚:夫妻感情冷了,那孩子呢?

楊冪劉愷威離婚:夫妻感情冷了,那孩子呢?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林小暖bella


前段時間,馬蓉和王寶強的事兒又鬧得沸沸揚揚。真相在聚光燈下總是容易被扭曲的,孰是孰非可能遠非咱們吃瓜群眾能弄明白。



可作為一個母親,比起八卦,我更關心孩子。

不知道在這場以最難看姿勢收場的離婚中,他們的孩子,會有怎樣的感受,又受到怎樣的影響。


1




夫妻感情沒了,對孩子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剛好這兩天去看了最近熱門的電影《狗十三》。





片中女孩李玩父母離異,她被判給了父親。父親因為忙生意,李玩只好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後來父親又組建了新的家庭,生了新的孩子。

而母親在李玩生命中的缺失,就像片尾那通不痛不癢的電話,疏離而稀薄。





所以李玩的敏感,不僅僅是因為青春期,更因為這糟糕的原生家庭。

她太渴望愛,所以才會在同父異母弟弟的生日宴上,用小心翼翼地笑容,掩飾著內心的失望與落寞。在他人的歡愉中,無法抑制的落了淚。





愛應該關乎於理解與陪伴

,但是李玩身邊的人,爺爺奶奶與爸爸媽媽,給她的「自以為是的愛」中,根本沒有這兩樣她最最需要的東西。

曾經擔任過《奇葩說》辯手的姜思達,在看了《狗十三》後,用一段短視頻表達了自己對於李玩的感同身受。





因為自己的父母也離異了,所以他覺得自己就是李玩。姜思達用一句「

我們不太熟

」來定義自己與父親的關係。「

當時決定跟著媽媽,是我自己的選擇

」,即便這麼多年過去了,姜思達再談起父母離異時,仍然有著無法釋懷的憂傷。

姜思達說:「

父母的離異,沒有人對他說一句道歉。父母的說法是,沒辦法,希望他能夠理解他們

。」所以作為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姜思達只能選擇去理解成人的世界,學著去懂事,學著察言觀色,去揣測父母的情緒,是不是下一秒就會吵架,是該迴避還是該勸和。

沒有人天生就是敏感的,是他們成長的環境塑造了他們的敏感。





在姜思達那段短片視頻中,有幾千條評論,許多都看了讓人心疼。

有人說:「父母欲罷不能的婚姻,對我童年的影響是我很多年後才搞明白的事情:

我的敏感易怒,我那缺失的安全感,全部都來源於此

。是那些片段拼湊出了現在這樣的我。他們不會對此抱歉,而我能做的也只是避免重蹈覆轍。」





2



在父母的這場錯愛中,最無辜的總是孩子。





記得曾經聽朋友跟我分享過一個她遠房親戚的故事,聽過後很是心酸。

朋友的表哥在孩子五歲的時候,和妻子離了婚。孩子跟著媽媽生活在東北,他回到了父母所在的城市天津。沒過幾個月,她表哥就和相親認識的女朋友閃電再婚,再沒多久就有了新的孩子。

這邊又是火熱的新婚生活,又是腹中還未出世的寶寶

。表哥為了不影響新妻子的情緒,和東北老家兒子的聯繫越來越少。

有一次晚上,兒子太想爸爸了,前妻就在微信請求視頻。視頻一共發起了三次,但都被表哥拒絕按掉了。第四次,屏幕上傳來了一段語音,表哥放在耳朵邊聽,是兒子那熟悉的聲音:



爸爸,我好想你呀!我想看看你

!」





表哥並沒有告訴前妻他再婚、又有了孩子。也許是他怕傷害兒子,亦或者他只是在逃避,不想周旋於如此複雜的局面。

為了能讓孩子見見爸爸,前妻幾次想帶著兒子來天津找表哥,都被表哥閃爍其詞地搪塞著、推卸著,謊言一個接著一個。

直到前妻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勁,帶著兒子不請自來,半夜堵門。門外,

這個許久未見到爸爸的男孩,正期盼著,渴望著

,卻只等到了爸爸那張因為錯愕而皺起的臉,似乎還有那麼一絲絲嫌惡和恐慌。





男孩終於見到了爸爸,但卻連爺爺奶奶家的門也沒有進去。

就像一個不受歡迎、不願被人看見的「物品」一樣

,男孩被爸爸帶到了樓外面。

那天,雖是初冬,但夜晚的風很大,男孩想抬頭多看看爸爸,卻被風灌得睜不開眼睛,不住地流淚。

快七歲的他,根本想不明白,為什麼原來爸爸一看見他就會把他扛在肩頭,爺爺奶奶也總是一口一個大寶、大寶的叫著,那時候的媽媽也總是笑盈盈的。而此時此刻,

爸爸卻看起來有些討厭他,爺爺奶奶也對他避而不見,而媽媽一邊哭著,一邊罵著。





記得《狗十三》的海報上有一句話:「

每一場成長都是兇殺案

。」對於擁有著父母殘破婚姻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離了婚的父母們,陷在自己的感情悲傷中,可能根本沒法意識到在孩子的成長中謀殺掉了什麼。

那樣的痛,孩子卻一直記得,永遠記得





3




有人說,那能怎麼辦?為了孩子,將就著、湊合著過一輩子?最後委屈了自己,還將孩子拋擲在無休無盡地冷戰與爭吵關係中,孩子一方面「不僅要做好父母隨時離婚的打算」,另一方面「還要被迫成為維繫這個家庭的紐帶」。

到頭來,生活終究被那句「

要不是為了你早離婚了

」磨礪得前路茫茫,似乎像是滿盤皆輸。





其實,離婚,或許從來都不是錯誤的根本原因。

傷害孩子最深的,往往不是離婚本身,而是父母處理離婚的方式。

所以如果要選擇離婚,應該做好心理準備,

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處理好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因為,離了婚,你們可以不再是夫妻,但卻仍然是孩子的爸爸/媽媽。

這條路從來都很艱難。

但也算是用行動,彌補孩子一個虧欠的「抱歉」。

即使再難,也依然有人處理得還不錯。





比如庾澄慶和伊能靜。

儘管離婚了,但

對於兒子哈利兩人都疼愛有加,努力做到共同撫養。

單身後的伊能靜陪著兒子去美國夏令營、游法國、逛美術館,即便後來又組建了新家庭、生了女兒米粒,也依然給予兒子足夠的信任、支持、陪伴和引導,絲毫沒有冷落兒子。

庾澄慶雖然在與兒子的相處上一貫低調,但是從一些小細節依然可以看出,離婚後的他也在盡職盡責的做好一個父親的角色。

不僅陪兒子出遊,還在某年的父親節,驕傲的在微博上曬齣兒子為自己做的大餐;和新妻子有了寶寶,他也不忘記叫上兒子,四口人一起合影留念。





相比之下,英達在和宋丹丹離婚之後,卻對兒子巴圖20年來幾乎不聞不問。


因為他覺得,和兒子的緣分已盡。





宋丹丹忍無可忍在微博上怒懟前夫,斥責他對於巴圖從未盡過做父親的責任,並且不顧巴圖的內心感受,在節目中大秀和現任兒子的父子感情。

而面對宋丹丹的指責,英達的回答卻是:

要開始新的生活,就要把原來的一頁徹底翻過去,包括不見孩子。





試問,夫妻關係可以推翻重來,但親情血緣又豈能如此輕易地恩斷義絕?


為何讓孩子為父母雙方的錯誤背鍋?


4





對於離婚的父母來說,

如果選擇一直單身,可能處理好親子關係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一旦父母都分別組建了家庭,再談共同撫養可謂難上加難。

當然,我們除了是父母,首先也是一個獨立的人。

所以除了養育孩子、保護孩子,我們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功課始終都是讓自己幸福。

如果離婚能夠幫助我們,那麼我想孩子也會對此表示歡迎。但是,這樣的「歡迎」並不意味著孩子可以很輕鬆地度過這個階段。

因為離婚對於孩子的傷痛無法避免,父母要做的,也只有把傷害降得小一些再小一些。



至少,父母應該

花時間傾聽孩子的感受,陪著孩子向過去的家庭道別

,然後再陪著他們和父母建立新的關係。





有專門研究離婚問題的專家針對這個問題,給出了以下建議:




1.要儘早告訴孩子離婚的決定。

不要不辭而別、不要到最後一刻再通知孩子,要給孩子適應與接受的時間。



2.要聽一聽孩子的感受。

有人會顧慮,這樣讓孩子分擔自己離婚的痛苦,會不會對孩子不好。但事實上,如果沒有提前看到父母要離婚的任何徵兆,而要突然面對父母分開的決定,這樣的痛苦更會讓孩子感到不安。



3.離婚和孩子做了什麼無關。

要讓孩子明白,不是自己的錯引起的離婚,這只是父母的想法和決定。





4.要詳細、反覆的向孩子解釋關於監護的安排



5.要反覆用行動告訴孩子

即便父母分開,對他們的愛也不會改變



6.不要把孩子放在父母的爭執中間



7.要使孩子的生活變化儘可能小。

儘可能的讓孩子可以繼續與父母保持有意義、充滿愛心的接觸。





其實說起來也不僅僅是離不離婚的問題。

即使明明還在同一個屋檐下,可夫妻兩人卻形同陌路,又何償不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呢?

一個孩子如果能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到底會有怎樣的意義?

或許看過ins上那個叫做Selah的小女孩,我們就會明白,

愛與被愛真的能點化不幸的生活。

這個曾經住在貴州福利院的孤兒,在被一對美國夫婦領養了兩年之後,

照片里的模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種怯生生的、帶著一些不安、焦慮和防備的眼神在這個小女孩的眼裡蕩然無存,此時的Selah臉上、眼裡的笑意那麼純粹,發自內心,

整個人都散發著陽光與自信。





這樣的改變,無疑離不開全家人對她的寵愛。也與養父養母的悉心陪伴和照料,與哥哥們友好開心的相處,密不可分。



想起那首我一再分享的小詩「挑媽媽」,儘管美好但在某種程度上卻是奢望,孩子又怎能如此幸運,可以挑選他們的原生家庭?

要知道,

孩子明明是愛的結晶,又奈何成為了一場婚姻中的人質,而且永遠等不到人來贖。

到最後無法把家當做退路,只是站在路中間,身後沒有燈火,身前白霧茫茫。

這世上,其實並沒有「為了孩子」而不能離的婚,只是如果真的「為了孩子」,應該好聚好散。在結束一段夫妻關係時,彼此能好商好量,進入新的「合作」撫養關係。

也只有這樣,才能盡量降低因為父母感情的冷卻對孩子的影響,別再讓無辜的孩子,背負上一直難以抹掉的憂傷。



作者介紹:

@林小暖bella,香港浸會大學碩士,前電台主播,國際認證母嬰睡眠諮詢師,專註分享睡眠科學,並涉及教養心得,兒童心理,親子閱讀等內容,公眾號:askbabysleep


 

END

羅羅有話說:


在北京回鄭州的火車上,看到一個群里在討論楊冪和劉愷威離婚的消息,大家熱烈地討論分分合合的八卦,和他們的孩子小糯米。沒參與討論,但卻想起前幾天在小暖那裡看到的這篇文章,自己也想跟大家聊幾句。

我的一個好朋友,她和丈夫離婚後,自己帶著5歲的女兒諾諾。前些天,她告訴我,最近給諾諾講了一本繪本之後,她每天晚上都必須抱著這本書睡覺,這本書叫做《波米諾好害怕》。



我特意買來這本書看,才知道原來波米諾是一頭很小很小的象,它有多小呢?它小到住在花園裡的一顆蒲公英下面。



小象波米諾說:



它害怕夜晚的韭蔥。


它害怕雨水會把所有的顏色沖走。


它害怕不在的時候,


會有人佔了蒲公英下自己的寶地。


它害怕花園終究有一天要消失,


它害怕要是蒲公英不要它了,


還有誰能保護它?



我問她你離婚了之後還跟諾諾爸爸有聯繫嗎?她說有,但是一聯繫就會吵架。我說會避開諾諾嗎?她說不會刻意避開。



我告訴她,諾諾怕你們了,她怕你們吵架,甚至怕你們離婚是因為她;她在你們吵架的時候小心翼翼的觀察,甚至可能連聲音都不敢發。她看得到你們憤怒,而你們卻從沒看到過她的瑟瑟發抖。她在波米諾身上看到了自己,看到了那份大人似乎永遠也理解不了的害怕。



我說回去跟諾諾好好聊一下吧,不要一直把她當作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孩子足夠聰明足夠細膩,她們除了知識上比不過大人完備,情感上永遠比大人豐富。



我們這個年代,相愛變得容易,離婚也變得容易。但是決定不愛的時候,請一定記住,我們不僅需要鄭重的跟彼此告別,更要鄭重的跟孩子告白:爸爸媽媽離婚不是因為你的錯,我們過去愛你,現在和以後也會一直愛你。

今天是冬至,趕著末班的高鐵回家。但因為招募稿剛入職的Danny(

詳情請見

我要曝光一份求職簡歷,原來文字真能看到三觀

》、《

大一賺500萬,她是怎麼做到的

》)明天要自己帶三歲娃去歐洲過聖誕假期,所以趁著她在國內,我們泡辦公室一天在聊財商培養,講成長經歷,說工作方法。大家前兩篇稿子的評論中所關心的問題,我們也很感興趣,近水樓台先得月了。確實挺有啟發的,回頭我們慢慢分享給大家,希望這次招募後,咱公號的內容,可以給大家更多的幫助吧。

周末愉快:)


延展閱讀


點擊?

這孩子咋這麼內向?其實ta只是慢熱了一點


點擊

?《

婚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長遠的湊合。




回復關鍵詞查看

REPLY


回復 「 視力 」

可同時查看:




  • 0-6歲預防近視關鍵期,這些誤區,95%的家長都做錯了!



  • 為什麼攝入過量糖分會影響視力?


回復 「 培訓班 」

可同時查看:




  • 孩子什麼年齡上什麼培訓班,這份匯總值得你看看



  • 觀察|美國中產家庭如何給孩子選擇培訓班


回復 「 繪本 」

可同時查看:




  • 66本不可錯過的幼兒繪本推薦



  • 家長必讀 | 養成讀書好習慣,什麼時候都不晚(附實用具體的引導辦法!)



  • 淚奔 | 最火繪本!看完再也不想做「惡」媽媽!



  • 每日繪本|多多什麼都愛吃



  • 繪本 | 「我不要睡覺!!」你家娃娃這樣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媽羅羅 的精彩文章:

朋友孩子被送急診!美國公布的玩具安全隱患,這次有大家意想不到的風險

TAG:六媽羅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