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山西VS陝西,到底誰的面更好吃?

山西VS陝西,到底誰的面更好吃?

這是城君原創的第1186個城市故事

在南方人眼裡,北方人似乎都是吃面的動物。但北方人中,各家的面卻大有不同,又大有講究。

山西和陝西,兩個相鄰的麵食大省,總在很認真地較量:面,到底誰的更好吃?

對於面到底長什麼樣,山西人是極其認真的。把麵餅一塊塊揪下來,叫揪片兒;

把切好的麵餅捏成耳朵的形狀,叫貓耳朵,爽口易食,吃法靈活,可煮可炒;

用莜麥面捲成圓筒,仔細碼在籠屜中蒸熟,這叫栲栳栳(不是烤姥姥);

拿出工具來,又可以把面擦成條狀,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擦尖兒;

用洞更小的鐵板擦一擦,擦尖的兄弟抿尖兒就誕生了……

這些只是一小部分。有山西麵食研究者統計,山西的麵食種類多達1800多種,通過蒸、煎、烤、炒、燴、煨、炸、爛、貼、攤、拌、蘸、燒等多種方法製作來做麵食。

水+麵粉=?山西人用自己的雙手,窮盡了所有的結果。

在山西人面前,可不要順口就說「麵條」,因為在他們眼裡,面,可不只有「條」。

而在陝西,面基本就三種:手擀、刀切,以及加上肉變成肉夾饃。

山西人為什麼要把面搞出這麼多花樣來?這當然不是老祖宗們閑著沒事幹,在我看來,可能是因為物資缺乏,同樣都是面,還得滿足不同的需求。

在他們嘴裡,麵食的本質在於形狀和嚼勁的變化。可能是為了保證口感的勁道,山西人吃面,就真的是在吃面。所以他們就用水把面煮熟了,撈出白水面,再配上各種鹵子或配菜,管你什麼肉,在面的前面,統統都只能做配角。

其它麵食?不就是更換湯頭和配菜而已嘛?

沒錯,說的就是陝西的麵食。

陝西面的種類不多,但用什麼湯煮麵,煮完澆上什麼東西,可大有講究。

用不同味道的湯,就有酸湯麵、鹹湯面、辣湯麵;

蓋上雞蛋皮、木耳、胡蘿蔔,再來一碗臊子湯的,是臊子面;

用燒滾的菜油澆在蔥花碎、花椒粉和厚厚一層辣椒面上,是油潑面;

蓋一份羊雜,就變成了羊雜麵。

當然,陝西的面也不只有條狀。除了肉夾饃、泡饃,還有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的麻食。

一大碗面,再配上一大勺澆頭,陝西的麵食,就跟三秦大地的人一樣粗獷。一大口又香又油的面下去,就問你美不美?!

看到這裡,你應該發現了,兩個省份的人,給面起名字的習慣是不同的。如果你去到當地,怎麼通過名字,判斷出你能吃到的東西呢?

在陝西,多用澆頭和特色來命名,你看到名字,就會知道,除了面,你還能吃到什麼。

比如臊子面,你會吃到酸湯味的臊子;油潑面,重在油香四溢的澆頭。

還有你判斷不出來的,比如有名的biangbiang面,其實就是一寸多寬的褲帶面,配上西紅柿雞蛋的臊子、肉塊、青菜,再澆上一勺熱油。這樣一碗正經的面,竟然用了做面時biangbiang的聲音來命名。

在山西人眼裡,這也太不嚴肅了:這不應該就叫扯麵嗎?

山西人很直接,吃的就是面。比如切尖(擀麵)、剔尖、擦尖、抿尖、削麵、撅片等等,面怎麼做出來的,就叫什麼面。

澆上西紅柿叫削麵,澆上紅燒肉也叫削麵,澆上大燴菜還叫削麵,就是澆上海參魚翅鮑魚,它還叫削麵;煮了叫削麵,炒了叫削麵,隨你怎麼折騰,它還叫削麵。

如果有一種虛構的麵食,叫做「少辣不放醋紅燒排骨炒軟紅面剔尖兒」,在山西會被稱為「紅面剔尖兒」;在陝西會被稱為「紅燒排骨麵」;在南方也會被稱為「紅燒排骨麵」,同時被質疑「這面的形狀是什麼鬼?」

@東街餅老闆在知乎上說,

所以當你問山西人和陝西人:你們有哪些好吃的麵食?」時,

陝西人會如數家珍地列舉:

某地某縣有某店,裡邊的某某面,用料如何如何講究,如何如何特別,如此列出數種;

另外某地某種面,如何如何口味重,碗有多麼大之類,要就著蒜/就著辣子/多放某種油某種料才正宗之類;

然後陝西人就會總結說:陝西麵食種類多得很,某縣的某面,某老字號的某面,某小店的某面之類一大套,還要補充,「某面一定要到某某地方吃才正宗」之類。

而山西人多半只會說出剔尖、擦尖、貓耳朵、削麵、抿尖……(你聽懂的可能只有削麵)

剔尖的獨特工具和手法。

問他面有啥特色呢,也說不出來,就是面的做法複雜,各種工具,各種原料,麵條的形狀多。

問他口味有啥特色呢,然後晉中人想想,不放辣椒,就倒一點點醋,攪上菜就吃了。

最後你實在受不了了,想要點乾貨:哪裡能吃到最正宗的呢?

答曰:我媽做的。

山西地處黃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農業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國麵食文化的發祥地。從可考算起,山西麵食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

山西地理環境複雜,氣候差異大,當地盛產小麥,玉米、高粱、莜麥、蕎麥、大豆等雜糧也非常豐富,因此,山西素有「小雜糧王國」之稱。

特定的自然條件與傳統農業,造成了糧食生產及飲食習慣的差異,限定了山西飲食向著麵食文化模式發展。

山西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面。

比如山西介休人訂婚時,丈母娘一般以貓耳朵招待女婿,其意是讓姑爺聽話。

過年要吃「接年面」,取歲月綿長之意;孩子上學了,第一天要吃「記心火燒」,希望孩子多長一個學問的心眼。

「山西人一日無面,十魂就掉了九魂。」

儘管面不同,但對面的熱愛是一致的。這陝西人「一碗乾麵,喜氣洋洋,沒有辣子,嘟嘟囔囔。」

張藝謀說他從小吃油潑面長大的;許巍說他從小吃油潑面長大的;據說閆妮一下飛機就要先去吃一大碗油潑面,文章上電視錄節目前一定要先吃一碗油潑面。

在關中平原,盛一勺古長安的水,和一團麵粉,濃湯沒入,油潑辣子潑上,再備上三四瓣蒜,便是一碗江湖。

中華之大,兩個鄰居,就能依著個麵食玩出各種花樣,千城,也有千面。一方水土一方人,誰更好吃,每個人心中自有定論。儘管面的種類和飲食習慣不同,但對麵食的熱愛,至始至終。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

美食的魅力總在於真材實料,

麵食如此,客家娘酒也不例外。

傳承千年的客家火炙黃酒,

一杯下肚,溫暖整個冬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沙縣丨吃個10塊錢的沙縣小吃,還有一半是山寨貨。
《西虹市首富》里的豪華城堡,竟然位於這個人間仙境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