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打仗,為何老兵都沖在最前面當炮灰?其實傻子才躲在後面
戰爭,一個聽起來就充滿著血腥味的詞語。人類的天性是嚮往著光明與和平,因此一般人都討厭戰爭,提到戰爭第一反應可能就是逃跑,當然,作為普通人,有這樣的反應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作為軍人,在戰爭來臨之前,他們必須第一個站出來保家衛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在現代戰爭中,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往往是高精尖型的武器,兵力反而是其次了。一個國家就算有再多的兵力,可他的現代化武器水平遠遠落後於敵國,那麼也只能落得一個失敗的下場。但是在古代,左右一場戰事的,仍然是兵力。
古代、尤其是中國古代,大多數都是冷兵器作戰,武器一般都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比拼的還是軍隊的人數和軍隊的戰鬥力。而且古代軍隊不像現代多數是自願參軍,很多時候,一個國家的君王想要擴張領土或者是攻打他國,就會從民間強制徵兵。
在這種情況下,新入伍的軍人很多都是被強迫從土地上抓來的農民,他們的積極性不高,有些人甚至會自暴自棄地覺得自己就是被國家推出來的炮灰,是來送死的。但是等到開戰的時候,這些新兵就會發現老兵大都喜歡沖在最前面當炮灰。而背後的真相,其實他們才是聰明的人,傻子才會躲在後面。
有種說法是: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在戰場上,氣勢是相當重要的,如果你一上戰場,看見敵人就腿腳發軟想逃跑,那麼很可能你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就會被敵人亂刀砍死。
而且,戰場上不允許有逃兵,逃兵的存在會大大影響軍隊的氣勢和氛圍,所以一般軍隊中都會規定逃兵必殺。有的軍隊會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比如你殺了多少人,就獎勵給你相應的軍功和錢財,軍功積累得多了,就有升遷的機會。
老兵們在戰場上歷練過多次,已經不是最開始看見敵人就會腿軟的新兵了,他們有了經驗,知道自己只要與同伴好好配合,就能立下軍功,說不定戰爭結束之後還能當個官,光宗耀祖。有了獎勵,他們自然有了沖在最前面的動力。
有行軍打仗經驗的將領一般都會把老兵放在最前面,一方面是用來威懾敵人;另一方面是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軍隊的傷亡。古代兩軍對壘的時候,多數情況下雙方的將軍會觀察對方軍隊的氣勢,來決定這場仗用什麼戰術。
將老兵放在前面,顯得整個隊伍氣勢如虹,起到一種威懾作用。而老兵有經驗,他們能最大程度地殺傷敵人,同時帶動軍隊士氣,讓那些還處在慌亂之中的新兵鎮定下來,隨著老兵一起進攻。這樣在無形之中可以傳授給新兵一些經驗。
最重要的一點是,老兵與將軍的配合度最高,能夠將將軍的指令執行到底,徹底地按照將軍的每一個要求去做,這樣子可以將戰陣的威力發揮到最大程度。而且,沖在最前面的軍人往往懷著一種保家衛國的責任感,他們在戰場上拚命殺敵,在戰場下努力訓練,自然存活率就要比那些只想著逃跑的人高。
參考文獻:《續資治通鑒長編》、《武經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