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虞姬沒有自殺,項羽是否能打敗劉邦?虞姬為何匆忙自盡?
一部《霸王別姬》讓張國榮的演技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一首《霸王別姬》也讓實力派歌手毛不易贏得了無數粉絲。《霸王別姬》講的是西楚霸王項羽與美人虞姬的愛情故事,這段故事被列為中國古代戀愛的典範,人們無一不為這段凄婉的故事而悲傷。
項羽兵敗垓下後被劉邦的軍隊四面圍定,在夜晚,劉邦的軍隊唱起了楚地的歌,項羽和軍士們聽到後都十分傷心,認為劉邦已經瓦解了楚地,因此而軍士大挫。虞姬是項羽的美人,她認為自己是項羽的負擔,為了激勵項羽奮勇殺敵,她選擇了自殺,離別前為項羽唱了一曲,這首歌被後人改變為多種形式,命名為《霸王別姬》。
在世人的認知中,虞姬是為愛而死的典範,為了不讓自己成為項羽的負擔不惜選擇自殺來激勵項羽的鬥志,可和歌中一句「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卻讓人產生了疑問。
這句話是說大王您繼續戰鬥的意氣已經到頭了,我也不願苟活了。而虞姬又是通過什麼來判斷項羽的戰鬥意氣已經用盡了呢?僅僅是憑藉項羽聽到楚歌后便「夜起,飲帳中」嗎?
若虞姬所為真的是為了激勵項羽的意氣,點燃他戰鬥的決心,那麼虞姬死後,項羽和將士們應當表現出的是鬥志昂揚,立馬衝出營帳與劉邦的軍隊殺個你死我活,可我們看到的卻是項羽和將士們悲傷欲絕、痛哭流涕,這難道不是虞姬的死亡反而讓項羽和將士們失去了戰鬥的決心了嗎?
另外,虞姬在項羽這件事上表現的非常奇怪。當項羽遭遇圍攻士氣銳減時,虞姬本應做好項羽堅實的後盾,不斷陪伴鼓勵他重振信心,可虞姬採用的卻是多次強調「時不利」,再以死來講項羽逼進一個絕望的境地。
我們要知道,項羽也算是身經百戰、出生入死的英雄人物,甚至還有過「無一還心」,可他的心態卻在突然改變。然而當時項羽身邊還有八百良將,完全可以以一當十,即使難以取得全勝,也能保證項羽的全身而退,而項羽卻選擇自殺,可以說虞姬的自殺非但沒有激勵項羽,甚至在很大程度了導致了項羽的死亡。
人們將項羽的死亡歸咎為他自負的性格,認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才愧疚而亡。其實當時項羽心中,虞姬的死無疑對他造成了重創,最心愛的女子都沒有信任他,他又如何指望江東父老會相信自己呢?
倘若虞姬沒有過早的自盡,事情是否會有轉機呢?我們再也沒有機會知道了。
TAG:歷史大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