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茶代酒」是怎麼來的?可追溯到三國時期,和吳國有關

「以茶代酒」是怎麼來的?可追溯到三國時期,和吳國有關

文/一軒歷史


「以茶代酒」是怎麼來的?可追溯到三國時期,和吳國有關

又到了年底,傳統佳節春節也不遠了。這個節日對於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而且延續了很多年,是家人團圓的好日子。不過雖說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慶祝的日子,但也有一些讓人煩惱的地方,就比如說--吃酒。

親朋好友齊聚一堂,難免要在一起吃飯,說到吃飯,就不能沒有酒。但有一個問題,並不是所有人都勝酒力,因此對於那些不能喝而不得不喝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這個時候有一些人會站出來說「以茶代酒」,畢竟這個詞由來已久,中國人用了很多年,可以用來應付酒席上的不少尷尬。而且這個詞往往都比較有說服力,一般別人聽到「以茶代酒」,也就不會再自討沒趣地去給不能喝酒的人強行灌酒了。

事實上,「以茶代酒」的背後還有一個典故,這個故事可追溯到三國時期的吳國。

相傳當時的吳國君主孫皓是一個無能的君主,只會吃吃喝喝,把國家搞得一團糟,一些忠誠的大臣對此心生憂患卻又無能為力。

孫皓酷愛聲色犬馬的生活,因此經常和大臣搞聚會,宴請群臣,每次排場都很大。而且每次辦宴席必定要喝酒,孫皓還定了一個規矩,那就是每個來赴宴的大臣都要陪自己喝酒,每個人不能喝少於7升的酒,縱使不會喝,也要強行喝掉。

這個規定害慘了很多平時不怎麼喝酒或者是真的不能喝酒的官員,不過孫皓卻一個叫做韋曜的大臣格外開恩,他知道韋曜不勝酒力,所以就安排了茶水給他,在他喝不動的時候,替換上,這便是「以茶代酒」,這樣一來,孫皓便幫助韋曜解決了喝不下酒的尷尬。

不過皇帝之所以這麼做,其實也是有私心的。韋曜是孫皓之父孫和的老師,因此地位上就非常尊貴了,而且當時韋曜還正在寫孫和的傳記。

孫皓希望韋曜能夠將自己這個皇帝的形象寫得「高大」「偉岸」一些,不過韋曜卻十分耿直,直言批評孫皓,並且寫下了「令侍臣嘲謔公卿,以為笑樂」。孫皓大怒,將其打入監牢,之後還殺了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軒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人發明的最早刑罰,囚犯受刑羞愧難當,今天卻滿大街流行
命運悲慘的公主,和親嫁到異邦後,丈夫死後,又嫁了3個男人

TAG:一軒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