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祥: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其要義之一,就是要重新反思和認識改革開放本身。在40年之後的新時代,我們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和理解要遠遠高於改革開放之初。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所理解的改革開放,是衝破「僵化教條」和「蘇聯模式」的改革開放,是殺出血路、開創新路的改革開放,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改革開放,是具有第二次革命意義的改革開放。當今,站在我國發展起來以後使大國成為強國新的歷史方位上,在進入新時代,我們重新認識改革開放,便提升了對改革開放的理解,實現了對改革開放認識的升華,即改革開放對決定中國命運所具有的「根本」意義,即它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中國命運的「根本之路」。道路決定命運。從馬克思恩格斯,經列寧,到中國共產黨人,都始終在探索和尋求實現理想目標的道路。
改革開放是與時俱進的創新之路。改革開放既符合規律性,也具有創造性。它不僅創新性地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且也創新性地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它不僅創新性地開闢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之路,而且創新性地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它不僅從實踐上推進了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治理創新,而且也從理論上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社會主義理論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
改革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國之路。1978年我國開啟的改革開放,首先要著力於解決使中國人民「富起來」的問題,所以特別注重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新時代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的改革開放,主要是著力於解決我國發展起來以後使大國成為強國即實現「強起來」的問題,解決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問題。所以,習近平總書記特彆強調,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改革開放是實現夢想的復興之路。1921年,中國共產黨登上了中國歷史舞台,義無反顧地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人便開始了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探索之路。1978年我國開始改革開放,逐漸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道路,把改革開放看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因為改革開放有助於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
改革開放是強力成長的飛躍之路。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發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從那時以來,我們黨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偉大的改革開放、偉大的時代號召、偉大的實踐行動,必然具有偉大的意義!從中華民族方面來講,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從社會主義方面來講,改革開放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從中國現代化建設方面來講,改革開放使中國現代化迎來了從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飛躍。從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方面來講,改革開放使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迎來了從自覺到自信的偉大飛躍。從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來講,改革開放使人民迎來了從注重物質文化需要到注重美好生活需要的偉大飛躍。從中國人的思維觀念方面來講,改革開放使中國人的思維觀念迎來了從書本找答案到從實踐找答案、由既定性思維到生成性思維的偉大飛躍;從中國在世界中的地位方面來講,改革開放使中國迎來了從世界舞台邊緣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偉大飛躍。
改革開放是共享發展的普惠之路。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就是致力於使中國人民富起來,具有「普惠」的基因。當今,中國人民從總體上富起來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站在我國發展起來以後使大國成為強國新的歷史方位和新的歷史起點上,又進一步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把共享發展作為新發展理念,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發展思想,把實現人民幸福的美好生活作為價值取向,強調要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使人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這裡「普惠」的理念、思想已經鮮明地彰顯出來了。因而,改革開放既是共享發展的普惠之路,也是實現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
改革開放是披荊斬棘的艱辛之路。我國的改革開放也不是一條筆直平坦的大道。復興的背後是挑戰,成長的背後是風險,偉大的背後是苦難,美好的背後是艱辛,幸福的背後是付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不斷化解矛盾、破解難題、抵禦風險、應對挑戰,要付出相當艱辛的努力。顯然,這是一條披荊斬棘的艱辛之路。
改革開放是一往無前的奮鬥之路。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我們而言,實際上是在「攀登一座沒有探測過的險峻高山」,退一步會前功盡棄,實現驚險一跳就能登上山頂。為此,中國共產黨人必須義無反顧地一往無前,要具有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擼起袖子加油干,再奮鬥幾十年。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奮鬥出來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是奮鬥出來的。
改革開放是回歸本質的認識之路。改革開放充分表明,馬克思主義中對中國改革開放最管用最具有價值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堅持事實尺度和價值尺度統一,或堅持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統一。改革開放使我們重新認識了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充分認識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定意義上既是回歸經典馬克思主義原有邏輯的結果,也是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結果。回歸經典馬克思主義的內在邏輯很重要,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也很重要。改革開放也使我們重新認識了社會主義,即社會主義是一個不斷變化和變革的社會主義,沒有既成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是一種不斷生成的社會主義,沒有固守某種抽象規定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是一種可以有「多種走法」的社會主義,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社會主義是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顯示其生機活力並彰顯其世界意義的社會主義,沒有離開具體國情和現實條件的抽象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又使我們重新認識了中國共產黨,即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勇於不斷進行自我革命並推進社會革命的政黨;是一個在改造客觀世界中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在改造主觀世界中推動改造客觀世界的政黨;是一個特彆強調「打鐵必須自身硬」的政黨;是一個不斷推進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政黨;是一個善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政黨;是一個既追求真理又具有道義的政黨;是一個既具有開放性又注重普惠性的政黨;是一個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又為世界謀大同的政黨;是一個使其執政既符合規律性又富有創造性的政黨;是一個注重理論武裝和理論指導的政黨。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一級教授)
※梁啟超的「魔力」和胡適的「野心」
※李小兵:出版的學問與學術的出版(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