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我們的2018》:我在拼多多上賣9.9元內衣 有走量有滯銷

《我們的2018》:我在拼多多上賣9.9元內衣 有走量有滯銷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這個世界會好嗎?

站在2018與2019的分界線上,回憶這一年中所經歷的跌宕起伏,相信我們當中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即使我們不相信8字頭年份的魔咒,但這一年商業世界所發生的變化也足以讓我們印象深刻。

在高速增長車輪停下時,並沒有人聽到剎車的聲音。年初中國科技公司股價幾乎都攀上高峰,年中時蘋果、亞馬遜也都超過了萬億美元的市值,但是到了2018年最後的幾天這一切都成為了泡影,暴跌只是發生頻率的問題。

失去了資金,新技術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從年初三點鐘區塊鏈微信群層出不窮,發幣、上交易所、炒幣成為最賺錢的方式,到下半年區塊鏈從公司到投資人和媒體全部灰飛煙滅,中本聰當初會想到技術會讓人們這麼瘋狂嗎?

要麼上市,要麼滅亡。創業公司是資金的另外一塊晴雨表,在很難獲得下一輪融資的情況下,它們都選擇了上市,無論是估值大幅度下跌,還是犧牲一些短期利益,至少需要活下去,才有翻盤的可能。

這一年,我們不停地討論消費究竟是升級還是降級,五環內外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以及這個國家的未來命運。

最後,《潛望》記錄了四個普通人在2018年的故事,他們是在抖音上工作的網紅,在印度打拚的中國手機人,拼多多上賣貨的中小業主和區塊鏈從業者。

來源 / 騰訊科技《潛望》欄目

作者 / 李儒超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義烏向北驅車20公里,便是白馬鎮。

在上世紀90年代,白馬鎮所在的浦江縣曾因服裝業小有名氣。如同那個時代為數眾多的創業故事一樣,洶湧而來的外貿單讓浦江人猝不及防,幾乎一夜之間,全縣開遍了無數布廠、服裝廠,而頻繁往返毗鄰的義烏,則成了不少浦江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汪偉勃的家族也是其中一員。

在白馬鎮,汪偉勃岳母的服裝廠已經不再年輕,斑駁的白色牆面、懸掛的吊扇,都有著明顯的時代印記。廠房的各個角落,做好的、沒做好的衣物,略顯雜亂的堆砌著,二十多名工人各司其職,甚至一整天互相都不會說幾乎話。

這是個不起眼的傳統工廠,但是汪偉勃告訴《潛望》,如果牟足勁,一天生產幾千件衣服不在話下。

但近年來經濟形勢的變化,卻讓他們牟足勁的機會越來越少。事實上,這間工廠的工人數量已經從鼎盛期的五六十人下滑了一半,即便擁有穩定的外貿單,但商人的直覺,早已讓它的所有者意識到危機所在。

只是,要想改變現狀,並不是一件易事。

「我們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有攤位,直到現在,父輩還在堅持去義烏擺攤」。

父輩的堅守,自有他們的緣由。汪偉勃告訴我們,雖然過去數年間,同鄉人早已開始嘗試淘寶等電商渠道,但激烈的競爭,讓他發現,靠這些賺到大錢的人還是少數,更為傳統的渠道,依舊不可或缺。

這其中的成因頗為複雜。一個普遍的說法是,上一代對網路的陌生,使得其錯過了早年珍貴的藍海期,即便後來跟進,平台紅利也已削弱。這在江浙滬地區並不鮮見,沒有成功向線上轉型的商家,遠比成功轉型的多。

直到拼多多崛起,開始讓汪偉勃看到一些轉機。

這源自一次飯局。那時,汪偉勃還在做環保材料,一個朋友告訴他,你家裡既然在開工廠,可以關注下拼多多,走量的話,可以去上面拼一把。

汪偉勃的圈子,也幾乎都是一些家裡有工廠的朋友。觀察了一段時間後,他很快發現,拼多多確實在造富。「我們其實看的很現實,就比如周圍一個朋友之前什麼都沒有,做拼多多一年,就開了一輛新車在你面前」。

直觀衝擊,最終讓他決定轉行準備入局。

他成功獲得了家裡人的支持。岳母的服裝廠,做了二十多年,都還是做外貿單的加工廠,沒有品牌,利潤很低,早就有轉型的意願。

「算是一拍即合吧,沒什麼阻力,我們都覺得,與其便宜給別人加工,還不如直接便宜賣給用戶」,汪偉勃向《潛望》回憶。

在汪偉勃看來,拼多多里三四線城市用戶較多,且覆蓋了不少中老年群體,對於這部分用戶,可以在微信拼單的拼多多顯然比競品更好用,門檻要低的多。同時,他們恰恰更在乎價格,這和自己工廠生產出來的低價白牌產品正好契合。

能做的便宜,本身就是汪偉勃入局的底氣。他覺得,自己有工廠,先期大不了用成本價衝量,像是將衣服定價9.9元或者19.9元,完全不成問題,沖完量再去考慮盈利。

懷著這樣的期待,汪偉勃的店開張了。

但真正入局後他才發現,一切遠沒有想的這麼簡單。

問題很快浮出水面。

一開始,汪偉勃一家的想法是將拼多多作為消庫存的渠道,而工廠多是to B的單,出廠的衣服幾乎是均碼,之前在義烏他們也這麼賣,但拼多多的普通用戶卻不買賬,銷量怎麼都上不去。

無奈之下,在和家人商量後,汪偉勃不得不為拼多多開了新產品,並以L、M、S碼產出。這次銷量倒是上去了,庫存卻也上去了,缺乏應對普通用戶的經驗,使得汪偉勃一度為了處理庫存大為頭疼。

這時一天兩三百單的成績,初步符合了汪偉勃的預期,好的時候,一天可以四五百單。最令他驚喜的是,在一次報名做資源位的活動中,汪偉勃一款19.9包郵的保暖內衣拿下了位置,一天可以賣九百件。

「即便是賣完之後的幾天,還不斷有人來問,為什麼價格漲上去了,什麼時候還能再便宜買」,這讓汪偉勃心中竊喜,既然有這麼多人關注,後面的發展應該也會更加順利。

但後面的事情卻讓他有些泄氣。

他說,拼多多的資源位不需要買,一般是拼多多的運營人員拿出一個單品品類,問誰可以做,大家都可以報名,誰價格最低、折扣最多,就能拿下。

從19.9的保暖內衣後,汪偉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一無所獲。至於原因,官方反饋永遠都是「同款類目報名過多」。

這時,汪偉勃開始意識到,也許自己一開始引以為傲的價格,可能並不足夠「便宜」。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

在汪偉勃店裡,常賣的是一款九塊九的背心,做活動的時候也降到過8塊多,但再往下,就下不去了。「我的理念就是不能很虧太多去賣,虧很快,後面賺就難了」。

但有的同行卻能賣到八塊以下。這讓汪偉勃大為困惑,還專門去買了一件和自己的產品對比,發現確實差一些,但可以用。

「不管怎麼樣,這個價格,我做不出來。」只能認。

在服裝行業,確實也存在規模效應,諸如布在裁縫的時候,一起裁的成本要低一點;原廠進布進貨量大也會便宜;工人比較多的時候兩班倒。這是汪偉勃再三思考得出的原因,即這些產品背後可能會有更成規模的工廠,當然,也有可能是完全賠本賺吆喝。

不管是哪一個原因,其盈利空間都會非常之小,「本來就是不到十塊的東西,再壓縮能壓縮到哪兒去?」

一位朋友告訴他,這種現象今年才特別明顯,可能是湧入賣家太多,官方一開始沒有及時覺察,還是像以前一樣唯價格論,導致同品類打起了十分慘烈的價格戰。到後來,上資源位幾乎意味著虧損,不少中小賣家便望而卻步。

這時,資源位靠不住,就只能依靠自家店鋪的原生銷量。但汪偉勃告訴我們,這一塊也有一些讓他們難受的地方。

「今年之前,很多店鋪只要產品價格合適,放著就有量,但今年開始,逐漸變得很難了」,他說,由於平台產品數量陡增,現在如果不買拼多多的官方廣告「直通車」,就很難有量,一天幾百單的成績,也需要依靠給官方充值來維持。

這和淘寶的模式似乎已經差別不大了。他向我們強調,自己並不是反對這類廣告,但如果效果和銷量不對應,作為一個小賣家,就有些吃力。

不經意間,拼多多的經營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躺賺已經成為了歷史。

越來越低的售價,越來越高的獲客成本,使得汪偉勃開始有些疲憊。「你們可能想不到,我們現在以及很多同行,已經幾乎沒辦法從產品本身賺錢,賺的都是快遞費」。

群發件可以拿到優惠價。快遞便宜一毛就賺一毛,便宜一塊就賺一塊。而這,還是在打包這些環節全部是親戚齊上陣的情況下------當前的情況,根本不敢貿然增加人力成本。

而原先寄望於走量之後再調價,如今隨著獲客成本的提升,汪偉勃這類小賣家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未來該怎麼走,對於他們,正變得越來越緊迫。

不斷尋求新品類是一條出路。「我們干外貿,就很不喜歡打價格戰,搶到最後,大家都沒飯吃」,尋求更加多元化的產品,是父輩就囑咐過的經驗。

這也正是汪偉勃現在正在嘗試的方向。跳出原先的保暖內衣、背心這類賣得好的傳統產品,在工廠開新版,以避免品類擁堵的情況。

問題在於,新品類的賣家也會逐漸變多,能否打贏即將出現的新價格戰,他心裡同樣沒底。

做品牌則是另一個方向。汪偉勃告訴我們,他的一個朋友在做「南極人」的授權羽絨服,雖然這個品牌近年來因為授權泛濫已經式微,但價格還是要比他們這些白牌衣服賣得高出10%左右。

不過,這一方向的問題在於,並不是每個品類都有這樣可以拿到授權的品牌,而自己做品牌,成本實在太高了。

在本月,拼多多宣布推出「新品牌計劃」,即扶持1000家覆蓋各行業的工廠品牌,這讓汪偉勃的一些朋友對此有所期待。只是,這一舉措能否惠及這類傳統小微工廠,依舊是個未知數。

「我們也明白,這些問題不僅僅是拼多多的問題,而是我們自身和產業的問題」,汪偉勃坦言。

一旦平台早期出現的紅利逐漸消失,原先的問題又會赤裸裸的暴露出來,這時,拼多多能否採取正確的引導方式或有效的鼓勵措施,或許將直接決定中小賣家的未來。而與此同時,如何激活中小賣家的活力,對於年輕的拼多多,同樣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註:應採訪者要求,汪偉勃為化名。

近期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華為CFO孟晚舟在溫哥華被捕 中方向美、加嚴正交涉
5000多家平台暴雷後 互金還有春天嗎?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