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0年,64歲陳佩斯逗哭全場:我以為歲月會饒過你……
00
近日,久未露面的陳佩斯在今日頭條發出了一張在車站趕車的照片,照片中的陳佩斯臉上洋溢著微笑,嘴上的鬍鬚花白。
突然驚覺,原來陳佩斯,那個記憶中的王小二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
每年到春節前夕,都會傳出陳佩斯「上春晚」的相關消息,比如這幾天,網上流傳著一份「2019年春晚節目單」。
其中赫然可見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名字。
時隔20年之後,陳佩斯終於要重登春晚了?
這既是不了解陳佩斯,也是不了解中國春晚。
但說到觀眾最希望回歸春晚的明星,陳佩斯肯定是其中之一。
好多年來,在「最希望誰出現在春晚舞台」的網路投票中,陳佩斯始終排在前列。
在中國,很少有這樣一個明星,離開春晚20年了,觀眾還在想念他。
離開大眾綜藝那麼多年,觀眾依然奉他為圭臬。
從1984年到1998年,陳佩斯一共在春晚上表演過11次小品。比起很多老演員來說,不算最多,但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卻是最深。
01
名利不可靠
1954年,陳佩斯出生在吉林長春。
那時,他的母親正跟隨丈夫陳強在全國巡演。
陳強,是當時全國知名的演員,是「中國二十二大明星」之一,以出演黃世仁、南霸天等「壞角色」而出名。
陳佩斯名字的由來,也和父親的演員身份有關。
陳佩斯在家排行老二,他的哥哥出生時,陳強正在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演出,所以就給老大取名陳布達。
四年後,第二個兒子出生,就叫陳佩斯了。
陳佩斯很小就見過了家裡的大起大落。
1969年,陳佩斯15歲,時代的浩劫襲來。他的爸爸陳強別打成「黑幫」,理由竟然是「你如果是好人,怎麼能把反派演得那麼壞?」
不由分說,陳強被分配到內蒙古插隊,陳佩斯跟著一起去了。
他在沙漠的建設兵團一呆就是4年。那段日子,正在長身體的陳佩斯,沒吃過一頓飽飯。
他後來回憶起那段歲月,印象最深的,是每一次父親被批鬥回來,都被打得血肉模糊,原本白色的襯衫上,都是血紅色的印記。
童年時,他的父親是走到哪都是掌聲與喝彩的著名演員,但轉眼間,他突然就成了遭人唾棄、暴打的批鬥對象。
「所以你想,這種榮譽,這種名譽,有什麼價值?我從心裡頭對它非常地厭惡。」
父親的遭遇,讓陳佩斯早早明白了名利的不可靠,培養了他性格中最重要的品質。
02
成為演員
為了讓兒子能返城,混口飯吃,不和自己老死在沙漠里,陳強決定教兒子表演。
陳強希望他可以考到文工團,因為那個年代,文工團是唯一可以調動戶口的地方。
於是,陳佩斯跟著父親,一步步學吊嗓子、走台步。
但因為父親仍然被認為是「黑幫」,陳佩斯考北京軍區文工團、總政話劇團,都失敗了。
不願讓自己的「身份」耽誤兒子的前程,陳強厚著老臉,四處求人,最後找到老朋友,在《白毛女》里飾演喜兒的田華幫忙。
碰巧田華所在的八一電影製片廠,當時正準備招收新學員,但缺的都是演匪兵、流氓、地痞,這些一般人不願意演的角色。
陳佩斯沒放棄這個機會,去了。這一年,陳佩斯19歲,離開了沙漠,開始演員生涯。
03
中國第一喜劇
初出茅廬,陳佩斯飾演的都是一些龍套角色。
但他知道機會來之不易,非常用心對待表演,還經常給自己加戲。
有一場戲,導演本來只是讓他演一個跑場的匪兵,但是陳佩斯用心設計,導演看他認真,就「提拔」他演俘虜,雖然仍然是龍套,但戲份一下多了幾分鐘。
憑藉著聰明和勤奮,陳佩斯開始慢慢可以飾演一些更關鍵的角色。
1979年,陳強復出,為了提攜兒子,他決定和兒子一起出演一部戲《瞧這一家子》,讓兒子當主角。
在片場,陳強經常手把手教兒子表演,常常陳佩斯表演著,陳強就看不下去了,罵兒子:「你怎麼這麼笨?這個時候你得這麼演才行,你看著啊。」
說著,就自己給陳佩斯示範一遍,陳佩斯再學著演。
陳佩斯也很用功,《瞧這一家子》的導演王好為曾對《中國周刊》回憶:「(陳佩斯)宿舍的牆上貼了整整一面牆的人物分析。他把自己所有戲的動作語言都寫在上面。
之前,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演員像他這麼用功。」
父親的提攜,加上自己的努力,讓陳佩斯很快冒出來了。
1980年,《瞧這一家子》上映,獲得巨大成功,得到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這也是十年浩劫之後,中國電影的第一部喜劇。
從此,陳佩斯走上了喜劇的道路。
1981年,陳佩斯參演電影《法庭內外》,1982年,陳佩斯在電影《夕照街》中飾演二子,形成了中國第一個喜劇系列電影「二子系列」。
不過真正讓陳佩斯一炮而紅的,還是春晚的舞台。
04
迎來春晚
1984年,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陳佩斯和搭檔朱時茂表演小品《吃麵條》, 一下讓所有觀眾記住了這個一正一諧的組合。
朱時茂長相英俊,一臉正氣,西裝革履。陳佩斯流里流氣,長得就讓人發笑,配合他滑稽的動作,會說話的的小眼睛,讓人捧腹。
1984年春晚導演黃一鶴說:「《吃麵條》是我們國家晚會裡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小品。」也有人說,這是中國小品的啟蒙,並不誇張。
此後的十幾年,陳佩斯和朱時茂成了春晚的固定班底,從1984到1998年,11次登上春晚。
他們幾乎承包了那些年春晚最多的笑點,每次都是12點前的壓軸節目。
1986年,《賣羊肉串》,陳佩斯扮演一個帶大鬍子的小販,為躲避追查,耍盡小機靈,卻適得其反,一舉一動,都是笑點。
1990年,陳佩斯和朱時茂上演經典的《主角和配角》,至今被許多觀眾認為是春晚小品節目的巔峰。
陳佩斯的小品,演繹的都是小人物,把平民百姓生活中的小事搬上舞台。但難得的是,他的小品里,不拿殘疾人開玩笑,不用女性作梗,沒有歧視和醜化。
他的小品,依靠的是精心設計的故事,展現小人物在窘境中,怎樣利用生存智慧,輾轉騰挪,卻總讓人忍俊不禁。
史航曾說評價陳佩斯的小品:「他一直扮演的是不斷變遷的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格局。細想起來,這些小品很高級。」陳佩斯的肢體動作和豐富滑稽的表情,也讓人想起喜劇大師卓別林。
實際上,陳佩斯一直都說,卓別林是他的精神導師。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如何評價卓別林。陳佩斯的回答是點贊最多的,可以看出,網友對他喜劇功力的認可。
05
不愉快地分手
但是當所有觀眾都以為他們會在春晚一直給大家帶來歡笑時,陳佩斯卻和春晚分道揚鑣了。而且,「分手」方式還鬧得挺不愉快。
1998年,陳佩斯和朱時茂搭檔表演小品《王爺與郵差》,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在春晚舞台上演出。
工作人員把麥克風隨意地掛在戲服外,朱時茂一上場,麥就掉了。
朱時茂不得不邊演邊湊近陳佩斯,蹭他的麥克風說台詞。
到小品最後陳佩斯跑起來時,朱時茂幾乎是扯著嗓子把台詞喊出來的。
原來陳佩斯準備好的聲效光碟,工作人員也沒給他們放。
小品最後一幕,陳佩斯興高采烈地拉著朱時茂下了台,留給觀眾一個背影。但下台以後,陳佩斯就哭了,他當下決定:不上春晚了!
其實,這不是陳佩斯第一次和春晚爆發矛盾。
從他們第一個小品《吃麵條》上春晚時,矛盾的種子就已經埋下。
當時《吃麵條》是陳佩斯和朱時茂在八一電影製片廠和觀眾互動時,逗樂的小短劇,沒想到觀眾特別喜歡,走到哪兒演到哪兒。
1984年春晚的導演黃一鶴聽說了,就請陳佩斯和朱時茂把節目搬到春晚舞台上。
節目送審時,所有人都被逗樂了,笑得前仰後合,但能不能過審,黃一鶴卻拿不定主意。
在此之前,中央電視台晚會節目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正兒八經的小品。
剛剛從十年浩劫中走出沒多久,喜劇在那時的中國還是「珍稀動物」。
在人們刻板印象里,電視上的節目就必須得是一本正經的,你搞個嬉皮笑臉的節目,太不嚴肅了吧?
再說這節目除了好笑,也說不出有什麼教育意義,這樣的節目,出現在春晚舞台上,合適嗎?
就這樣,節目能不能上,誰都不敢最後拍板。
於是被請來的陳佩斯和朱時茂又被晾在了一邊,沒人說能上,也沒人說不能上。
陳佩斯看到這種情況,倔脾氣就上來了,和朱時茂說:不演了,咱回去拍電影吧。
但朱時茂知道機會難得,厚著臉皮勸陳佩斯再等等。
直到春晚錄製當晚,這節目能不能上都沒定下來,期間幾次陳佩斯想走,都被朱時茂苦苦勸下來了。
最後,還是春晚導演黃一鶴拍板:「你們上吧,出了事我來負責。但你們記好了,千萬別說錯話,要是出了重大事故,我就慘了。」
於是,陳佩斯和朱時茂上了,逗樂了所有現場和電視前的觀眾。
有人說,這是中國電視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小品節目,陳佩斯成就了春晚。
陳佩斯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改變了春晚的板著的面孔,讓歡聲笑語,第一次通過春晚的舞台,傳遞給千家萬戶。
第一次的成功掩蓋了陳佩斯和春晚之間的不愉快。
此後幾年,他們連續上了好幾屆春晚,效果都非常成功。
但矛盾又漸漸出現,陳佩斯想做更多創新,但處處受掣肘。
1988年,演《狗娃與黑妞》時,陳佩斯和導演提出希望可以用單機拍攝,運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段,打破小品表演的時空限制,增加喜劇效果,但被拒絕了。
到了1991年,演《警察與小偷》,陳佩斯又提出類似要求,但其中最精彩的一段戲份,又被刪掉。
每一次陳佩斯提出創新想法,希望突破,都被擋了回來。
春晚是個關係重大的舞台,全國觀眾盯著看,任何一點創新,都必須承擔巨大的責任和壓力。
大多數演員都知道,是你要去就著春晚的標準,不是春晚來就著你。
但陳佩斯不管,他的標準只有一個,能不能讓表演更好看。
朱時茂說:「他太倔,太認死理。」
一年年的,雙方的矛盾慢慢變成針鋒相對,直到1998年,成了陳佩斯和春晚的分手時刻。
在多年後接受採訪時,陳佩斯還對春晚的工作氛圍還憤憤不平:「不是一個創作的那種氛圍,每個部門都在互相的掣肘……」
06
版權之爭
另一件是陳佩斯和春晚的版權紛爭。
春晚有個規矩,所有參與演員要簽一份合同,支付演員勞動報酬,但從此這個作品的版權,歸央視所有,之後作品的所有版權收入,和演員無關。
所有演員為了能上春晚露臉,也都簽了。但直性子的陳佩斯不幹。
1994年時,央視獨資的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沒經過陳佩斯、朱時茂同意,就出版了他們的小品專輯錄像帶。
陳佩斯和朱時茂打算起訴央視,當時央視找人出面說情、協調,才讓兩人撤訴。
後來又把雙方之前達成的承諾又被拋到一邊,1999年,央視旗下公司又出版了他們小品的光碟。
這次陳佩斯不幹了,他和朱時茂一紙訴狀,把央視告到了法院。
最終,陳佩斯贏得了官司,獲賠33萬,但從此陳佩斯被封殺。
此後十幾年,別說春晚,央視任何一檔節目,都看不到陳佩斯的身影。
陳佩斯不是沒有意識到挑戰央視,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但他說:「我不喜歡戰鬥,但我這人有點毛病,喜歡較真。」
於是,1998年之後,陳佩斯告別了春晚舞台,告別了央視。
接替他的,是趙本山。
1999年起,趙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的《昨天今天明天》成為壓軸小品。從此,陳佩斯春晚「小品王」的位置被趙本山取代。
07
電影之路
面臨封殺,陳佩斯本來還有電影這一條路可以走。
此前,1991年,他就成立了改革開放之後,全中國第一家集影視創作、製作、發行為一體民營影視公司。
目的很簡單,就是不受制於人,自己搞創作。
陳佩斯也被認為是中國第一批獨立影視製作人。
1991公司成立後,到1997年,陳佩斯投資冰主演了《父子老爺車》《編外丈夫》《太后吉祥》等6部電影,其中很多部還獲評為當年「「最受觀眾歡迎的電影」。
但電影獲得成功,陳佩斯卻沒有拿到應得的錢。
因為當時的電影院線,隱瞞票房情況特別嚴重。
明明放了10場,只報5場,賣了80張票,只報20張。
而被瞞報的票房收入,就被電影院自己私吞了。
《太后吉祥》在全國上映時,陳佩斯甚至親自派出5組人馬,到全國各地去監督票房情況。
但全國電影市場這麼大,這些人哪監督得過來?
面對過於龐大的系統,陳佩斯深深感受到自己的無力:「我們所有的電影沒有一部是賠錢的,無論是拷貝還是票房,都是當年國內電影的前三名。但我們永遠都沒有掙到我們應該掙的錢……當你面對一個體制的時候,你就知道你是何其渺小。」
電影市場的不成熟、不規範,讓陳佩斯的電影,叫好叫座,卻不賺錢,他的電影公司的經濟狀況也岌岌可危。
08
新的舞台
在四面楚歌之時,陳佩斯依然沒有放棄喜劇,只是這次他開闢了一個新的舞台——話劇。
這似乎是當時的情況,他能找到的最好的選擇:不必受太多外來的限制,也沒有電影院線瞞報票房的擔心。就這樣陳佩斯一頭栽進了話劇的世界。話劇的表演,比起小品和電影,對演員的要求高了許多。
小小的舞台,場下幾千名觀眾,一個梗拋出去,沒有反應,就是漫長的尷尬,也不像春晚舞台下,有帶頭起鬨的托。
為了鑽研喜劇,只讀過5年書的陳佩斯,開始大量閱讀,他研究莎士比亞、莫里哀等喜劇大師的作品,也大量觀看卓別林的電影,觀察他表演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
2001年,陳佩斯的第一部話劇《托兒》上演,在全國近50個城市巡演,達120場,場場都是爆滿。
兩年後,他的第二部舞台喜劇《親戚朋友好算帳》上檔,一年內演出近60場,觀眾達8萬人。
第三部作品,《陽台》,依然成功,先後推出四川方言版、普通話版、雲南方言版,三種語言版本演出合計達到137場,被上海戲劇學院選為教學案例。
2016年,他導演並主演的話劇《戲台》,還被作為國家大劇院北京喜劇院的開幕獻禮。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告別春晚舞台的陳佩斯,成功轉型為一名話劇演員。
不過不論做什麼的,陳佩斯還是那個倔脾氣、有原則的硬骨頭。別的話劇團,都會給一些領導送票,希望他們來看,但陳佩斯不送。
他說:「只要觀眾喜歡,我的東西就是最牛的,不怕。」
09
最出色的喜劇演員
以卓別林為精神導師的陳佩斯,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不論在哪兒,他都是最出色的喜劇演員。
如今回首往事,陳佩斯依然說,不後悔告別春晚。
作為一個常常在舞台上嬉皮笑臉的喜劇演員,陳佩斯在原則問題上,卻是異常嚴肅。
當年狀告央視,雖然贏了官司,但是幾乎封死了自己的演藝生涯,他卻絕處逢生,在話劇舞台上闖出一片天。
他說自己很自豪,從來沒有得過任何國家級的獎項,很乾凈!
這麼多年之後,再回顧自己當初種種的較真、得罪人的行為,他仍然堅持自己是對的:「這個世界應該是有規矩的世界,這樣我們每個人能生活得更好。
如果都這麼沒規矩,我也能湊合,但是不能永遠這樣。
但無論如何,觀眾們不會忘記這個在舞台上帶給我們無限歡樂,在現實中又教會我們堅守原則的硬骨頭。
12月24日,陳佩斯發布的微頭條下面留言回復最高是:人為什麼會老啊?
陳佩斯,你能不能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