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末年遊子經過墓地,一首五言詩寫盡亂世懷歸而不可得的酸楚

東漢末年遊子經過墓地,一首五言詩寫盡亂世懷歸而不可得的酸楚

古典詩詞當中有很多遊子之歌。君不見「江楓漁火對愁眠」就有思歸之意,更不必說「小橋流水人家」而帶來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凄涼意境了。

東漢末年的時候,正逢亂世。在經歷了春秋戰國的亂世之後,東漢末年的亂世,直接帶來了三國魏晉南北朝多達三四百年的混亂局面。古人云「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身處亂世之中的遊子更能明白其中的意味。

為了躲避戰亂,這個詩人遠離故鄉,在他鄉顛沛流離。離家越久,他的思鄉情就越深切,對於人的生死也就有更加深入的思考。死去的人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會慢慢的疏遠,而活著的人如果遇到長期的離別,在重逢之後卻會感到更加親切。

這個詩人走到了一片墓地之中,放眼望去,都是一片墳墓。有的是新墳,上有新翻的泥土;有的則是舊墳,上面長滿了青草無人打理。再看有許多的老舊墳地,甚至都已經變為了耕地。而墓地之中的松樹柏樹,也被人砍伐,當成了做飯用的柴火。

而這樣的場景更讓詩人感慨。一陣風吹過,白楊樹葉嘩嘩作響,發出凄涼的吶喊。這種吶喊聲就像是故鄉在呼喚在外漂泊的遊子,詩人的內心也是一種凄涼:我有多長時間沒有回家了?難不成我還要埋骨他鄉嗎?

哎,身逢亂世,羈旅天涯的我受盡了顛沛流離之苦。我哪裡是不想回家呢,我很想回家。但是如今兵荒馬亂,我找不到回家的路啊!

詩人的悲傷不能自已,一首古詩噴薄而出:

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去者日以疏》,位列漢朝末年成就最高的古詩十九首之一。這19首古詩都沒有題目,也不知道作者是誰。但是在這首古詩當中就體現出了詩人世亂懷歸而不可得的酸楚。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墓地里的死亡教育,或許才能真正讓人懂得如何生。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42歲李白最得意忘形的一首唐詩,可惜沒能入選唐詩三百首
兩千年前的這首古詩全文有10句,最後4句通常被老師拿來教導我們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