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茶三戒:戒浮誇,戒奢侈,戒庸俗!
文/宗舜法師
十年前,有幸目睹「天下禪茶會趙州」的盛況。十年後,感覺氣象大不一樣。
以前是把人聚在一起,現在是把思想把見地彙集在一起,發展脈絡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層層遞進。
慧公長老發起的禪茶大會舉辦了十屆,可謂「天下皆吃趙州茶,趙州兒孫遍天下」,目前任何一個茶館,都稱「禪茶一味」,「吃茶去」幾乎成了口頭禪。
面對目前的發展盛況,我倒是有些隱憂。看到今天論壇的主題,是「茶與現代人生命的安頓」,心中暗暗叫好。現代人的生命應該安頓在何處?正念與感恩。只要有了正念與感恩,禪茶文化的精髓就找到了。
我斗膽冒昧地在這裡提出「禪茶三戒」。
十年來,禪茶文化炙手可熱,天下人紛紛吃禪茶。任何良藥服之不得法,既是活人之劍,亦是殺人之劍,是活是殺,只看施為者的功夫。
「禪茶三戒」是禪茶持續發展的推動力,相信能使更多人受益。這三戒就是:戒浮誇,戒奢侈,戒庸俗。
一戒浮誇
禪茶文化究竟是什麼,下一個什麼樣的定義?
簡單來說,無非就是「禪的茶」。宗門下特有的吃茶方式,或者說是心存正念之茶;「茶的禪」,茶本身蘊含天地大造化無窮之妙機。究竟是什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是,禪的正念才是最重要的。
宗門下普遍吃茶,不假。趙州「吃茶去」的公案傳遍江湖,各門各派爭參「吃茶去」,但即使是趙州的時代,吃茶也更多是叢林的一個規矩,是一個待客禮儀,並不是高深莫測的東西。
宋代慈受禪師在《示眾箴規》中說:「賓客相看,禮不可免,茶湯才罷,敘話已周,相引出寮,不可久坐。若是舊時道伴、遠地親情,相邀林下水邊,方可傾心談論。」
這裡就是講禪堂規矩。如果有客人前來探訪看望,吃過茶湯,簡單交談就要離開寮房,不可在寮房留客久坐。如果是遠道或者親友來訪,需要到「林下水邊」去談心。
所以並沒有久留聚會吃茶的規矩。如果按今天某些人的想法,把禪茶無限浮誇放大,忽略禪的正念價值,故意將「吃茶去」整得高深莫測,則是捨本逐末,是對禪茶的歪曲。
其實在元代就有人走偏了,元代廬山東林寺之優曇普度撰《蓮宗寶鑒》記載:「今愚人不明祖師大意,妄自造作將口內津唾,灌漱三十六次咽之,謂之吃趙州茶。」把口裡的唾液反覆鼓漱三十六次咽下,有人把這個說成是吃趙州茶。
還有說把硃砂和茶末點一碗,給臨終的人吃下去,是「會趙州機關」。這是說,你不是想明白趙州的禪意嗎?人臨死的時候,拿一點硃砂末摻兌在茶裡面喝下去,死了就能夠明白趙州意了。
「更可憐憫者,有等魔子以小便作趙州茶,何愚惑哉?」就是把喝小便當作喝趙州茶。
這是「趙州茶」後來發生的異化,看了令人可嘆可笑。
慧公的《趙州禪茶頌》有句「鴻漸復添蛇」,是說陸羽著《茶經》是畫蛇添足、無事生非。
這並不是否定陸羽和《茶經》,禪人本色,如行雲流水,逢飯吃飯、遇茶吃茶,如果專門去寫一本書,去挑剔茶、挑剔器、挑剔水,從宗門下看是不是有點多餘呢?所以古來遍滿天下的禪茶並無一部「禪茶經」。
現在有人更是把禪茶當作包治百病的萬能仙丹,什麼都往裡面裝,就太誇張了。當今禪茶文化首先應戒浮誇。
二戒奢侈
禪茶之茶終究是「物」,如果不能借茶修道,則吃茶也好、吃禪茶也好,也不過是跟酒色男女一樣的貪慾,吃茶竟成生死輪迴之因!
宋代曹洞宗芙蓉道楷禪師就規定:「新到相見,茶湯而已,更不煎點。惟置一茶堂,自去取用。務要省緣,專一辦道。」
道楷禪師這個人對自己要求極嚴,他說「新到相見,茶湯而已,更不煎點」。新到相見,有茶湯一碗吃就夠了。不用去煎茶去點茶那麼麻煩。
但是提倡「省緣辦道」的道楷禪師也不能說新到的客比丘相見不要吃茶,可見「新到吃茶」這個禮俗沒法免。那怎麼辦呢?簡化!
把茶事先備好,用大茶桶先把茶點好,新到來了,吃一碗就走,而不是現場煎點。這是他的改進辦法,即備下大碗茶你自己去喝吧,把這個禮盡了就完了。沒有什麼茶席茶宴來隆重招待你。所以說「唯置一茶堂,自去取用,務要省緣,專一辦道」。
而今天有人把禪茶文化日益奢侈化,追求高貴,爭吃貴茶,爭用貴器,爭鬥豪奢。不戒奢侈,禪茶文化必然會墮入魔道。
三戒庸俗
目前茶界都在說禪茶文化,都在修禪茶文化,都在演禪茶文化。
記得茶藝剛恢復的時候,禪茶表演就是幾個女孩子穿上各種顏色的海青、脖子上掛巨大的佛珠,弄得跟沙和尚似的。然後又是念咒又是結手印,把鏡子四面亂照,把如意隨意擺弄,弄得像為大家開光一樣,每每令人哭笑不得。
這就是禪茶?
這就是禪茶茶藝?
當然,每一個人對禪茶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進行自我的表現,禪茶文化絕不是封閉的、保守的、僵化的。青青翠竹是禪,鬱郁黃花是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禪心。但如果問禪茶文化怎麼修?大部分人恐怕是一片茫然。
慧公上人在《趙州禪茶頌》中指示了門徑:養正清和雅之氣,育喜舍慈悲之花!這就是禪茶的下手功夫,修行要道。
我們現在說到慧公上人的禪茶思想,僅僅只注意到「正清和雅氣」,忽略了緊跟著的「喜舍慈悲花」。慈悲喜舍,是大乘四無量心,是成佛作祖的正因,是百千部公案的法眼,是禪茶根本的落腳。
從宗門的角度說,禪茶也好,禪香也好,禪花也好,禪樂也好,禪天也好,禪地也好,什麼都好,但忘了初心就不好了!
什麼是禪人之初心?
《壇經》中五祖問六祖云:「『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唯求作佛才是初心!如果這個禪茶不是為了唯求作佛,修來何用?如果這個吃茶去不唯求作佛,吃它何益?
2015年10月5日下午於石家莊人民會堂高峰論壇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