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的「小迪拜」,GDP超北上廣深,豪車遍地!為何被外媒稱「最大的鬼城」?

中國的「小迪拜」,GDP超北上廣深,豪車遍地!為何被外媒稱「最大的鬼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侵刪)

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01

鄂爾多斯人均GDP超北上廣深

1989年,一句「鄂爾多斯羊絨衫,溫暖全世界!」流行於大街小巷。

這個內陸的偏遠小鎮也因為羊絨衫名揚海外,真的是做到了溫暖全世界。

2014年APEC峰會的領導人就集體佩戴了鄂爾多斯羊絨圍巾和披肩。

APEC領導人圍巾、披肩展示圖:男士臻品羊絨圍巾 紅色

雖然鄂爾多斯是位於內蒙古的一個四線城市,但如果把它放在國際舞台上都會有很大驚喜。

從國際經驗來看,人均GDP達2萬美元是一個地區或城市發展的轉折點,北京市今年才首次達到人均GDP超過了2萬美元,而這個數據,鄂爾多斯早在2016年就完成了。

雖說有時候一個地區的貧富差距過大,人均GDP也可能高,但要知道,在鄂爾多斯每217人當中就有1個億萬富翁;每15人中就有1個千萬富翁,百萬資產只能算得上窮人了。

鄂爾多斯到底有多富?

據說鄂爾多斯人擁有路虎5000輛,而該市計程車只有2000輛。

2010年,中國內地90%的路虎被鄂爾多斯人買走了。

據說,北京的房子鄂爾多斯的富豪都是整棟整棟的買;

據說,鄂爾多斯的富人們打飛的去重慶,只是為了吃一頓火鍋;

據說,在鄂爾多斯,一戶人家有3、4套房子是很平常的事,而且有多套住房的人,還嫌收房租麻煩,不願意租出去;

據說,鄂爾多斯的鐘點工阿姨,都是開著豐田越野的。

無論這些街頭巷尾的談資是真是假,鄂爾多斯的經濟增長都是有目共睹。

鄂爾多斯 康巴什

2000年至2012年,鄂爾多斯經濟增長率超20%,人均GDP甚至一度超越香港而位居全國第一。

我就弱弱地問一句,現在去還來得及嗎?

鄂爾多斯到底為什麼這麼富呢?靠羊毛衫?怎麼可能!

02

短短几年,鑄就夢幻暴富

鄂爾多斯如此富有靠的是「羊煤土氣」(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氣)4種資源。

自從90年代發現了鄂爾多斯地下豐富的煤炭資源,鄂爾多斯人就展開了一場城市建設熱潮。

在此之前,這個面積接近浙江省的偏遠地區還是貧困的代名詞,甚至版圖上一半面積都是沙漠。

當時,中國的當務之急是補上能源供應短缺這塊板,而鄂爾多斯地下儲量最豐富的就是煤炭,70%的地表下埋藏著煤,已探明煤炭儲量1496億多噸,約佔全國總儲量的六分之一。

於是,「以煤炭為主體」的資源開發使這塊原本貧瘠的土地上造就了無數暴富之夢,那時可以說遍地是黃金,一夜暴富稀鬆平常。

曾經有這樣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長期在建築工地打工的老白,2003年東拼西湊入股一個煤礦1.5萬元,1年後回報50萬元,2年後便超千萬元。

煤炭成了財富的直接源頭,人突然有了錢,總是控制不住貪婪的慾望,想要更多的錢。

於是,大批的資金通過遍及全城的民間集資,進入了樓市。

一句話概括,就是將地下的煤轉變為財富,然後存入地上的存錢罐——那些永遠也不開燈的房子。

而房價的狂飆,使得民間借貸也迅速生長,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原有的工作,加入了炒房、融資大軍。

然而,泡沫的絢爛只是一瞬的,利滾利,息生息帶來的財富,不是長久之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一股寒流吹向這搖搖欲墜的夢幻泡影。

次貸危機爆發,歐美國家消費驟減,工廠倒閉,工業城市岌岌可危。

中國的工業用電量急速下降,國際煤炭價格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暴跌!甚至比鄂爾多斯的煤價更低。

每年產煤幾億噸的鄂爾多斯陷入了困境:煤炭賣不出去了。

隨之而來的是房產經濟泡沫的破裂,民間融資斷裂,曾經斥巨資買的地、蓋得房賣不出去了,房價從原先的20000跌至2000。

而原本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的康巴什新區,甚至成了爛尾樓遍地的「鬼城」。

2010年,美國《時代周刊》發表題為《鄂爾多斯一座現代的鬼城》,文章內容說原本百萬人的康巴什,如今卻成了一座空城,半小時在道路上都不見一個行人,駛過的車輛也是屈指可數。

康巴什成為了中國房地產泡沫的最佳展示品,原本蒙古語意為「眾多的宮殿」的鄂爾多斯也儼然一副「工業鬼城」的模樣。

03

重創後,鄂爾多斯「起死回生」

房地產、融資崩盤,讓鄂爾多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但也讓鄂爾多斯人意識到,只靠煤價的跌漲來掌控一座城市的生死,就猶如活在刀刃上。

但鄂爾多斯成也煤炭、敗也煤炭,如今要重新站起來,還得靠煤炭。

所以,以煤炭為主的優化型產業結構才是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圍繞煤超越煤」,成為了當地的新口號,把烏黑的原煤變成純凈無色的天然氣,走資源轉化增值、企業循環發展的道路,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新思路。

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旅遊景區響沙灣景區內酒店

而「鬼城」的爛尾樓經過集中消化,或改為公租房、或用於棚戶區保障房,也已經得以重生。

鄂爾多斯的製造業也飛速發展,一批高原杏仁露、沙漠螺旋藻等特色新產品也如羊毛衫般暢銷全國。

旅遊業、高新技術產業、加工製造業,也在逐步成為推動鄂爾多斯發展的新力量。

如今,鄂爾多斯又重新回到了內蒙古GDP排名的第一位,而且近3年來,鄂爾多斯人均GDP都在17萬元人民幣以上,這個數據遠超北京和上海。

過山車式的暴富神話已經讓鄂爾多斯重傷過一次,它的大起大落也給其他城市以警醒。

無論如何,在城市化迅速發展的當下,如何在求快和求穩之間拿捏分寸,如何走出一條符合當地特色的發展之路,都是每一個城市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正在進行的急功近利的造富運動,可有想過它的前車之鑒?

鄂爾多斯與世界上其他資源型城市一樣,雖然人均GDP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但並不意味著能進入發達國家之列。

人均GDP只是衡量發達程度的一項指標,除此之外,還要考量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水平、國民教育水平等多項指標。

相信未來的某一天,鄂爾多斯能夠緩慢而健康地重回昔日輝煌,等待著它再次「溫暖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管仲是周穆王的後代,姓姬,為什麼他的後代改姓陰呢?
唐朝上層社會的生活有多奢侈?看看他們炫富的方式就知道了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