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策對他說:我弟弟不爭氣,你可取而代之!

孫策對他說:我弟弟不爭氣,你可取而代之!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張昭

01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江東霸王孫策出行被許貢的門客刺殺重傷,臨終前拉著張昭的手將弟弟孫權託付。

孫策孱弱地說道:「當前中原大亂,憑藉我們吳越的兵力,固守長江天險,足可以坐觀成敗。煩請一定好好輔佐我弟弟孫權。如果孫權能力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

張昭哭著說道:「您放心吧,我一定不負囑託。」

隨後孫策將印信交給孫權,當晚便去世。

孫權的母親吳夫人擔心孫權不能成就大事,便召見張昭和大將董襲等,張昭帶頭表示效忠,當即向朝廷奏報孫權為繼承人,並下令所屬州縣和內外軍隊各司其職。

孫權為哥哥的去世伏地大哭。

張昭扶起孫權說道:「孝廉啊,這可不是哭的時候。作為父兄的繼承人一定要光大基業,建立偉大的功業才行。如今天下動蕩,盜賊蜂起,您怎可以卧床哀傷,像一個普通人一樣發泄自己的感情呢?!」

說罷,張昭扶起孫權並將其扶上馬,張昭親自為孫權牽馬檢閱軍隊,群臣無不威服。

《三國志》記載:「策臨亡,以弟權託昭,昭率群僚立而輔之。····昭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

02

張昭本是徐州彭城人,徐州牧陶謙聽說張昭的才華多次推薦其為孝廉,但張昭都嚴詞拒絕,陶謙認為張昭輕視自己將其囚禁。

但即使如此,陶謙去世之後張昭還親自為其寫了悼文。

北方戰亂,張昭避難逃到江南,受到剛剛佔據江南的孫策的重用,官拜長史和撫軍中郎將。

自此,孫策和張昭建立了深厚的情誼,與之以兄弟相稱,孫策還主動找張昭府上拜見張昭的母親。

張昭則幾乎接手了所有孫策的事務,盡心竭力輔佐孫策。

由於出色表現,張昭受到了很多北方士族的來信稱讚,一時之間張昭有點不安,不知道該不該向孫策彙報。

孫策則安慰張昭:「當年管仲作為齊國相國,齊桓公一口一個仲父,所以他能夠稱霸諸侯。如今子布賢能,我能夠重用,他的功名難道就不是我的功名嘛?!」

張昭擁戴孫權之後,一直鞠躬盡瘁陪伴左右,孫權偶爾領兵出征,張昭則留守後方。

隨著時間久了,孫權有點沉溺於現狀,漸漸心生驕傲自滿並放縱自己。

孫權愛好打獵,經常帶著少數親隨騎馬出城射老虎。

有一次孫權出城狩獵,一隻老虎突然跳起來撲向孫權的坐騎,老虎的爪子碰到了孫權的馬鞍,驚的寶馬跳起差點將孫權跌落下來。

事後,張昭入宮求見孫權,言辭正色說道:「將軍用什麼擋住的老虎?做君主的,應該是能夠駕馭英雄,驅使有才能的人,怎麼能夠是終日沉溺於縱橫馳騁在田野中,與猛獸比誰勇猛呢?!一旦發生意外,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

張昭的話讓孫權啞口無言,只能苦笑著道歉道:「我年輕考慮事情不夠周全,這件事有虧於你。」

《三國志》記載:「權每田獵,常乘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馬鞍。昭變色而前曰:『將軍何有當爾?夫為人君者,謂能駕御英雄,驅使群賢,豈謂馳逐於原野,校勇於猛獸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

不過孫權還是沒能收斂自己的行為。

孫權命人做了一輛周圍有遮擋的車子,命名為「射虎車」。孫權經常命人駕車,自己在車裡面射野獸,由於車上方沒有蓋子,偶爾會有野獸突然竄出來跳進車裡,孫權則赤手空拳與野獸搏鬥,並享受其中的樂趣。

每次孫權出去狩獵,張昭都勸諫,但是孫權都笑而不答。

03

建安十七年,曹操命人給孫權寫一封信,信中說道:「如果你能內部除掉張昭,外部剿滅劉備,向我表達衷心,那麼我就將長江以南託付給你。高官厚祿,都可以商量。」

由於當時周瑜已死,劉備已經佔據巴蜀,可見張昭在曹操心目中的分量。

孫權主政江東,開始營造武昌城作為離宮,並經常在武昌大宴群臣飲酒作樂。

有一次孫權在武昌的釣魚台大宴群臣,孫權自己高興地開懷暢飲,喝的酩酊大醉,命人用桶抬來涼水灑向群臣。

孫權見此情景高興地說道:「今天大家都在這放開了喝,只有喝醉了掉進水中,才能停止。」

張昭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一言不發走了出去,自己做到了馬車上。孫權趕緊派人叫張昭回來,對他說道:「今天大家在一起高興嘛,您又何必生氣呢?!」

張昭板著臉答道:「昔日商紂王建造酒糟池,與群臣徹夜飲酒,當時也以為很高興,看不出這有什麼壞的。」

孫權如同被潑了一盆涼水,低頭不語,臉上漏出了慚愧的神色,當地下令:「今天到此為止!都回去吧!」

《三國志》記載:「權於武昌,臨釣台,飲酒大醉。權使人以水灑群臣曰:『今日酣飲,惟醉墮台中,乃當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車中坐。權遣人呼昭還······昭對曰:『昔紂為糟丘酒池長夜之飲,當時亦以為樂,不以為惡也。』權默然,有慚色,遂罷酒。」

不過張昭這句話也斷送了其丞相的希望。

孫權繼位稱王之後,命令群臣推舉丞相,張昭德高望重受到大家推舉,孫權則記仇任用了孫邵,說道:「如今事情太多,丞相職位責任重大,並非尊崇某個人的行為。」

不久孫邵去世,群臣又推舉張昭,孫權再次拒絕轉而任用了顧雍:「丞相職務太過繁雜,張昭性情剛烈,不適合這個崗位。」

終此一生,張昭職務都在三公之下。

04

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十月,曹魏下屬的遼東太守公孫淵主動向吳國稱臣。

孫權聚文武大臣商議,主張接納其投誠,並派出使臣前往安撫。

張昭對此堅決反對:「公孫淵背叛魏國懼怕征討,投誠我們並非出自本意。如果他轉而向魏國表明心意,那麼我們派出的使臣就回不來了。這樣我們會被天下恥笑的。」

孫權反覆與之爭辯,張昭也情真意切地勸諫。

孫權爆發了,拔刀說道:「吳國士人進宮拜我,出宮就拜你。我這麼敬重你,你卻當眾與我作對,我怕失手傷了你!」

張昭不慌不忙地站起來說道:「我知道我的話陛下不會聽,但是我還是盡心的說。太后臨終前呼喚我,囑託我的話言猶在耳啊!」

說罷,張昭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孫權則將刀扔在地上,抱著張昭痛哭。

最終孫權還是派出兩位使者前往遼東,張昭氣的閉門不出。

孫權大怒,命人運土從外面封住了張昭家的大門。

張昭聽說之後,命人在家裡挖土,從裡面將大門封住,表示自己再也不出門。

不久,公孫淵出賣吳國,斬殺了吳國的兩個使臣。

孫權這才後悔,命人多次去請張昭上朝,但都被張昭拒絕。

孫權命人乾脆去張昭家放火,準備將張昭逼出來,誰知張昭寧可燒死也不出來,嚇得孫權趕緊命人將火撲滅。

最終孫權無可奈何,只好親自登門向張昭道歉。

孫權在張昭家門口站立了許久,張昭才在兒子的扶持下出來,接受了孫權的道歉。

《三國志》記載:「昭忿言之不用,稱疾不朝。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土封之。···權燒其門,欲以恐之,昭更閉戶。權使人滅火,住門良久,昭諸子共扶昭起···」

老王發現:說實話的人往往不受人待見,不論多麼久的交情,多麼深的友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那些吸毒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刀刀見血,卻能歷經三朝不倒的他,是大宋最閃亮的一顆星星!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