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深圳的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依然體現了從勒·柯布西耶就開始的現代主義建築師喜好的形式秩序,依舊是一串乾淨、簡潔的白盒子,只不過在這裡,對西方古典主義空間的原形轉化又融入了某種槇文彥本人精細化的特徵。這種東方的現代主義也可以認為是邁耶式的高級現代主義(high Modernism)的分支,但更多是出於對材質細節(material detailing)的敏感,白色的建築表面反射著海邊的天光,面板分割的大小呼應於建築總體的尺度,在空間里引入了一種微妙卻豐饒的質感。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設計互聯」位於深圳市南山區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屬於海上世界城市綜合體,毗鄰女媧公園。由普利茲克獎得主、著名新陳代謝派建築大師槇文彥(Fumihiko Maki)主持的日本槇綜合計畫事務所擔綱建築設計。作為槇綜合計畫事務所在中國的首個項目,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的建築主體空間分別面向山、海、城市三重視野,開放聯通的空間引發文化的對話和人與人的交流。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槙文彥(fumihiko maki),日本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新陳代謝派( Metabolist )的創始人之一,1993年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策克獎獲得者,現任美國建築師協會名譽會員、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名譽會員等職。他堅信:設計師不僅要給後人留下房屋,更重要的是要留下文化財富。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他一生致力於發展現代主義建築風格,以精細的手法使建築表現出理性的思維。楨文彥對建築和城市都有著獨特的見解,他採用散文式的構造方法,賦予建築更多層次的內涵。他主張開放性的結構,以極強的適應性滿足時代變遷的要求,同時他十分強調建築與環境的協調,極力為建築物賦予人性和文化的特徵。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佔地面積2.6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7.1萬平方米,地上四層、地下兩層,包括展廳、劇場、濱海多功能發布廳、多處室內外公共空間、餐飲和商業面積、以及地下倉儲與停車面積。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依然有一個佔據絕對統治地位的中央空間,這個中央空間大體遵循著方正對稱的邊界,但是配置在一側的主要樓梯通路打破了這種絕對對稱,由此而致的重新平衡的努力,不僅體現在建築「原形」的複雜組合和構圖上——每層的平面都不相同——也表現為建築師對於建築功能和交通體系的更積極的設想。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空間不僅在長軸上向內流動也在垂直方向上下波動,中央空間旁的主次單元間呈現出微妙的對位關係,由此參觀者一路向內走去也像走進一間巨大的購物商場的中庭,在依稀望見視線盡頭的海景的同時,也呈現出熱鬧非凡的室內「街道」的意象。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槇文彥希望它不是封閉的建築,

而是由不同層次交織而成。

當你登高向上,

山頂是一片漂亮的屋頂花園,

還原了「山丘」本該有的精神。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槇文彥一向認為建築內在和外在的形式無法彼此脫離,箇中原因要在建築所置身的基地中去尋找。「在建築立面的裡面,樓梯常作為扶搖而上的主要元素而出彩,不僅連接了出入的動線,也把里外的視覺享受縫合在了一起」。對於一個務實的建築師而言,這或許是對於城市語境所能表現出的最審慎的關切。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按照槇文彥一貫的做法,在平面上,他是相對保守和理性的,建築基座對於基地面積最大限度的利用,以及沿著街面而演化出的規矩的幾何圖形的組合,是對現代城市無序的規劃現狀的默認。與此同時,貫穿建築內外並且在三維上迴環相接的流線又表達了大都會空間的潛力所在:建築的主體空間扭轉成山、海、城市的三個面向,分別注視著象徵「最初」的本地景觀、海對面的香港和孕育「中國奇蹟」的新城市。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面朝蛇口海灣(海)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背靠深圳大南山(山)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周邊環繞著城市景觀(城)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這三種空間意象在建築體內部投射、聯通,不動聲色地表達了建築師對於「深圳」語境的理解——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的地址以「女蝸補天」而得名。這座意蘊通俗的雕像的內涵,形象地揭示出深圳這座人工新興城市的本色,也暗示著基地空間混成的特點:一切的一切開始時,都是源於「自然」,沒有什麼必然是「文化」的,是人們的意願改變並創造了今天的蛇口。

當人們走到視界廳,

既能觀賞到地理上的地平線,

又能構建心理上的地平線,

就會產生一種「面向未來」的感覺。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在試圖清晰定義城市空間每一部分的西方世界,這樣狀態不明的「零餘空間」其實是讓人難以容忍的。但是在本項目中,槇事務所在室外所創造出的那座具有公共性與開放性的「園林」,實則就是一片既曖昧又實在的「零餘空間」。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和難以在室外大做文章的紐約不同,在這裡「園林」除了在室內充當隱喻的角色,也成為建築戶外真切的開放空間,底層花園及屋頂花園和建築內部的通廊無縫融合,得益於項目整體的商業定位,它得以向公眾開放(對比一下隔壁的希爾頓酒店就知道二者不同的策略)。連接展館入口和濱海廣場的室內通路,加上室外三維的景觀漫步道構成了迴環流線的可能,由此參觀者可以自由穿行於自然與人工環境之間,以及博物館空間與城市語境之間。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普利茲克獲獎設計師槇文彥:在中國首個作品一座面朝大海的博物館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浪家居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