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畫家筆下的樹,盤曲古拙!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宋 郭熙《 樹色平遠圖》
自古以來,樹在山水畫構成中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樹造型的成敗影響著山水畫畫面的氣勢與效果。
古人說:「凡畫山水,林木當先,鋒巒居後。峰巒者山之骨,林木者山之眉目,未見骨骼,先有眉目,故林木須要精彩。譬如諸人形骨骼勻停,而眉目俗惡,烏得成佳士?譬諸軍旅,前鋒不揚,何以張後隊?故古人未練石先練樹。」
元 倪瓚 《六君子圖》
樹是山水畫的眉目,林木須要精彩,未練石先練樹,這個道理極對。
但,畫好樹不是那麼容易的,必須下一番苦功。
明 董其昌 《古樹幽齋圖》
明代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明確指出:「畫樹之竅只在多曲,雖一枝一節,無有可直者,其向背俯仰全於曲中取之。或曰:『然則諸家不有直樹乎?』曰:『樹雖直,而生枝發節處必不多直也。』又說:『但畫一尺樹,更不可令有半寸之直,須筆筆轉去,此秘訣也。』 」
這裡有「直」、「曲」、「轉」三個不同的概念容易發生歧義。
明 文徵明 《古樹飛泉圖》
中國畫里,除了界畫,不存在真正可稱得上「直」的線條、「直」的造型,所謂「直」,只是相對地「挺拔」、「平穩」的一種感覺而已。
「曲」就不同了,尤其在捲雲皴及與之相配的蟹爪樹的畫法中,不少線條、不少造型都是「曲」得很厲害的,無論樹石皆左盤右旋,形成團塊似的結構,聚氣凝力,若挽強弓、蓄勢待發,使畫面在寧靜之中充滿著一種潛在的緊張感。
明 董其昌 《荒山古樹》
至於「轉」,董其昌更有這樣的說法:「畫樹之法須專以轉折為主,每一運筆,便想轉折處,如習字之於轉筆用力,更不可往而不收。」可見所謂「轉」並不含有「曲」的意思,他以習字作比,「轉筆用力」是為了保持筆穎的中鋒狀態,使線條圓渾有力。因此,從線條的形態來說,自然而然地含有提按頓挫之意。就造型結構來說,則枝椏杈生、結節疤痕都需用短促轉折的筆法寫就。
話不多說,一起來欣賞歷代畫家筆下中千姿百態、清雅古樸的樹木吧!
元代 錢選《王羲之觀鵝圖全卷》局部
明代 仇英《桃源圖卷》局部
明代 陸治《丹楓山色圖》
明代 朱瞻基《蓮浦松吟蔭全卷》
明代 藍瑛 《仿古山水冊》
明代 藍瑛 《仿古山水冊》
明代 藍瑛 《仿古山水冊》
明代 藍瑛 《仿古山水冊》
明代 項聖謨《山水圖》
明代 惲向《山水冊》局部
明代 沈周 《青綠山水軸》局部
明代 傅山傅眉 《山水花卉冊》
明代 佚名《岩壑清暉冊》
明代 項聖謨《山水圖》
明代 惲向《山水冊》局部
明代 沈周 《青綠山水軸》局部
明代 傅山傅眉 《山水花卉冊》
明代 佚名《岩壑清暉冊》
清 金農 《古樹》
清代 董邦達 《蘇堤春曉》局部
清代 沈源 唐岱《茹古涵今》局部
清代 查士標《山水圖》局部
清代 艾啟蒙《十駿犬圖冊》
清代 惲壽平 《山水畫冊頁》
清代 惲壽平《山水花鳥圖冊之山水》局部
清代 惲壽平《仿古山水冊》局部
清代 王翚《仿古山水冊》局部
清代 王翚《 仿古山水冊》局部
清代 冷枚《十宮詞圖冊》局部
清代 冷枚《十宮詞圖冊》 局部
清代 冷枚《十宮詞圖冊》 局部
近現代 高劍父 《古樹》
徐悲鴻 《古樹》
徐悲鴻 《古樹》
李可染 《古樹高士圖》
程十發 《古樹報春》
溥傑 《古樹晨煙圖》
亞明 《古樹流水圖》
溥儒 《古樹棲猿》
來源:壹號收藏
※揭秘齊白石只可能誕生在20世紀的真實原因!
※黃賓虹嶗山寫生冊頁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