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人物 | 法國駐華大使夫人博雅樂:生活中發現藝術之美

人物 | 法國駐華大使夫人博雅樂:生活中發現藝術之美

今年11月,法國駐華大使夫人博雅樂(Ya?l Blic Ripert)受邀擔任了集美·阿爾勒-Madame Figaro女性攝影師獎評委。對多元文化十分感興趣的她,與我們分享了她眼中有趣的藝術。




法國駐華大使夫人Ya?l Blic Ripert



法國駐華大使夫人Ya?l Blic Ripert是一位臨床心理學者與國際法學者。曾經跟隨大使先生常駐日內瓦、紐約、安卡拉和莫斯科的她於去年7月來到中國。與我們見面時她穿著一件設計簡單的白襯衫,搭配精緻的首飾和手拿包,法式優雅風格盡現。我們的話題從享譽國際的法國阿爾勒攝影節開始。

M:Madame Figaro 


Y:Ya?l Blic Ripert

M:您去過阿爾勒攝影節嗎?阿爾勒給您留下的印象是怎樣的?

Y:

大部分法國人都去過阿爾勒攝影節,不僅是因為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攝影節,也是因為它所處的普羅旺斯是一個著名的法國大區,風光旖旎。攝影節期間的展覽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可以看到藝術家們從各自不同的文化與視角出發對藝術的呈現,這種多樣性非常有意思。普羅旺斯有許多風景美麗的城市,在享受攝影節之餘還可以探索整個區域內的風景、建築、博物館、美食等等。

M:法國人很喜歡看展覽,藝術是法國文化中非常獨特的一部分。您在法國有哪些難忘的看展經歷?

Y:

法國真的有很多博物館,永遠有展覽可看。我個人對藝術品的展示方式尤其感興趣。法國人很擅長布展,比如利用光線凸顯藝術品的美。說到展覽,我最近很期待的是盧浮宮朗斯分館正在展出的一個以「愛」為主題的展覽,展覽追溯了人類愛情的歷史。中國人一直認為法國是一個浪漫的國家,試想如果一對夫妻或情侶去法國旅行,去看這樣一場展覽,一定是非常難忘的經歷。另一個我想說的地方是蓬皮杜藝術中心。這裡展出過許多來自不同國家藝術家的主題展覽,我非常喜歡法國的一點,便是這裡濃厚的藝術氛圍與創作土壤滋養了一大批傑出的法國藝術家,孕育了無數不朽之作;與此同時,這裡也慷慨地向各國藝術家張開雙臂,為他們提供創作和展示的機會,也讓法國人有幸看到世界各地的藝術作品,了解不一樣的思維和詮釋模式。


2018集美·阿爾勒攝影季現場


M:來到中國之後您接觸到了哪些不一樣的文化?

Y:

每次我去到中國不同的城市,都會逛當地的博物館。比如我特別喜歡杭州的南宋官窯博物館,精美的古代瓷器令人讚歎,我尤其對青瓷情有獨鍾。在北京,我喜歡法國建築師Paul Andrew設計的國家大劇院,大劇院不僅呈現高質量的演出,建築本身也非常值得參觀。中國的文化是非常有視覺衝擊力的,這也許和文字有關。中國藝術中有很多都是圖像作品,可能因為中國的文字是圖形式的,影響到了人們的思考方式。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係是中國文化中非常有意思的一個方面。中國的當代藝術家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同時也受到當今時代的影響。這就讓他們的創作變得非常有趣。



M:作為法國大使夫人,您希望通過怎樣的方式讓中國人更了解法國文化?

Y:

法國文化更多的是一種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認同,比如美食、餐桌文化、高級定製等,這些都是法國人的文化認同的一部分。中國文化與法國文化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我們都對美食非常熱愛。許多中國人對法國相當的了解,這讓文化推廣變成了一件不那麼難的事。法國駐華大使館每年都會有許多文化項目,比如「中法文化之春」,以及一些以法語為切入點的活動,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來自法語區的藝術家。

M:藝術是怎樣深入您的生活的?

Y:

藝術在我的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藝術磨鍊我的判斷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能提高我的審美。藝術家創作的過程其實也是在向人們發問,創作中的自由是我最喜歡的。另一方面,我認為藝術存在於每天的日常生活之中,不然生活就太痛苦了。比如一根剛出爐的法棍,香脆冒著熱氣,這就是屬於麵包師的藝術品。時尚亦是如此,高級定製當然也是藝術。對我來說藝術存在於每天的生活中,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手袋 Camille Fournet

M:有人說法國女人天生擁有藝術氣質,您認同嗎?

Y:

我覺得這不僅限於女人,當然更不僅限於法國女人,每個人身上都有對藝術的天生敏感度。不管是創作能力還是欣賞他人藝術作品的能力,都是非常寶貴的特質。但我同樣認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藝術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這也是女性攝影師獎的意義,我們需要關注女性藝術。

M:中國文化中還有哪些是您非常想去探索的?

Y:

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我記得來到中國後的第一次旅行是去西安,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座千年之城是歷史的見證,名勝古迹隨處可見。另外中國還有許多現在還不為人知的藝術家,活躍在文學、攝影、視覺藝術等各個領域。我很希望能夠更多地看到他們的作品。通過他們的眼睛和他們的創作來了解中國文化,中國社會以及世界。這些藝術家可以給我們帶來另一種視角,這種視角更加自由,更加開放,更加豐富。

編輯&採訪 | 劉怡帆 


觸摸她們質感的輪廓


抗老化竭盡全力,年輕就由你定義


Edgardo Osorio:遇見閃亮的迷人步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adameFigaro 的精彩文章:

客座主編專題 | Caroline de Maigret:迷上她的明媚之態
集美·阿爾勒Madame Figaro女性攝影師獎 | 探尋女性視角,傾聽她們的聲音

TAG:madameFiga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