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麥肯錫:銀行利潤面臨三大挑戰

麥肯錫:銀行利潤面臨三大挑戰

近期,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發布《中國Top 40家銀行價值創造排行榜(2018)》,回顧並分析了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40家代表性銀行的經營成果、股東價值創造情況,並就未來銀行如何提升股東回報提出一系列建議。

核心發現

與前兩年相比,銀行業貸款規模進一步增長;但貸款相關的經濟利潤卻下降2985億,經濟利潤下滑的主因是凈利差縮減。

利率市場化對於公司貸款業務利差縮減尤為嚴重,凈利差連年下跌,兩年間對公貸款經濟利潤率減少0.52個百分點。

對公貸款組合毀滅價值,而零售貸款組合創造價值:樣本銀行整體對公貸款損失6441億元;而零售貸款經濟價值巨大,經濟利潤為3061億元。

在20個主要行業投放中,2015 年共有8 個行業並未創造價值,2016年減少到7個行業,然而在2017卻增加到11個行業,其中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是經濟利潤最差的行業;有9個行業投放創造經濟利潤,其中以水利環境行業與租賃商務行業經濟利潤最高。

向零售轉型勢在必行。零售業務經濟利潤率及RAROC均遠高於對公貸款業務。零售貸款組合佔比高的銀行經濟利潤更高,共有30家銀行的零售貸款經濟利潤為正。

利潤增長跟不上規模增長

麥肯錫統計發現,自2015年至2017年,國內銀行的經濟利潤持續下滑。

報告以銀行公開的財務年報為依據,選擇中國40家代表性銀行進行價值創造分析,包括6家大銀行(分別是四大國有銀行、交行和郵儲銀行;以下統稱六大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17家規模較大的主要城商行以及5家規模最大的農商行。

在《中國Top 40家銀行價值創造排行榜》的研究過程中,麥肯錫採用各家銀行的公開財務報表,對各家銀行的公開年報數據做了反覆檢查和核實,並對方法論以及分析結果進行了多次驗證。

麥肯錫發現,2015年,40家納入分析的銀行中有4家未能創造股東價值,2016年該數字增至13家,2017年更是達到了22家——當年超過一半以上的銀行沒有為股東創造價值——這一狀況在2018年略微好轉,但考慮到報告僅覆蓋2018上半年半年報,2018年下半年的情況依然撲朔迷離。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5年到2017年,40家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長達10%,風險加權資產增長達11%;而整體收入增速僅為1.8%稅前利潤增長為1%,經濟利潤反而下滑了32%。

麥肯錫分析認為,上述數據說明,過去幾年中,國內銀行依然還是典型的規模驅動型發展(規模驅動的效率正在越來越低)。

銀行利潤面臨三大挑戰

單年的經濟利潤並不能說明銀行的經營是否創造股東價值,報告建議銀行更關注長期持續的價值創造能力,特別是每家銀行每年經濟利潤的改善值。從而推動銀行的精細化管理和資本的優化配置。

報告分析認為,國內銀行經濟利潤創造能力近年持續走低,主要源於三大挑戰:

1、銀行凈利息收益和中間收入均下降,收入增長整體乏力,經濟利潤缺乏增長抓手。

2017年TOP40家銀行的凈利息收益率依然延續下跌趨勢,由2016年的1.88%下降至2017年的1.85%。在資管新規和「降免服務費」的大環境下,銀行中間業務收益率也未能延續2016年的漲勢,從2016年的0.78%下降至2017的0.72%。

2、銀行仍主要以重資產模式驅動規模增長,風險加權資產增速大幅超過資產增速,需向輕運營模式轉型,並優化資產結構。

2017年TOP40家銀行風險加權資產總量較2016年增長約8.4萬億元,同比增長約8.6%,但總資產增速僅為5.6%,表明多數銀行仍主要以擴張風險資產的模式驅動增長,經營模式較偏資本耗用,有礙銀行創造經濟利潤。

3.資本受限:行業監管趨嚴,金融槓桿收縮,導致資本規模受限,多數銀行已經無法支撐高資本的成長模式。

商業銀行的資產擴張必須先提升資本規模。《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要求國內商業銀行在2018年年底前達成最低資本充足率10.5%的要求。其中,作為系統性銀行,四大行的最低資本充足率更要達到11.5%以上。除了股東增資、處理不良資產外,商業銀行若要提升資本充足率,必須通過上市、發金融債等方式進行外部融資。

上述挑戰增加了銀行未來的不確定性。

貸款組合業務分析:

水利環境和租賃商務利潤最高

報告分析了40家銀行的貸款組合,與前兩年相比,2017年貸款規模進一步增長,但貸款相關的經濟利潤卻下降了2985億元人民幣。經濟利潤下滑主要來自凈利差的縮減。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入,市場布局在經濟發達地區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面臨激烈競爭,受衝擊最明顯。利率市場化對於公司銀行貸款組合影響尤為嚴重,使得對公貸款業務持續惡化,凈利差連年下跌。

今年在對公業務的20個主要行業投放中,11個行業並不創造價值,製造業批發零售業損失最為嚴重;而在另外9個經濟利潤為正的行業中,水利環境行業租賃商務行經濟利潤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價值毀滅主要來自對公貸款,相比之下,零售貸款經濟價值巨大:共有30家銀行的零售貸款經濟利潤為正,經濟利潤更是直接和銀行的零售貸款佔比成正比。

2015年以來,由於外部宏觀環境及銀行策略發生變化,銀行已普遍開展貸款結構調整,收縮部分行業的投放規模,持續轉投向零售及對公優秀行業。

基於不同經營戰略,未來數年內銀行發展可能會出現分化,經營成績優劣差距進一步加大。

重構行業貸款定價

銀行在貸款組合間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減少資本收益低且資本耗用大的行業或產品組合配置,增加資本耗用低而資本回報率高的行業或產品配置,有助於提升銀行的經濟利潤創造能力。

麥肯錫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徐天石表示:「雖然目前多數銀行已採用內部評級法測算風險資產,但我們發現,業內行業綜合定價普遍未遵循風險定價原則。」從2015年開始,部分行業定價顯著下降,但風險仍不斷累積,使得綜合定價與風險偏離愈加嚴重。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曲向軍認為:「銀行應立即開展組合管理,將資源投放在高資本回報的行業、產品和客戶上,實現價值創造。組合管理、打造行業專長、集中度風險管理、壓力測試和貸後預警等工具的應用將幫助銀行持續穩健發展。」

在去年的報告中,麥肯錫提出,未來3年將是中國銀行業轉型生存的關鍵時期, 銀行亟需從規模銀行轉型為價值銀行。

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

麥肯錫分析國際領先銀行的實踐發現:國際領先銀行在早期都經歷過一段重資本的高速發展階段。然而,在收購兼并或自身成長達到一定規模,又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衝擊之後,各家銀行都開始對單純依靠資本擴張的模式進行反思。

麥肯錫全球副董事合伙人郭凱元建議說:「結合各銀行各具特色的轉型實踐,提出了『做強零售、做精對公 、資源優化、風控先行』四大轉型戰略舉措與『量化分析、科技系統、績效考核、人才隊伍』四大關鍵能力,作為經濟利潤創造的利器。」

1.戰略舉措一:做強零售——聚焦財富管理,推動數字化轉型。領先銀行應大力發展佔用更少資本且創造更高經濟利潤的零售貸款,並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精準營銷,最終提升銷售轉化率和零售投入回報。

2.戰略舉措二 :做精對公——向輕資本轉型,做行業專長銀行。在進一步探索交易銀行、現金管理、代客、投行、託管等業務升級的同時,做行業專長銀行,深耕具體行業領域,優化資本配置。

3.戰略舉措三 :資源優化——資源優化配置,成本精細化管理。推動以風險偏好為導向的資源配置,並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成本管理能力,帶動價值創造。

4.戰略舉措四 :風控先行——打造專業的降存量、控新增「防火牆」。打造專業「壞銀行」和「預警分層管理」體系分別作為「降存量」和「控新增」的抓手,有效降低風險成本,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中國Top 40家銀行價值創造排行榜(2018)》報告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家嘴雜誌 的精彩文章:

2018陸家嘴新金融年會盛大舉行
渣打報告:中國經濟蘊藏的機遇遠遠不止「新經濟」

TAG:陸家嘴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