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視野號元旦進行歷史性探索:掠過最遠距離天體

新視野號元旦進行歷史性探索:掠過最遠距離天體


新視野號探測器將在美國東部時間元旦當天凌晨12:33分(北京時間下午13:33)掠過被任務團隊稱為「Ultima Thule」的小行星。

  新視野號探測器將在美國東部時間元旦當天凌晨12:33分(北京時間下午13:33)掠過被任務團隊稱為「Ultima Thule」的小行星。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9日消息,新年到來之際,曾經為我們帶來冥王星近距離特寫畫面的新視野號有望再一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它將探索一個更加遙遠和神秘的天體。

  據估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將在美國東部時間元旦當天凌晨12:33分(北京時間下午13:33)掠過被任務團隊稱為「Ultima Thule」的小行星。


  這顆小行星又被標記為「小行星486958」,距離冥王星約16億公里,與地球的距離更是達到了64億公里。這將是人類探索的最遠距離的天體。Ultima Thule同時也是一個深度凍結的小行星,保留著太陽系在45億年前起源時的殘餘。此前還沒有航天器能夠近距離探索如此原始的物體。


由NASA公布的這張合成圖顯示了柯伊伯帶天體Ultima Thule(十字准心處)。新視野號在2018年8月16日拍攝了這一圖像。

  由NASA公布的這張合成圖顯示了柯伊伯帶天體Ultima Thule(十字准心處)。新視野號在2018年8月16日拍攝了這一圖像。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新視野號項目科學家哈爾·韋弗(Hal Weaver)說:「還有什麼能比這樣的探索更加刺激?」新視野號項目首席科學家、美國西南研究院的阿蘭·斯特恩(Alan Stern)預計,此次在元旦進行的飛掠任務將比飛掠冥王星時更加冒險,難度也更高,因為探測器變「老」了,而目標變小了,飛掠距離更近,但離地球的距離卻更遠。


  探索柯伊伯帶核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於2006年發射了新視野號探測器,它的大小與一架小型三角鋼琴相當。2015年,新視野號飛掠過冥王星,向地球發回了這顆矮行星的第一張近距離圖像。


新視野號探測器將以每小時50700公里的速度穿越太空,即使像米粒那麼小的物體都可能帶來嚴重的破壞。

  新視野號探測器將以每小時50700公里的速度穿越太空,即使像米粒那麼小的物體都可能帶來嚴重的破壞。

  隨著這次飛掠的成功,新視野號任務團隊獲得了NASA任務擴展批准,他們將目光投向柯伊伯帶深處的目標。柯伊伯帶位於海王星軌道外側的黃道面附近,是一個天體密集的圓盤狀區域。相比冥王星,Ultima Thule更加遙遠,並且位於柯伊伯帶的核心。


  2014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這顆小行星,其正式名稱為2014 MU69,而Ultima Thule是網路票選的昵稱,在古希臘和中世紀文獻中是「極北之地的盡頭」的意思。當新視野號於今年8月首次拍攝到了這塊冰凍的岩石,它在圖像中還只是一個小點。等到飛掠完成的第二天,我們就將看到更清晰一些的近距離圖像。


這張圖片顯示了陽光從背後照射冥王星留下的輪廓,此時新視野號正遠離冥王星,二者距離約為20萬公里。

  這張圖片顯示了陽光從背後照射冥王星留下的輪廓,此時新視野號正遠離冥王星,二者距離約為20萬公里。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過Ultima Thule時,二者的距離最近時將達到3500公里,探測器上的7台科學儀器將開足馬力,進行探索。飛掠過程應該是安全的,科學家還沒有發現在Ultima Thule周圍有任何可能擊中探測器的星環或衛星。

  新視野號將以每小時50700公里的速度穿越太空,即使像米粒那麼小的物體都可能帶來嚴重的破壞。在一次天文學家秋季會議上,斯特恩說:「還存在一些危險和懸念。」任務團隊需要大約10個小時才能確認新視野號完成飛掠並安然無恙。


  神秘的天體


  科學家推測,Ultima Thule可能由兩個相互緊密環繞的物體組成。如果只是單個物體,那它的長度最多為32公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凱里·里瑟(Carey Lisse)表示,你可以將它想像成一個烤土豆,「或者黃瓜,隨便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蔬菜」。


  Ultima Thule還可能由兩個相連的物體組成。如果是兩個物體,那二者的直徑可能在15到20千米之間。科學家認為Ultima Thule的體積比普通彗星大10倍,質量大1000倍。另一方面,Ultima Thule的體積只有冥王星的1%,質量可能只有1‰。因此,這顆小行星的大小適中,是非常不錯的目標天體。

由新視野號拍攝的圖片合成並增強色彩之後的冥王星圖像,顯示了這顆矮行星表面的紋理。新視野號在距離冥王星約45萬公里的位置拍攝了這些圖片。

  由新視野號拍攝的圖片合成並增強色彩之後的冥王星圖像,顯示了這顆矮行星表面的紋理。新視野號在距離冥王星約45萬公里的位置拍攝了這些圖片。


  科學家將以各種可能的方法繪製Ultima Thule的圖像,他們預計這顆小行星很可能保留著隕石撞擊留下的坑窪,但它的表面也可能是光滑的。在顏色上,Ultima Thule應該比煤炭更黑,由於受到宇宙射線的灼燒,它可能帶有微紅色調。


  當然,一切都還沒有定論,包括Ultima Thule的軌道。據估計,它的軌道範圍非常大,甚至需要幾乎300地球年才能繞太陽一圈。科學家表示,目前對Ultima Thule軌道的了解只能夠讓新視野號與其「擦身而過」。


  飛掠過程對比


  新視野號飛掠Ultima Thule時的距離將比飛掠冥王星時近得多,前者距離為3500公里,後者則達到12500公里。與此同時,Ultima Thule的體積要比冥王星小100倍,因此更難追蹤,這也使飛掠過程更加有挑戰性。


  在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位於馬里蘭州的勞雷爾)的飛行控制人員與探測器之間發送和接受信息的時間各為4小時30分,而在飛掠Ultima Thule期間,發送和接收信息的時間都在6小時以上。


  接下來的計劃


  新視野號將Ultima Thule的數據傳回地球需要將近兩年的時間。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代,如果美國航空航天局再一次批准任務擴展,並且探測器的情況良好,那很可能再進行一次對更遙遠天體的飛掠。


  至少,核動力的新視野號將繼續它遙遠的征程,它將更深入柯伊伯帶,那裡有無數的天體等待探索。(任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4天前賀建奎剛發表一篇論文 提出基因編輯倫理原則
揭秘|嫦娥四號的五大非凡之處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