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新年吃一碗蕎麥麵,切斷今年的恩恩怨怨

新年吃一碗蕎麥麵,切斷今年的恩恩怨怨

這是城君原創的第1187個城市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

日本北海道的一家小麵館,

在新年前夜的風雪之中,

迎來了母子三人。

但他們只要了一碗蕎麥麵,

哧溜哧溜吃完,留下錢就離開了。

第二年如此,直到第三年,

母親才開口:丈夫生前欠下了巨額債務,

母子才不得不節衣縮食。

後來,老闆每年的這天夜裡都等著他們,

不漲價,甚至多給分量,

直到後來兩個孩子長大,

帶著母親齊齊整整吃了三碗面。

這個故事叫《一碗清湯蕎麥麵》,

在日本,這是個人人皆知的勵志故事,

但也說明了日本人新年的一個執著:

每年12月31號這天晚上,

全家人聚在一起,齊齊整整,

看日本版的春晚——紅白歌會。

等新年的零點到來時,

也就等來了吃面的時刻。

跨年蕎麥麵,日語寫作「年越そば」。

當我們爭執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時,

全日本過年都哧溜哧溜吸著麵條。

據說,在800年前的鎌倉時代,

有座寺廟在年尾給窮人發放蕎麥麵,

跨年就要吃蕎麥麵的習俗,逐漸形成。

雖說日本的麵食文化遠遠弱於山西陝西,

(山西VS陝西,到底誰的面更好吃?)

但還是誕生了各種各樣的面:

蕎麥麵、烏冬面、拉麵、長崎什錦麵……

但既然是新的一年嘛,就得有個好寓意,

於是選擇了吃蕎麥麵,因為蕎麥麵最容易咬斷,

象徵「切斷今年一年的厄運」。

同時蕎麥麵的細長也被認為寓意長壽,

但對吃貨來說,最最重要的一點,

通常還會搭配大蝦(象徵長壽)、魚板(斷面像初升的太陽,寓意吉祥)、油炸豆腐皮(可以提高財運),冷熱皆宜。

熱食蕎麥麵是熱騰騰的湯麵,

配菜通常有天婦羅、雞蛋和山藥泥;

冷食則是面煮好後過涼水,

放入竹製的笊籬或蒸籠配醬汁蘸著吃。

無論冷蕎麥麵還是熱湯蕎麥麵,

內行人的吃法都是,

吃完面,喝下麵湯,也有著原湯化原食的舒暢。

日本種植蕎麥的歷史相當悠久,

但最早拿來做粥和蕎麥點心,

直到江戶時代在蕎麥里加入小麥粉,

才有了如今廣受大眾喜愛的蕎麥麵。

日本三大蕎麥麵之一來自長野縣,

這裡天氣溫差較大,出產優質蕎麥。

如果說中國有北方VS南方的地圖炮,

那日本就有蕎麥麵VS烏冬面之爭.

在長野,幾乎很難找到一家賣烏冬的店,

這是長野人的驕傲,也是倔強。

長野縣通常也被人叫做「蕎麥縣」。

而另一處蕎麥麵代表是岩手縣,

這裡的碗兒蕎麥麵俗稱「一口面」,

一般8-15碗相當於普通一碗的分量,

據說吃60碗的男性不在少數,

甚至有人可以挑戰100碗。

顧客一邊吃,服務員一邊往外端。

雖說京都的蕎麥麵不是當地特色美食,

但這裡卻有一家五百年老店「本家尾張屋」,

店主是家族的第16代,

以前專為皇家提供坐禪法事用的蕎麥製品,

但也陪伴普通京都人一起走到了現在。

本家尾張屋在1465年創立,最初是一家售賣點心的店鋪。

尾張屋的蕎麥麵依然堅持手工製作完成。五百多年來,無論寒暑晴雨,尾張屋每天清晨6點前就會開始製作當天的湯底,雷打不動。一天營業結束後,剩下的湯底也絕不過夜。

而同樣是在米其林餐廳遍布的京都,

還有一家不起眼的蕎麥麵店榮摘一星。

店名叫おがわ,藏在路邊不起眼的角落,

每天只營業三個半小時,還不能預約,

但每天還沒開門,就有一條雷打不動的長隊,

加上小菜人均單價也不過1000多日元,

卻散發著遺世獨立、我行我素的強大氣場。

京都米其林一星蕎麥麵店おがわ,招牌是鴨肉蕎麥麵。

蕎麥麵靠著健康、方便、接地氣,

儼然成了日本的國民美食之一,

日本人不乏它的深度愛好者,

但有一位名叫池森秀一的歌手,

絕對可以稱為蕎麥麵達人第一。

因為他連續十年每天都吃蕎麥麵,

又趁著開音樂會,去全國巡演,

吃遍了全日本所有的麵店,

甚至吃出了自己的心得。

可能他發現做歌手能去各地巡演,

池森吃蕎麥麵的秘訣是不蘸醬汁。

蕎麥麵不僅可以用來吃,

還能拿來和鄰居套近乎。

日語里「蕎麥」和「鄰居」的發音一樣,

所以剛搬家的日本人都會送鄰居一袋蕎麥麵,

既不會顯得特別昂貴,

也暗暗包含了「細水長流」的情誼。

在日本,蕎麥、烏冬、拉麵是三大麵食,

但大家普遍認為蕎麥麵最具有日本特色,

大年夜的晚上吃一碗切斷厄運,

再出門去神社祈禱新年好運。

也許重要的不是食物的味道,

而是寄托在這食物里最濃的情義。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

降了溫的冬天,

能溫暖我們的,

除了暖胃的蕎麥麵,

還有暖心的日劇台詞日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張愛玲念念不忘的,除了海棠和鯽魚,還有一條路
北京旅行:憑什麼喝了這口「餿水」,才算北京人?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