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2018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2018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盧永根

盧永根:心唯大我育青禾

2018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盧永根,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我國著名作物遺傳學家。2017年,因罹患癌症,87歲的盧永根院士自覺時日無多,將畢生積蓄8809446元無償捐獻給華南農業大學設立教育基金,用於獎勵貧困學生與優秀青年教師。盧永根院士還曾讓夫人徐雪賓老師為他辦理遺體捐獻卡,上面寫著:「我是一名捐獻遺體的志願者,我願在身後將遺體無償地捐獻給醫學科研和醫學教育事業,為振興祖國醫學事業而奉獻。」作為院士和大學校長,盧永根對於人才在民族復興過程中的巨大作用,再清楚不過。培養人才,發現人才,最能體現他對國家和民族的崇高責任感和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忱。盧永根在「大我」和「小我」之間的抉擇,續寫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光榮傳統,堪稱新時代知識分子的又一位楷模。盧永根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祖國故,兩者皆可拋。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點燃你們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

鍾揚

鍾揚:永不熄滅的明燈

2018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鍾揚,生前系復旦大學黨委委員、研究生院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植物學、生物信息學研究和教學工作。2017年9月25日,鍾揚同志在去內蒙古城川民族幹部學院為民族地區幹部講課的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年僅53歲。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傳部追授鍾揚「時代楷模」稱號。2018年6月,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鍾揚一生都胸懷科技報國理想,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艱苦援藏16年,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以德修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用心儘力幫助學生成長成才。鍾揚是忠於祖國奉獻人民的傑出科學家,也是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優秀教師,更是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鋒模範。如今,逝者已矣,但故事永久流傳,精神永不磨滅,因為他曾用行動向世人證明:有一種精神叫「鍾揚」,而這種精神,長存天地。

李芳

李芳:新時代的教師英雄

2018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2018年6月11日,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董家河鎮綠之風希望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師李芳正在護送放學的學生過馬路時,一輛失控的三輪車突然衝過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李芳呼喊著推開4名學生,自己被撞倒在地。最後,4名受傷學生經過救治已無大礙,而李芳卻因搶救無效,於6月13日凌晨4:40分永遠離開了她摯愛的三尺講台。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李芳老師深知自己的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她總是以滿腔的熱情和愛心投入到工作中。這一次,在最危急的時刻,她更是義無反顧地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危險留給了自己,用勇敢無畏的心鍛鑄出不朽的師魂。生死一瞬間,在車禍發生那一刻,李芳老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學生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用勇敢無畏的心鍛鑄出不朽的師魂,用自己的生命把師道精神上升到新的高度。為人師表,大愛無疆。李老師用無私大愛譜寫了一麴生命的讚歌,也塑造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

潘鼎坤

潘鼎坤:歲月築一身風骨,詩詞傳千古瑰寶

2018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退休教師、93歲高齡教授潘鼎坤登台講授律詩對聯的視頻火了,網友紛紛留言,表達對先生的敬意。1951年從復旦大學數學系畢業後的潘鼎坤與講台結緣,一站就是60餘載。直至90高齡,依然在為大學生做專題講座。兩個小時的報告,已經年近期頤的潘教授獨自認真準備了好幾個月;四塊黑板,潘教授擦了寫、寫了又擦,記不清講稿內容時,他拿起放大鏡仔細端詳;沒有人主持開場,他依然準時講完了全部內容,就如同平常的一次上課下課。整場講座,潘鼎坤教授沒有使用麥克風,沒喝一口水,也沒有片刻坐下休息,這如他自己所說「我們當老師的,一定要站著,什麼時候坐著講過課?」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首律詩,內容或婉轉悱惻、或豪邁壯闊,卻以格律為骨,自成一種氣派。一次輔導講座上,潘鼎坤面對學生說,「課堂是我一生最快樂、最享受,也是最留戀的地方。只要你們願意聽,我願意一直講下去。」

江昭奇

江昭奇:38年獨腿堅守鄉村講台

2018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三尺講台,單腿一站,就是38年。38年來,學生和教師都走了一撥又一撥,金溪縣左坊鎮清江小學教師江昭奇卻始終堅守,用愛架起孩子走出深山、奔向未來的橋樑。每逢周一,金溪縣左坊鎮清江小學教師江昭奇第一個來學校;每逢周五,他最後一個走出校園。清江小學成為寄宿制學校後,清晨,江昭奇拄著拐杖下樓,催促學生起床、疊被、做操;中午,他和學生一起吃飯,一起談心、遊戲,輔導學生作業;晚上,他安頓好每個學生休息,才疲憊地爬上3樓備課、改作業。在常人看來,江昭奇這樣盡職盡責實在太辛苦了。而江昭奇卻說,每天看到學生們健康快樂成長,自己付出再多也值得。一場人生的災難,讓江昭奇失去了一條腿,但他卻用另外一條腿,站在了鄉村的講台。38年的時間,江昭奇拄著拐杖,不分寒暑,將一撥撥的孩子送出了大山,而他為了鄉村孩子們的夢想,始終堅守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

張玉滾

張玉滾:用扁擔挑起山裡娃的未來

2018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張玉滾,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他紮根黑虎廟小學17年,堅守著大山深處,只為改變山裡娃的命運,托起大山的希望。他雖然收入微薄,但17年資助學生多達300多名。從教的黑虎廟小學因交通困難,學生每學期的課本都是他靠著肩上的一根窄窄的扁擔挑進大山的。而這一挑,就是5年。面對山裡學校缺師少教的現實,他不得不把自己練就成了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科學樣樣精通的「全能型」教師。八百里伏牛山,錦巒疊嶂,美如畫屏。成片的連翹紮根岩土,歷經酷暑嚴寒,始終堅守腳下的土地,張玉滾就如同這平凡而又堅韌,樸實而又厚重的植物。為了一句莊嚴的承諾,他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大山深處,只為干好一件事:改變山裡娃的命運,托起大山的希望。張玉滾曾經說過:「三尺講台,給了我詮釋為人師表的小舞台,也給了我傳授知識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學生們讓我懂得了做一名教師的偉大,也讓我的人生豐富多彩。」

李向東

李向東:重新定義「專業思政」

2018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李向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為了探索如何創造性地融合天文知識與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向學生呈現觀察世界的獨特視角,李向東通過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與理工科課程的方式,將天文知識與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合二為一,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創新建設了「宇宙簡史」課程,重新定義了「專業思政」。傳統的課程建設,是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而新時代的課程建設,應當是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李向東在課堂上創新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與理工科課程,實際上是融合貫徹了德、識、能「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方式。它與思政課在目標上相向而行,在方法上相輔相成,體現了中國傳統教育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理念,緊緊抓住了課堂,通過知識傳遞的方式實現了價值引領,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個人,實現從課程思政到教師思政,探索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專業思政」建設之路。

陳立群

陳立群:一位退休名校長的扶貧戰役

2018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2016年8月,退休後的陳立群被邀請到台江民中做校長。懷著「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教育情懷,陳立群把已經開出百萬年薪的民辦學校聘書輕輕放到一旁,來到了貴州台江。他開出的唯一「條件」是:分文不取,扶貧支教。兩年多時間悄悄滑過,台江民中早已蛻變成了讓人刮目相看的學校。當面對更好的物質條件與待遇時,陳立群卻毫不猶豫選擇了另一條路:去貧困山區支教,把自己的精力和學識奉獻給苗山學生,且分文不取。有病在身的陳立群不是不看重物質,更何況家裡尚有九十高齡的老母牽掛,但他還是克服重重困難,履行自己作為一名校長、教師的責任。這種使命與擔當,正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奉獻情懷。這種情懷,難能可貴。夜闌人靜,陳立群又像往常一樣回到校園,他的耳邊,也許又迴響起自己和90多歲老母親分別時的告白:兒去貴州,不為功利,不求功德,只為心愿。

應彩雲

應彩云:為孩子播下一生幸福的種子

2018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應彩雲,上海市楊浦區本溪路幼兒園正高級教師、國家教育部教師培養項目導師、上海市學前教師學會副主任。從教三十多年來,應彩雲從未離開過課堂,從未離開過孩子們,她始終堅守在幼兒工作的一線,在幼教園地里深情地實踐著,純粹、智慧且堅毅。應彩雲淡視園長、科長這樣的頭銜,眼裡最看重的是教師崗位,心裡想得最多的是孩子。她開展幼兒自主學習、牆面布置、情景閱讀等方面課題研究,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孩子成長得更完善。她躬耕逐夢,用一片丹心詮釋「天大地大、孩子最大」,她是幼兒教師心中最美的女神,也是孩子眼中永遠的彩雲。應彩雲曾說:「學前教育是播種的教育,把情感和探索精神埋在孩子心裡,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發芽開花,為孩子帶去一生的幸福。他們長大後不一定記得,這卻是學前教師職業價值的體現。」

董貴英

董貴英:背著孩子改作業的「老師媽媽」

2018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2018年3月2日,農曆元宵佳節,甘肅隴南市文縣東壩中學的教師微信群里的一幅照片獲得了滿屏的點贊。學校五年級二班的數學老師董貴英正在批改作業,而她的背上是她8個月大的孩子。「我下課進到辦公室,就看到董老師背著孩子批作業,當看見寶寶很乖,靜靜地趴在媽媽的後背時,覺得這樣的畫面既溫馨感動又有點心酸。」照片的拍攝者楊霞老師說,董老師這樣做,同事們都很感動。董老師老公六年前做過腎移植手術,家裡生活困難,但她從沒耽誤過學生們一節課,絲毫沒影響過學生的學習。「董老師平時教學就很認真負責,對孩子總是耐心勸導,學生都很喜歡她」這是學校老師對董貴英一致的評價。「董老師是一位愛崗敬業,認真負責的好老師,工作上從不推諉,產假剛滿就回到了教學崗位上,從初中語文到小學數學,這些年教學成績一直很好。」東壩中學校長張付榮說,董貴英老師背著孩子工作的鏡頭,感動的不僅是學校老師,代表的更是一種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山東發布幼兒園辦園條件標準
「山海經大精小怪」系列:傳統文化的另一種講法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