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中國電競百億資本局:王思聰喜提冠軍成催化劑,富二代群體成金主

中國電競百億資本局:王思聰喜提冠軍成催化劑,富二代群體成金主

文 | AI財經社 吳曉宇

編 | 祝同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2018年,是中國電競的冠軍年。11月,王思聰投資的IG戰隊創造歷史,為中國拿下苦等7年的LPL賽區全球總決賽冠軍。

這一年,電競也首次入選亞運會。在雅加達亞運會的電競表演賽中,中國電競選手在《皇室戰爭》比賽中拿到「兩金一銀」的優異戰績。

作為電競入亞的推動者,霍英東家族接班人霍啟剛在接受騰訊體育採訪時眼角泛著淚花:「上一次看比賽流淚,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看到郭晶晶拿到金牌的瞬間。」

事實上,電競在我國起步之初,被貼上了「電子海洛因」的標籤,在經歷了政策壓制、電競俱樂部聯盟成立以及直播平台進入市場之後,中國電競行業在各方資本的湧入下崛起。其中,不乏電競的救世主「王思聰」們、及強勢的大廠品牌騰訊等。

中國電競百億資本局:王思聰喜提冠軍成催化劑,富二代群體成金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王思聰們的電競帝國

在IG奪冠前,一批富二代們早已在電競領域沉浮多年。

2011年,王思聰拿著王健林供他「任其折騰」的5億美元,開始了電競冒險。這一年8月2日,王思聰收購了當時國內一線的電子競技俱樂部CCM戰隊,並將其改名為IG,重點發力《星際爭霸II》、《DOTA》和《英雄聯盟》三個項目,榮升為隊員口中的王校長。

這筆投資在當時惹來一陣喧囂,王思聰卻說:「我覺得這個圈子裡選手和俱樂部都活的不怎麼樣,我想增加選手的收入,讓這個圈子變得稍微良性一點。要不然的話選手沒有錢拿,俱樂部也沒有錢拿,這個行業只能慢慢去死掉。但是當時沒有人願意進來這個圈子,所以我就來了。」

中國電競百億資本局:王思聰喜提冠軍成催化劑,富二代群體成金主

畢竟,在王思聰說這話之前,電子競技尚被稱為「電子鴉片」。電競選手Allen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回憶道:「往前數10年,國內職業電競選手的境遇往往與『落魄』掛鉤,那時候很多比賽的獎金都只有幾萬元,團隊5個人平分一下拿不了多少,進而造成熱愛沒法當飯吃的情況。」而事實上,「電競與遊戲不同,電競是體育運動,講求輸贏,不是消遣。」

「強勢進入,強勢整合」,在收購IG後,王思聰展開了對全產業鏈的布局和攻佔。2013年,王思聰的普思資本投資雲遊控股,並獲得1.05%股權。雲遊控股2012年凈收入在中國網頁遊戲研發商中排名首位,擁有《凡人修真2》《古劍奇俠》等遊戲,並在港股上市,發行價為51港元。2014年,普思資本投資創夢天地,獲得1.3%股權,並於今年赴港上市。

除2年內投出3家電競上市公司外,王思聰還投資了ImbaTV、英雄互娛、鈦度科技、VPGAME和網魚網咖等與電競聯繫密切的公司。在直播領域,他又成立了熊貓TV遊戲直播平台,打通了電競俱樂部、電子遊戲製作、賽事及周邊產業等電子競技領域上下游產業鏈,形成電競帝國。

除了重金助力電競產業,王思聰又聯合其他的俱樂部老闆共同成立了類行業協會的ACE聯盟,著手制定行業規則,規範俱樂部行為,劈除烏煙瘴氣。

根據此前胡潤發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王思聰的身家達到63億元人民幣,相比王健林給的「5億元」增值12倍。

王思聰用錢和個人IP帶領這個行業離開拓荒時代,一批富二代紛紛加碼湧入。他甚至坦言,「因為我進來之後,導致很多有錢的富二代都進入這個行業,反而把這個行業炒得特別的高,目前來看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朱一航也擁有一支電子競技戰隊。比起王思聰的張揚狂放,他顯得更加低調,其父親是「地產巨頭」合生創展集團的董事局主席朱孟依。2017年,朱孟依家族以294.6億元身家位列廣州富豪榜第三名。

2013年,朱一航在廣州創辦EDG電子競技俱樂部。在朱一航的帶領下,EDG發展勢頭良好:2014年,在國內英雄聯盟比賽中,EDG八次奪冠;2015年,其在季中賽打敗韓國強隊SKT,收穫大批粉絲;2017年,EDG又拿到LPL夏季賽冠軍獎盃。

據創業家報道,為快速擴展規模,在2014年,有8年歷史的WE戰隊里兩名主力隊員被EDG戰隊高價挖走。糾紛之後,雙方達成協議,EDG戰隊老闆朱一航用剛開發的珠江創意園裡的寫字樓辦公區域租金,抵作轉會費付給WE站隊的創始人裴樂和周豪。

目前,朱一航的身份是超競集團董事長,該集團的業務包括電競板塊、泛娛樂板塊、電競教育板塊和電競園區板塊。

OMG俱樂部同樣在業界名氣不小,其背後「神秘富豪」是侯閣亭,其父親是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集團股東侯建芳。

公開資料顯示,1991年出生的侯閣亭,2006 年其15歲時就進入電競圈,並且表現出很高的天賦,組建電競團隊後,多次在國內獲獎。

2012年,OMG電子競技俱樂部在成都成立,旗下共有三支戰隊,即英雄聯盟一隊、守望先鋒戰隊、絕地求生戰隊。OMG曾在2013年獲得LPL季後賽冠軍、WCG世界總決賽亞軍,2014年獲得法國巴黎LOL全明星邀請賽亞軍、韓國S4世界總決賽四強,2015年獲得德瑪西亞杯總決賽亞軍。

雛鷹農牧在2014年年報中寫道,「噢麥嘎以遊戲、社交、電子競技為主,有效的培養一大批忠實粉絲,同時從廣告冠名、直播平台簽約等獲得收入,有效轉化經濟效益。」雛鷹農牧在2014年年報中表示。

不過,OMG俱樂部經濟效益轉化卻不盡人意。雛鷹農牧披露的信息顯示,噢麥嘎已遭遇資不抵債的境況。其中,噢麥嘎2016年營收1119.95萬元,凈利潤為負2471.17萬元;2017年上半年營收318.97萬元,凈利潤為負1496.47萬元,截至2017年6月30日,凈資產為負3542.54萬元。

除此之外,中國規模最大的稀土和耐火材料生產商之一中國稀土控股集團蔣泉龍之子蔣鑫、澳門大衛集團幕後老闆之子的秦奮、中國香港霍家接班人霍啟剛、明星余文樂、周杰倫等也均擁有自己的電競戰隊。

大廠入局

王思聰讓電競從小眾圈子走向了大眾,他的電競帝國也見證了中國電競發展最快的三年,不過,中國電競領導者卻是大廠騰訊。

據《ECO電競派》分析,電競完整生態包含上游電競IP提供者遊戲廠商、中游俱樂部和賽事公司、下游直播平台和線下渠道。不過,這個生態的命門在於上游廠商。如果沒有強勢的遊戲IP,整套系統即便再好也是無米可炊。

王思聰肯花1億元投資英雄互娛,肯定是希望這家公司能夠產出強勢遊戲。但事實上,不僅僅是英雄互娛,王思聰擔任首位輪值主席的「中國移動電競聯盟」,旗下12家廠商都未產出轟動一時的手游作品。這使得整個聯盟外強中乾,在電競圈沒有絲毫存在感。此外,王思聰沒有能夠真正鎮壓行業亂想的威懾力。

而騰訊是這一切的拯救者。

2011年,騰訊收購了《英雄聯盟》的開發者拳頭公司91%的股權。2015年,騰訊遊戲天美工作室發行了《王者榮耀》,後者成為2017年全球收入第一的手游。2018年5月,騰訊斥資5000億韓元(人民幣約為29.56億元)完成了了現象級端游《絕地求生》母公司藍洞部分股權的收購。

也就是說,在將收入最高、用戶最多的遊戲項目收入麾下後,騰訊實現了全球最成熟的電競閉環。任何中下游公司想要在電競領域分得一杯羹,都繞不過它。

除開發頂級遊戲IP外,騰訊也在國內組建頂級職業聯賽LPL。而這又為騰訊帶來了「流量生意」。2017年,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賽區,全年賽事直播觀賽人次超過100億。2018上半年LPL賽區職業賽事直播觀賽人次超過70.9億。越來越多的電商、視頻網站、汽車品牌及啤酒等與電競有相似用戶群的贊助商,開始加大電競賽事投入,吸引年輕的用戶群體。

在下游,騰訊花11億美金押注遊戲直播頭部平台虎牙和鬥魚,還押寶在電競上有布局的二次元社區嗶哩嗶哩。對於諸如王思聰的熊貓TV等其他直播平台而言,他們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並面臨著未來被收取版權費的風險。

遊戲也為騰訊帶來不菲收入。騰訊公布2016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其第四季度遊戲營收184.69 億元,同比增長16%,佔整體總營收的42%。騰訊還首次披露了《王者榮耀》的數據,於2016年底,《王者榮耀》的日活躍用戶超過了5千萬,創造了騰訊平台上的智能手機遊戲的新紀錄。

除騰訊外,網易在電競上也有自己的布局。

從2008年開始,網易與暴雪開始合作,成為暴雪系遊戲國內的獨家代理,合作至2020年。暴雪旗下遊戲有《魔獸世界》《星際爭霸II》《暗黑破壞神?III》等,上述遊戲為網易帶來龐大的用戶規模。

此外,網易此前通過舉辦線上線下賽事,積累了一定賽事經驗。據公開資料顯示,《夢幻西遊》電腦板全民PK爭霸賽已成功舉辦多屆。2017年,其舉辦的首屆TSL賽事,也吸引了全球66個國家15萬餘支隊伍報名,參賽玩家達到60萬家。過往的探索為網易如今打造綜合性專業賽事提供了強大助力。

2018年2月,在《荒野行動》和《終結者2:審判日》獲得成功、幫助網易填補競技類遊戲短板的情況下,網易副總裁王怡就正式公布了網易2018年「10億泛娛樂電競生態計劃」。2018年8月24日,網易發布了「網易電競NeXT」品牌,又稱網易電競X系列賽,由此正式進軍電競賽事市場。

一些A股上市公司也紛紛試水電競俱樂部及相關產業,電競領域變得越來越熱鬧,不再只是「王思聰」們的遊戲。

2016年7月26日,阿里體育召開發布會,CEO張大鐘宣布推出電子競技館加盟計劃,在他看來,電競館將成年輕人喜歡的一個新興生活社區,「我們計劃招募一萬家電競館,覆蓋三千萬電競選手和愛好者。讓他們在這裡享受電競、娛樂、社交等服務。」同年,阿里體育斥資上億元推出電競平台並舉辦原創世界電子競技運動會WESG。

2017年初,蘇寧投資TBG俱樂部,更名為SNG戰隊。2017年6月,京東投資成立電競運營子公司。2018年3月,新浪正式成立微博電子競技俱樂部。

電競市場規模達880億

普華永道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電競人口為13億人,而2018年,這個數字會增長到16億。其中,中國有4.683億電競人口,居於全球首位。

在市場規模上,伽馬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電競市場規模達772.8億,預計2018年將達到887億、用戶數達4.3億。頂級電競賽事的觀看人數超過NBA總決賽觀看人數。

在市場的快速增長下,資本紛紛選擇入局。據娛樂資本論統計,2017年,電競投融資事件為50起,融資金額為31.7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電競發生的16起融資事件帶來的融資金額達76.9億元。「不僅總額是去年兩倍以上,融資輪次也靠後」。

其中,KPL頂級戰隊QS獲得頭頭是道基金領投的近億元A輪融資;LPL頭部戰隊EDG也完成了曜為資本及中偶基金聯合領投的近億元Pre-A輪融資。

投資機構入局某種程度上也是對電競產業盈利能力的認可。11月,高盛發布的全球電競報告中預測:2018年電競產業總共獲得了6.55億美元的直接收入(不計算拉動遊戲內購產生的收入),過去五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8%。其中主要來源是商業贊助(38%)、媒體版權(14%)和票務費用(9%)。考慮到電競產業全球化的特點,高盛預計未來媒體版權、贊助和廣告將會成為未來盈利的增長點,同時附帶的遊戲內購也有望隨之增長。

2011年S1的贊助商僅為戴爾的子品牌Alienware;2013年,出現阿迪達斯、招商銀行等贊助商;2015年,肯德基、上海大眾斯柯達加入,2017年,賓士、伊利、歐萊雅男士等品牌入局。對於11月剛剛結束的S8,則吸引了約50家贊助商,涵蓋賽事衍生、及俱樂部隊員。其中,RNG、EDG、IG分別獲得11家、7家、3家品牌贊助。

《每日經濟新聞》援引騰訊相關負責人介紹,從LPL、KPL的賽事贊助名單可以看到,除了傳統的硬體廠商,汽車、快消、金融等領域的企業,也都紛紛加入進來。另一方面,商業模式也日漸完善,今天的電競已經陸續開發出媒體版權、衍生品、門票、廣告等多模塊的商業價值。「像LPL與KPL的賽事版權費,已邁過億元門檻」。

一些俱樂部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商業布局。據騰訊報道,國內頭部戰隊QG,由於資方有偏藝術的海外背景,就傾向於將俱樂部和選手做成各種內容IP,通過與服飾潮牌合作推出聯名作品等形式,做IP授權。QG俱樂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其去年的收入總額在千萬量級,並且有所盈利。而超競和EDG的背景是地產商,也擁有幾所民辦高校資源,業務就會向電競地產、電競教育延伸。

中國電競百億資本局:王思聰喜提冠軍成催化劑,富二代群體成金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