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餘而力不足?恐怕還是沒盡心吧
「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然而,我們有沒有考慮過,我們的「心」是否真的已經「足」了?甚至達到了「有餘」的地步了?也許很多時候,我們是「力有餘而心不足」。
有一位撐桿跳的運動員,一直苦練都無法跨過某一個高度,他絕望地對教練說:「我實在是跳不過去。」
教練問:「你心裡在想什麼?」
他說:「我一衝到起跳線時,看到那個高度,就覺得我跳不過去。」
教練告訴他:「你一定可以跳過去,把你的心從竿上摔過去,你的身子也一定會跟著過去。」
他撐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跳過去了。
我們做事的高度往往不會超過我們心理的高度。如果我們在做事之前,已經把結果牢牢限定在了某個位置,那麼我們最終的結果不會高出這個位置。
人不僅容易形成某種固定的行為模式,也容易形成某種固定的心理心態。
尤其是對同樣一件事,幾次三番地嘗試卻屢屢失敗之後,很容易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就自然地把做事的標準降低了——因為認為自己是永遠無法達到更高的高度的,限制也就由此形成了,因為心裏面已經默認了一個「高度」。
我們當然不主張盲目地自信,不主張在事實已經證明確實無法實現目標時仍然抱有幻想,那樣對我們同樣是有害的。但是我們在設定自己的心理高度之前,是否應該百分之百地確認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已經足夠盡心儘力了?
因為這個「心的高度」一旦設定並固化之後,我們基本上就不可能再打破了。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尋求就能得到它,捨棄就會失掉它,這樣尋求有益於得到,因為所尋求的存在於我本身之內的緣故。尋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運,這樣尋求無益於得到,因為所尋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緣故。
心在我們本身之內,可以求而得之。心的高度多少,心的力量大小,不在別處獲得,而是取決於我們自己。
志,心之所向,意之所指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做事之前先需立志。志之中,既包含著目標、追求、決心,也包含著面對並跨越千難萬阻的堅定信念。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全是鳥語花香,也會是荊棘密布;不全是晴空朗月,也會有暴雨陰霾。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路途中要想不被荊棘、暴雨、陰霾所嚇退,內心裡要想不被恐懼、貪婪、憂愁所佔據,就需要不斷跨越心的高度,走向新的征程,而那完美的終點永在遠方。
※杜甫《佳人》:愛情沒了 也要活得漂亮
※孔子並不是史學家 為何要著《春秋》?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