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早期道教具有強烈的革命性令皇帝懼怕,因為道教有墨家基因

中國早期道教具有強烈的革命性令皇帝懼怕,因為道教有墨家基因

提起道教大家想到的是沖虛恬淡的道士,清修無為的作風。

但實際上,在道教成立之初,他們是作為一個有著嚴密組織的秘密團體出現的,後來更是發展成為與當時中央政府分庭抗禮的造反派,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農民起義的代表。

這就是漢末的黃巾起義。

那麼,黃巾起義和道教有什麼關係呢?他們和墨家又有什麼關聯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中國早期道教具有強烈的革命性令皇帝懼怕,因為道教有墨家基因

漢末黃巾起義是一場動搖漢朝根基,開啟三國時代的農民起義。

這場起義是「太平道」的創始人張角發動和指揮的,太平道是早期的道教組織,張角以施符用咒給人治病,宣揚「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讖語,組織「三十六方」數十萬人的大起義。

而太平道的理論基礎在一部「傳奇」著作《太平經》,又稱《太平清領書》。

《太平經》中記載的是各種符咒法術和治病理論,還有對於「新世界」的美好憧憬。

有人認為《太平經》是道教的「奠基之作」,這部書到底有什麼奇異之處呢?

《太平經》不是第一部道教著作,也不是最後一部道教著作。但是它卻是第一次將道教理論付諸於大型社會實踐的指導性綱領。

在這部著作中,除了道教常見的符咒理論,治病原理,修身養性和無為而治的思想之外,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提出了建設「新世界」的主張,書中提出要實行「平均主義」,實現「人人平等」。

這無疑是一種「革命性」的主張,這與當時巨大的貧富差距和嚴重的社會矛盾息息相關。

中國早期道教具有強烈的革命性令皇帝懼怕,因為道教有墨家基因

按理說,作為宣揚「不爭」和「無為」的道家,不應該衍生出這樣有組織有革命性的宗教。

其實,道教尤其是太平道,在它成立之初就不是單純的以道家思想為內核,《太平經》中就有大量的儒家乃至墨家思想!

尤其是墨家思想,是中國早期道教具備強烈革命性的真正原因!

近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就是認為,太平道和黃巾起義的思想及組織是來源於墨家。

我們現在看《太平經》,裡面有大量的墨家思想,比如鬼神崇拜,以賢治國,宣揚兼愛,推崇自然科學等等。

墨家是一個具備很高組織度的學派,在先秦時代曾成立過組織嚴密的秘密社團,這一派中名人輩出,如張良、徐福等,他們對於秦漢時代的歷史造成了重大影響。

也正是因此,秦始皇和漢武帝對於墨家都十分警惕,前後打擊,導致墨家在漢代便歸於衰落。

中國早期道教具有強烈的革命性令皇帝懼怕,因為道教有墨家基因

但是,墨家思想卻始終在民間流傳,逐漸與原始的道家融合,到了漢末,隨著瘟疫橫行,土地兼并,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尖銳,融合了道家和墨家思想的「道教」開始崛起。

在北方,太平道發動了黃巾起義,歸於失敗,撼動了漢朝根基。

同時的南方,道教還有「五斗米道」,他們同樣具備革命性,在四川陝西等地活躍,後來其主幹被曹操收編,分支則散落全國。

南北朝時代五斗米道還發動了孫恩大起義,直接促使東晉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認真胡扯 的精彩文章:

據說這世界上有一位大羅漢仍活躍在我們之間,有個辦法可以見到他
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的真相,他能建立後金是必然還是偶然

TAG:認真胡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