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播下鄉村振興的幼教火種

播下鄉村振興的幼教火種

90歲的樂大爺手和腿腳行動不便,老伴去世了,唯一的兒子離婚後成天無所事事,經常喝得爛醉,不僅砸碎家中物品,還罵老人,對老人的衣食住行更是漠不關心。

黑籽兒社會服務中心的社工了解到情況後,為樂大爺制訂了幫扶計劃,每個月都會上門看望老人,送大米、油等生活物品,並三次跟樂大爺的兒子談心,終於使他的思想發生了變化。他感慨地說:「你們一個外人對父親都這麼關心,我真的自嘆不如。你們放心吧!之前我錯了,以後我會盡到當兒子的責任。」

這類服務社區居民的故事在佔地斯門的黑籽兒團隊還有很多。一個幼教人,為何做這些?佔地斯門說她認準一個理兒:優化孩子成長的環境,對其早期發展至關重要,而這個環境,是需要家、園、社區共同努力去營造的。

鄉村振興要靠鄉村的「籽兒」

佔地斯門,藏語寓意「太陽升起的地方」。她是一位藏族女性,是黨的十九大代表,四川黑籽兒教育服務集團黨總支書記。

去年,十九大會議期間發生的一幕,深深印在佔地斯門的心底。

「分組會上的發言,6分鐘,我超了,因為有幾個環節的互動。」回憶當時的情景,佔地斯門仍難掩激動。

當日,她彙報黑籽兒的「三融合」教育怎樣走進社區,優化孩子的成長環境。「黑籽兒(寓意孩子),就是黑土地上的種子,黑土地指的是家庭、幼兒園、社區這方沃土,當土壤越發肥沃時,越有利於種子生根發芽。」她給代表們講了三個案例,說明黑籽兒「三融合」教育服務模式取得的成果,受到在場的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的讚許。

尤其讓她備受鼓舞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講到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聽到這20個字,我特別興奮,更加堅定了用『三融合』理念改變鄉村幼兒教育現狀的決心。」佔地斯門說。

22年前,大學畢業的佔地斯門選擇從事幼教行業,並沒有堅定地認為自己走的這條路是對的,但在走的過程中,內心深處總有一種聲音和感召,告訴她,這是對的。

佔地斯門說:「我是來自山區的,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觀念。我從自身的經歷意識到,原來,農村要改變,還是要靠農村的孩子去建設自己的家鄉。我就覺得,農村孩子的教育太重要了!」

家庭不文明,「籽兒」沒營養

起初,佔地斯門只想做一名幼兒園好老師,她發現許多家長都希望老師多教孩子一些知識。但她認為,孩子的教育不是教他多少知識,而是教他從小學會做人,有好的品德。

在接觸孩子的過程中,她特別關注那些內向、不守規矩、有攻擊行為的孩子,想盡辦法改掉他們身上的壞毛病。通過較長時間的認真觀察與研究,她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與其所生活的家庭和社區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繫。

佔地斯門在走訪孩子家庭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年輕的父母都是忙忙碌碌地戀愛、結婚、生子,並沒有做好教育孩子的準備。不少孩子進入幼兒園時,已經表現出不良行為習慣,老師需要花很長時間去改變他們。如果父母能早早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會給孩子的早期發展少留下遺憾。

「怎樣讓父母認識到孩子的成長家庭也肩負著重要責任呢?」這個問題引起了佔地斯門的深入思考。

1996年,佔地斯門在成都武侯區高碑村創辦了第一所幼兒園,那時,她專註於讓老師跟家長成為朋友。為此,幼兒園開展了一月一次的家園共育活動,諸如包餃子、跳格子等活動,邀請家長來參與。剛開始,沒有家長願意來。經過多次溝通和體驗,後來大部分家長都來了,並且一家人一家人地來。

然而,到了學期末,令佔地斯門沒想到的是,有一個班20多位家長要求退費,說幼兒園天天就是耍,孩子什麼都沒學到,還忽悠家長來參加活動,把時間都耽誤了。家長潑的冷水澆醒了她,佔地斯門意識到,「家長的不支持,是因為不理解」。

2006年,佔地斯門組織了一次大型家長會。她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當時對1000多名家長講的那些掏心窩子的話:「各位家長,你們搬進了新房子,生活富裕了,但你們的教育觀念並沒有隨著物質生活的變化而提升。比如你們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說粗話,孩子模仿能力強、分辨能力差,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這多麼可怕!孩子長大後要走出四川、走向世界,我們今天投入這麼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和精力來組織親子活動,目的就是引導你們重視孩子的教育,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為孩子明天的發展打好基礎。」

很多民辦園同行對此不理解,在背後議論:何必做這些費力不討好的事。但佔地斯門心中有個信念:既然是對的,就要堅持下去。

社區變和諧,「籽兒」長得好

又是一個星期四,大邑縣黑籽兒社會服務中心每周一次的「家長學堂」如期開展。佔地斯門站在台上為家長講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台下滿滿登登坐著新樂社區的家長。

新樂社區是一個農民集中居住的新型小區,有1000多戶人家,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剩下老人和小孩。為了讓黑籽兒的教育理念在社區生根,佔地斯門2014年8月在這裡建立了黑籽兒社會服務中心。而今,黑籽兒在大邑縣已有10個社會服務站點。

佔地斯門的同事劉燕菲說:「剛開始做社區教育服務時,許多居民不理解,說我們開展的各種免費體驗活動是騙人的,只有一兩個人來參與。但我們並沒有放棄,後來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的『五個一』活動,比如每周跟父母通話一次、每月視頻一次等。慢慢地,居民覺得我們是真心幫他們的,才逐漸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

在社區安家是黑籽兒「三融合」教育邁出的重要一步。而這一步的邁出,源於佔地斯門辦園過程中積累的經驗。

2006年,佔地斯門在雲南麗江辦園時,成立了家委會,重視發揮家長尤其是黨員家長的作用。同時,有計劃地在當地村裡開展傳統文化特色活動、家長學堂、心靈加油站等教育服務。

在心靈加油站,佔地斯門以茶為媒,通過交流談心,解決家長育兒困惑、夫妻矛盾、鄰里糾紛。「起初都是幼兒園準備茶葉,後來,家長自己帶茶葉,還在茶葉罐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放在心靈加油站。久而久之,心靈加油站變成了一個心與心交流的平台。」佔地斯門回憶說。

看著服務的社區一點點走向文明和諧,佔地斯門更加堅定了為孩子營造良好社區環境的決心,播下鄉村振興的幼教火種。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30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劉古平:一個「令人生厭」的老人
「瓷娃娃」的故事仍在繼續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