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蹺蹺板樹》的「驚奇」

《蹺蹺板樹》的「驚奇」

「不同意!不同意!」聽說要砍倒那棵大橡樹,6歲的張恩同很生氣,一邊跺腳,一邊舉起兩隻手。12月22日,英國經典兒童劇《蹺蹺板樹》在中國兒童劇場首演,台下的小觀眾跟張恩同一樣,完全沉浸在台上的故事裡。

一個議事廳,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一場關於「生存與毀滅」的環境保衛戰已經拉開序幕。一棵300多歲的古老大橡樹,是否要為了建一個兒童遊樂場而被砍掉?環保主義者杜志先生表示反對,並向大家闡述了計劃實施後會給棲息在大樹上的族群造成什麼樣的毀滅性後果。伴隨著杜志先生一聲聲沉重的「想想吧,想想吧……」居民們默默換上了動物的服裝,幕布拉開,隨著歡快的鳥叫聲,映入眼帘的是生機盎然、鳥語花香的森林和一棵巨大的、許多動物在此安家的老橡樹,隨後「兔子」從樹洞中鑽了出來,故事開始了……

除了好看的故事,劇中還有很多精彩的唱段。為了更好地使孩子們感受英式音樂、融入劇情,編曲、音樂製作趙一丁將唱段幾番修正,忍痛將原本的八聲部合唱改成了四聲部,在橡樹即將被砍倒的時候,所有的小動物手挽著手,齊心協力,共同演唱的「救救大樹」使現場小觀眾感同身受、眼含淚光。為了使音樂更加豐富多彩,趙一丁在古典樂器配樂為主的前提下,還加入了一些爵士樂、搖滾元素,並為劇中每一隻動物都配了音樂和樂器,比如兔子是單簧管,籬雀是短笛,松鴉是次中音薩克斯,貓頭鷹是圓號……

該劇的形體設計由中央戲劇學院舞劇系青年教師劉美池擔任,據她介紹:「英國原版作品中並沒有舞蹈部分,此次在『蝙蝠』這個角色上加入了少量舞蹈元素,他是一個隨時戴著耳機聽音樂熱衷聚會的嘻哈青年,因此他的所有舞台動作都更具有動感和節奏感。」

司曙先生,松鼠;霍梅女士,畫眉;卞復先生,蝙蝠……劇中角色是8個人物和8種動物,每位演員都同時飾演一個人類角色和一個動物角色,兩種角色在行為習慣和情感表達上均不相同,對於演員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蹺蹺板樹》是繼《餅乾小子》之後,中國兒藝與大衛·伍德進行的第二次合作。為了創排一部原汁原味的英式劇目,特邀英國兒童戲劇家亞當·斯坦福德(Adam Stafford)與兒藝優秀青年導演毛爾南共同執導該劇。

被譽為英國「國寶級兒童劇作家」的大衛·伍德(David Wood)在談到這部戲的創作時說:「孩子天生喜歡動物。在劇場里,能夠快速吸引孩子情感參與的場景就是當一個需要幫助的弱勢動物角色上場的時候。橡樹就像一個供生物生活的群落,他們有自己的生存體系和生活習性。當構想出一個吵鬧熙攘的橡樹群落,不得不暫時放下內部分歧而團結一心保衛家園的故事時,《蹺蹺板樹》的雛形就開始顯現了。」

當被問及「為兒童創作的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麼」,大衛·伍德列舉了色彩、幽默感、故事情節等多種要素,但他更看重的是他8歲女兒的回答:「Suddenlies(驚奇)。」「驚奇」,即一些突然的轉變或新鮮的元素,是吸引孩子迫切想要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麼的神奇「吸引力」。

在大衛·伍德看來,在戲劇上實現「驚奇」的手段豐富多樣,如引入新的角色、製造意外事件、運用音響效果、讓角色展開思考等,總之,兒童戲劇中的「驚奇」是讓兒童觀眾持續關注舞台上的每一個瞬間、與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的重要「法寶」。

大衛·伍德還喜歡強調一個觀點:在所有的戲劇中,兒童戲劇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引導孩子在整個生命歷程中獲得快樂、走進劇場看戲。「但是我們不能理解為,做兒童戲劇就是培養未來的觀眾,我們所做的是當下的事業,因為孩子們在此刻就需要且值得欣賞戲劇。」他說。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30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全面加強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工作
實習管理做精細,才能「對得起學生」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