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為什麼都是六邊形的?如何通過雪花的形狀判斷氣溫?
雪花在古代有一個非常高雅的名字,玉塵。見過下雪的朋友都曾仔細觀察過雪的形狀,每一片雪花都像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精美至極。
現在發現的雪花圖案已經超過了2萬多種,但這僅僅是一部分,還有更多的圖案等待著我們的發現。即使是圖案相同,也會有無數種千差萬別的雪花,所以雪花就像樹葉一樣,每一片都是獨一無二的。
事實上,在量子物理中,除了電子以外,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樣事物有完全相同的第二個,即使是水分子之間也完全不同。因為電子是最小的粒子,無法再分割,形成之始就完全相同,再形成其它物質時,總會有無數種可能。這樣的解釋可能有些牽強,但我們不可能將每一片雪花都檢查個遍,那就只能從雪花的形成過程中尋找答案。
我們知道,雪花都是六邊形的,給人的感覺很神奇,就像是人為操縱一般。其實這與冰晶(雪花)的分子結構有關,冰晶就是水分子的固體形態,冰晶的分子結構決定了它是六方晶體。事實上,不只冰晶,其他所有的晶體都有一個非常規則的結構。比如水晶,它雖然是二氧化硅的晶體,但同樣具有六方晶體的性質。
在氣候條件適宜的條件下,高空中的水分子會附著在任一塵埃上形成冰晶(這個原始冰晶就是六邊形的),周圍的水分子見有塵埃,就紛紛擁抱過來取暖。而六方晶體從對稱的角度來看是具有四個軸的,其中三個輔軸在一個平面上,互相以六十度角相交;另一主軸與這三個輔軸組成的平面垂直。
當周圍的水分子與冰晶結合時,最先遇到的是三個輔軸上的六個頂角,而不是主軸。這就使六個頂角越來越長,而主軸基本無變化。同時,頂角上還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分支,同樣以60度突出於頂角,這與周圍的溫度、濕度和雲層的厚度有關。這樣,一片精美的雪花就形成了。
我們還可以通過觀察雪花的形狀來判斷氣溫的高低和濕度的大小,比如,氣溫在零攝氏度時,雪花一般為水平擴展的正六邊形,也就是頂角之間無空隙;氣溫降到零下5攝氏度時,會出現針狀的雪花;在零下10攝氏度時,開始生成側面鏤空的六稜柱體;零下15攝氏度時,就會形成樹枝狀的雪花。在下降的話,就會形成六稜柱體了。濕度越小,水分子結合的速度就越慢,進而不會形成形狀較複雜的雪花,濕度越大,雪花的形狀也就越複雜。
在極地地區,可以看到下落的雪並不是呈雪花狀,而是標準的六稜柱體的冰晶。
很多人喜歡下雪,下雪時好像真箇世界都安靜了,雪使萬物變得純潔,人們的心靈也得到舒緩。但你可知道,雪並不是白色的!冰晶其實和水晶一樣是無色不透明的,只是它反射光線的能力很強,把所有顏色的光都反射出去,由此就呈現出了白色。
再補充一點,雪的重水比例非常小,所以有很多藥用價值,植物也能更好的吸收利用,所以才會有「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樣的諺語。
TAG:地理知識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