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張迎春,生於1971年。中國美協會員、江蘇省美協花鳥畫藝委會委員、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理事、江蘇省國畫院專職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作品入選第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美展,第三、四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等。出版有《彩墨禽鳥設色技法》《張迎春畫鳥精選》等。



一、概述

花鳥畫是中國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一整套區別於其他畫科的美學觀點、理論、審美情趣和表現手段。禽鳥是花鳥畫創作中描繪的主要對象。歷代花鳥畫家都十分重視對鳥禽的觀察和寫生。在進行彩墨禽鳥的描繪時,我們要深入研究鳥禽的結構、形態、特徵,以便使筆下的禽鳥更為生動傳神、逼真自然。

在長久的進化過程中,鳥類棲息在森林、高山、沙丘、水域中,因此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生態類群。這些類群的習性、外形、結構和羽色都不相同,有的趾間有蹼、嘴扁,有的嘴長、腿長、頸長,有的嘴勾爪利,有的羽毛豐厚、尾脂腺發達……這就形成了走禽、游禽、猛禽、鳴禽等不同的類目。我國是世界上鳥類最多的國家。這些鳥類雖然千差萬別,但其基本結構相似,有著共通的特徵。我們只要掌握了鳥類的這些基本的結構和特徵,就能創作出各種不同種類的禽鳥。(圖一為鳥體外形圖,圖二至圖六為不同鳥類在作品中的表現效果)

鳥的基本形態接近於橢圓形,頭部為圓形,動作靈活敏捷。因此要掌握好鳥的動態,首先要把握住鳥的運動方向,先畫好身體,再畫頭、添尾、加爪。大體確定了形態後再刻畫細節,根據羽毛的生長規律、結構和形體特徵,逐步進行具體描繪。鳥是生動活潑、動作變化繁多的,我們不僅要能從各個角度去表現,而且更要掌握鳥的飛行、啄蟲、理翅、降落等動態,這樣畫面的表現內容就會更加豐富,更有情趣。古往今來畫鳥都由嘴開始,後勾睛、畫頭,再畫背、兩翼、胸、肚,最後補畫尾及腿爪。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圖一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二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三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四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五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六

二、禽鳥的局部畫法

(一)羽毛

畫羽毛自古有白描和沒骨二法。白描是用淡墨勾畫鳥的外輪廓、羽毛和尾翼。此法全用線條表現,講究生動流暢,特別是描繪白鶴、白鷺、白雞、白鷹、白鵝等白色禽鳥時都可用此法。沒骨法則用焦墨直擦頭、背、尾翼,用淡墨畫胸腹,亦可筆端墨多、筆根墨少,由背至尾、由濃到淡。(圖一為禽鳥羽毛局部圖例)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一

(二)嘴爪

鳥最難畫的是嘴爪。對嘴爪的表現亦是作品最見優劣的關鍵。畫嘴爪須略運用誇張的處理方式,這樣才能展現出藝術感染力。嘴爪為骨質結構,嘴多開合,爪多收放。不同品種的禽鳥,其嘴爪長短也不相同。山禽大都善鳴,多短嘴,尾長則足長,尾短則足短(亦有例外,如鶴足長而尾短,雉則足短而尾長)。水禽嘴闊扁,足有蹼,以便游水捕食。(圖二為鳥嘴的各種類型、圖三為鳥爪的各種類型)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二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三

(三)尾翼

尾翼的用墨應比其他處的用墨更為濃黑。畫時要有陰陽之分。陽為上,較濃;陰為下,較淡。如所表現的禽鳥尾翼上有白斑花紋,則應趁墨色將干未乾時點染,這樣可以避免畫面呆板。(圖四為尾翼的各種類型)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四

(四)點睛

鳥禽的一切情感狀態,如歡悅、機警、依戀、哀傷等都可體現在其眼睛上。鳥類的眼睛並不大,轉動範圍又小,因此視物主要依靠頭部的轉動來進行配合。在描畫鳥眼時,需要進行特別的誇張處理,這樣才能表現出禽鳥的生動活潑。點睛可在圓圈內加一點,亦可單用一點或在頭毛之下勾畫半圓加點(畫兇猛鳥類多畫半圓形,小鳥則用一點或圈內一點)。點睛之墨要濃厚,以表現鳥禽的生動之態。(見圖五)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五

(五)著色

鳥類的羽毛大多很艷麗,雄性尤為漂亮。山禽處于山林之中,羽毛色彩豐富,變化繁多。水禽生活於河流淺灘,羽毛清潔,毛色單一,唯有雄鴛鴦色彩斑斕。翠鳥亦多彩,毛羽皆為青蔥色,翠色間帶有青紫色,嘴爪丹紅,有「水上藍寶石」之譽。(見圖六)畫鳥需隨類賦彩,同時也要進行藝術加工,在保持其特徵的同時,要加強或減弱某些部分。畫時還要考慮鳥禽自身的固有色同環境色的關係,使鳥禽在畫面中既突出又不突兀。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三、山雀的畫法步驟

步驟一:山雀屬山雀科,頭部有橙色斑紋,喉腹部為白色,身體為茶綠色。先用鉛筆勾出山雀的輪廓,注意鳥的動態和身體的細節。用淡墨皴擦、渲染山雀的羽毛層次、前後關係和虛實關係。較為堅硬的部位用深墨勾畫,淡墨則表現柔軟、蓬鬆的羽毛。(見圖一)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一

步驟二:用赭紅畫山雀的嘴、眼、腳及頭部的斑紋,用茶綠畫背部,用淡赭色皴擦、渲染胸腹部的羽毛。畫時注意虛實關係及留白。(見圖二)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三

步驟三:刻畫細節,逐步深入描繪。最後用白色根據羽毛的走向絲毛,畫出層次感,展現出變化。(見圖三)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二

四、大麻鳽的畫法步驟

步驟一:大麻鳽屬鷺科,是體型較大的鷺鷥,全身黃褐色,有黑色斑點。先用鉛筆勾畫出大麻鳽的輪廓、結構、身體上的花紋。要盡量細緻描繪,這樣可以為之後的上色打好基礎。用濃墨、淡墨分部畫出大麻鳽翅膀和背部的花紋,用赭石撇畫、點染頭部和胸腹。畫時要保持筆觸的感覺,表現出結構的層次感。(見圖四)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四

步驟二:根據大麻鳽的特徵和結構大面積鋪染赭石,腹部鋪染墨青。畫時注意留白。(見圖五)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六

步驟三:待干後在結構處渲染、加重,調整冷暖色彩的變化。畫時注重細節的描繪、羽毛的層次。最後在留白處用白粉點染、提亮,以增加禽鳥的厚重感和體積感。(見圖六)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五

五、鳶的畫法步驟

步驟一:鳶屬鷹科,全身呈黑褐色,外貌兇猛、引人注目。先用鉛筆勾畫出鳶的輪廓、細節、羽毛的花紋,然後用深墨勾出羽毛、嘴、眼和爪子。(見圖一)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一

步驟二:用淡墨展現出羽毛的層次,畫出上面的花紋。畫時要掌握好墨中的水分和用筆的方法,展現出筆觸,再用墨青、赭墨進行渲染,使畫面自然而有變化,顯得深淺、虛實有致。(見圖二)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二

步驟三:逐步深入刻畫細節。特別是對花紋的描繪要有變化,避免刻板。之後用白粉畫嘴和腳,提亮部分羽毛,使鳶立體起來。最後進行點睛。(見圖三)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三

六、牛背鷺的畫法步驟

步驟一:牛背鷺屬體積較小的鷺鷥,嘴呈黃色,羽毛呈亞麻色。先用鉛筆詳細畫出牛背鷺的輪廓、羽毛的走向和結構細節。然後用深墨勾出其嘴、眼、飛羽,用淡墨皴擦、撇畫胸、腹、背的羽毛。用筆要虛實相間,表現出羽毛的蓬鬆感。(見圖四)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四

步驟二:用赭石畫頭部、頸部及肩羽,用鵝黃畫嘴、眼、腳,用淡赭墨略分出羽毛間的層次和前後關係。(見圖五)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五

步驟三:細緻刻畫牛背鷺的頭部、嘴及爪子等細節部位。用淡墨反覆皴擦胸腹部的羽毛,使之豐富起來。再用白粉點染留白處,使之更為厚實。經過反覆皴擦使禽鳥逐漸清晰、立體。最後點睛完成。(見圖六)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六

七、黑鵐的畫法步驟

步驟一:黑鵐屬雀科,羽毛呈藍灰色,略帶淡褐色,有白斑。先用濃墨勾畫黑鵐的嘴、眼、肩羽、飛羽、尾羽及腳爪。畫腳爪的線條時要注重頓挫,以表現骨節。以淡墨皴擦鳥的頭部、腹背,注重乾濕、濃淡的變化。用重墨畫出飛羽和尾羽的花紋,保證筆觸的靈活,避免刻板。(見圖一)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一

步驟二:用鈷藍色畫頭部,同時用赭石畫肩部、背部和尾部。畫時,冷暖色彩要交替皴擦,以表現真實感和豐富性。(見圖二)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二

步驟三:進一步對黑鵐進行渲染,並在鳥的結構要點處加重、加厚,以表現禽鳥的厚實感。在耳羽、胸、腹的柔軟羽毛處用白粉皴擦,再點染飛羽上的白色斑點。最後點睛完成。(見圖三)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三

八、翠鳥的畫法步驟

步驟一:翠鳥體型較小,背部為藍綠色,腹部為鮮艷的橙色。雌鳥下喙為紅色,非常漂亮。可以說,美麗的翠鳥是水上飛翔著的「藍寶石」。用濃墨勾出嘴、飛羽、尾羽和爪子。用淡墨皴擦翠鳥的頭部及背部,表現羽毛的蓬鬆感,注意毛筆的水分控制和墨色的變化。(見圖四)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四

步驟二:以石綠畫頭部及飛羽,石青點染背部,橙色畫胸腹,朱磦畫嘴和爪子,白色畫下頦、耳羽,淡墨撇畫肩部的羽毛。(見圖五)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五

步驟三:翠鳥的底色都鋪好後,對其結構要點和暗部進行調整、渲染,以增強體積感,加強色彩的變化。最後點睛,完成描繪。(見圖六)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圖六

九、結語

藝術符號是傳達畫家個人思想情感的工具,具有很強的獨特性。畫家從自己要表現的意象出發,運用藝術符號,把一種與意象相協調的風格韻味顯示在畫面里。藝術講求個性特色。一切進入繪畫作品的生活素材必定會滲入畫家的思想情感,充滿其對事物的自我理解和表現。藝術的力量來自於畫家對生活的理解,來自於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意境。不同的觀察角度會產生各異的感覺和認識。畫家通過技巧來表現現實,從而賦予自然生命更多、更深的精神內涵。

我喜歡畫一些野禽、白鷺。它們或棲息於濕潤的百草中,或蟄伏於茂密的樹叢里。在秋風中,在寒露間,斑駁的樹榦、飛揚的羽毛、春天清晨明媚的陽光、秋日黃昏燦爛的夕照,這些都是我在作品中力求捕捉的純美境界。我們要將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自然,通過亦動亦靜的畫面,在表現清新寧靜氛圍的同時,又反映出自然界生命的強韌。花鳥畫創作是通過對自然界的禽鳥、花草、山石的描寫來傳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現作品主題。畫家通過多種形式的組合搭配,使畫面元素既對立又和諧統一,從而表現對生活獨特的感受、情感和理解。在創作過程中,我十分注重工寫結合,用以寫襯工的手法來表現作品的量感和質感,融水墨與色彩、自然與裝飾為一體,在繁複中尋找節奏、規律、裝飾的趣味,尋找花、草、藤、鳥的有機結合,尋找畫面組合中的和諧。在色彩運用方面上,我採用以墨破色、以水破墨的方法,一方面用墨色的凝重來襯托出色彩的跳躍和絢麗,另一方面讓不同的色彩反襯出墨色的安靜、沉穩。由於色彩的反覆疊加,畫面會由生變熟,進而不斷豐富起來。同時,我也很注重整幅作品的色調,把豐富的色彩統一在一種色調的基礎上,使畫面強烈又不失穩重,給人更多的想像空間。

在充滿生氣的大自然中,自然生命的生活形態都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有著各自不同的生長特點。我們只有用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去尋找蘊藏其中的魅力,才能形成具有獨特個性的藝術符號,才能將自然形態轉化為筆下的藝術形態。(附圖為張迎春的彩墨禽鳥作品,上者為《江南初雪》,下者為《立冬》)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彩墨禽鳥的創作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