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生活向前,信心與力量的儲備

生活向前,信心與力量的儲備

生活向前,信心與力量的儲備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生活的經過是什麼?是品鑒與體驗。我們有時候感覺到酸甜苦辣,那麼酸甜苦辣難道不是生活的一種客觀的滋味嗎,它何嘗不是生活的樸素存在?有人說好苦啊,那麼好苦、再苦也是一種體驗,所以說生活是用來品鑒和體驗,而不是去盲從和妥協。

應對生活出現的很多問題,需要清楚自己想做一種什麼樣的人,自己選擇做一種什麼樣的人,不必要抱怨生活多麼複雜,生活就是那樣。

問題的中心是什麼?為了更好的活著,為了選擇一個更好的生活,能夠從不同程度上去改變,去培養自己面對和化解問題的勇氣,去活出對生活意義的詮釋和承擔,這需要自己理解問題的深刻,需要深信自己能夠解決問題的信心,並且活出一種豁達、從容、堅強和堅定的生活狀態。

不必要抱怨生活太複雜,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脆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生活在一個客觀的世界裡,卻膨脹了自我的主觀意識。世界是一個群體性狀態,生活是一個集體性氛圍,個人只是群體生活當中的一片風景,它需要更多的認同那些公序良俗、道德規則、法律法規,它需要去認同那些群體性利益。

用個體去認知群體,用個性去服從共性,而不是去嘆息生命多麼殘缺,還有多少衝突,再也找不到安全感,自己收穫寥寥無幾。總是在那種自我意識狀態下去發生衝突、撞擊、摩擦和傷害,用自我的主觀意識,忽略了群體利益,忽略了所有人的群體價值,忽略了更多人幸福的福利。

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就是膨脹了自我主觀意識,誤解了這個社會群體價值,甚至是忽略了社會群體價值,與這個社會意識形態成為一種背離、衝突甚至是一種對立。在這個真實客觀的世界裡,一定不要過多的膨脹了自我主觀意識。

煩惱是對生活傷害成本最小的一種傷害,但卻是對生活傷害最大的一種隱患,煩惱本身是對生活衝擊成本最小的一種狀態,但給生活帶來的困擾卻長久地存在,不要讓自己的生活太複雜,需要我們在生活里不要太自我。

有副對聯寫道:晨鐘暮鼓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迷路人。有句話問,生活里最難的是什麼,是經過了多少苦難,卻激勵不了對生活的努力;經過了很多故事,卻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人,對生活的思考是一種清醒的理智、溫暖的包容和積極的推進。

生活是什麼?生活是一種提醒,是一種鞭策,更是一種關照,更是一種成全。那麼生活里有許多問題,有許多困惑,有許多難題,需要自我去定義,自我去加持,自我去成就。成就什麼?成就一個如何定義自己生活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延參法師 的精彩文章:

莫怨情懷無人知
行走在中年的思考

TAG:延參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