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媒稱中國探月領先世界一步

日媒稱中國探月領先世界一步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

12月30日8時55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準備月背著陸預定軌道。29日日經中文版刊登文章,認為在全世界展開月球探測和開發競爭的背景下,中國已經領先一步。

據日經中文網29日報道,中國發射了為實現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計劃最早2019年1月初就在世界範圍內首次發起相關挑戰。月球正面與背面的地形和構造等存在明顯差異,通過實際著陸展開調查,不僅在科學研究方面,還有望在水資源等調查上取得成果。進入21世紀後,成功讓探測器在月球著陸的只有中國。此次通過挑戰月球背面著陸,中國有望在月球開發領域領先世界一步。

中國的無人探測器「嫦娥4號」於2018年12月8日發射,4天後進入環月軌道。按計劃,將在靠近月球背面南極的「馮·卡門隕石坑(Von Kármán crater)」著陸。中國還將利用嫦娥4號攜帶的月球車「玉兔號」調查月球背面由哪些礦物構成等。

月球在環繞地球1周的時間裡正好自轉1圈,因此永遠是正面對著地球。月球背面從地球上完全無法看到,同時與地球的直接通信也難以實現。單純發射探測器的話,要實現成功著陸存在困難。

為此,中國此前一直在推進準備工作。其中一項準備就是發射在月球背面和地球間實現通信中轉的衛星。這一中繼衛星從地球來看處於月球的背面,目前已進入衛星能保持穩定位置的環繞「拉格朗日L2點」的軌道。處於在覆蓋月球背面的同時又能看到地球的位置,因此能夠實現著陸的探測器和地球間中繼通信。

報道稱,一般認為在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地形等明顯不同,形成方式也存在差異。例如在月球正面,從地球上看起來發黑的被稱為「海」的部位很多,但在背面,發黑的部位幾乎不存在,大部分都是看起來明亮的部位。一般認為,發黑的月海是在月球形成之後由內部噴出的溶岩擴展並凝固而成,呈現比較平坦的地形。另一方面,明亮的部分則多為起伏較多的地形。

此外,月海主要由被稱為玄武岩的岩石構成,而明亮的部位則由被稱為斜長石的岩石構成。通過調查重力場等舉措,科學家已經發現從月球地殼的厚度來看,背面比正面更厚。如果在背面著陸並成功收集到更加詳細的數據,將有望在月球構造和歷史等的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馮·卡門隕石坑是在巨大隕石撞擊月球背面而形成的廣闊的南極艾肯盆地之中,由更小的隕石撞擊而形成的。附近有很多被稱為輝石的礦物,一般認為大概是由於隕石的撞擊導致表面被吹走,內部岩石熔化之後覆蓋了表面。日本國立天文台RISE月行星探測討論室助教荒木博志解釋稱「如果弄清在盆地形成之後,發生過什麼樣的火山活動才形成現在的狀態,將得知月球發生過怎樣的演化」。

另外,一般認為,月球的北極和南極可能有水存在。馮·卡門隕石坑靠近南極,在環繞隕石坑的高高的山地的影子里,太陽光照射不到,存在發現水的可能性。水不僅將成為人類的飲用水,還將成為分解氧氣和氫氣、製造火箭燃料的材料,在宇宙中被視為重要資源。

據報道,在截至目前的各國探月研究中,有關月球背面的數據不斷積累,這也是此次挑戰的背景。這是因為「著陸需要地形等詳細的數據」(荒木助教)。以2007年發射、在環繞月球的同時調查詳細地形等的日本探測器「月亮女神(SELENE)」為代表,2010年前後起美國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和「月球隕坑觀測和遙感衛星(LCROSS)」、印度的「月船1號(Chandrayaan-1)」等相繼對月球進行了探測。中國則先後在2007年和2010年發射了「嫦娥1號」和「嫦娥2號」。

不過,在美國通過阿波羅計劃將人類送上月球之後,讓探測器在月球著陸的計劃幾乎都沒有成功。在1976年前蘇聯的「月球24號」著陸到2013年中國的「嫦娥3號」在月球正面著陸,這之間存在37年的空白。之後截至2018年3月舉行了民間團隊的月球無人探測比賽,但無一團隊的探測器在期限內抵達月球。進入21世紀後,在月球實現著陸的只有中國的探測器。

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提出再次將人類送上月球的計劃,隨後全球對探月的關注出現升溫。不僅是國家,民營企業的月球旅行和月球資源開發等計劃也浮出水面,但都沒有明確的時間和具體的計劃。

日經中文網認為,提出成為「航天強國」、積極推進太空開發的中國將月球探測定位為重要計劃之一。繼嫦娥4號之後,正在推進2019年發射嫦娥5號、從月球帶回岩石等的樣品的計劃。在全世界展開月球探測和開發競爭的背景下,中國已經領先一步,這似乎確定無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北京石景山警方通報:43歲歌手陳某涉毒被抓
宋魯鄭:台灣原來是這樣的——台灣九合一選舉第四篇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