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石達開受困大渡河時,為何主動向清軍「請降」?

石達開受困大渡河時,為何主動向清軍「請降」?

1857年5月,經歷了痛苦天京事變和洪秀全猜忌的翼王石達開出走天京,並向太平天國轄下軍民公布告示,訴說自己的無奈和痛苦,讓大夥各自選擇「歸屬」,實則是在挖洪秀全的根,對其來個釜底抽薪。效果還不錯,憑藉這兩年在軍中樹立起的威望,石達開身邊很快便聚集了十餘萬人,當然這是連同隨軍家屬也計算在內的。拉攏部分人馬後,石達開進兵江西,因沒有水師而無法渡過贛江,救援吉安、瑞州之計劃失敗,而後全軍進入浙江,試圖開闢閩浙根據地。可惜,在浙江、福建,石達開被當地清軍打得灰頭土臉,連個像樣的勝仗都沒獲得,也沒佔領一座城市,還將楊輔清之前打下的地盤搞沒了。

在浙江、福建遇到挫折後,石達開決定效仿劉備,進入四川建立根據地,而後休養生息三四年,再出來逐鹿中原。1859年春,石達開進入湖南,想借道兩湖進入四川,可惜半路卻去攻打寶慶,白白浪費了幾個月時間。更要命的是,石達開在此次大戰中慘敗,被迫逃往廣西避難,威望降到谷底。在廣西呆了兩年,實在沒法混下去了(因為廣西窮,養活不了那麼多人),只好跑去四川,繼續踐行既定的戰略計劃。可惜,這是一條死路,石達開進入四川後也沒啥表現,還被清軍圍堵在大渡河,陷入了絕境。

石達開抵達大渡河時,清軍還沒有追上來,河水也沒暴漲,可是他未下令部隊強渡長江,而是原地休整,到傍晚才渡河,錯過了幾個時辰。渡河時,河水正好暴漲,對岸也有少量清軍布防(當地土司軍隊),首批渡河5000精銳因缺少大型船隻而受阻,但也有少量衝到岸邊。此時,石達開居然下令先遣部隊返回,以致大夥都被水淹死。

石達開不是善於打硬仗的料,一旦遇到小挫折,立馬尋找捷徑,試圖以「巧」取勝,這一點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既然強渡大渡河不行,那就尋找其他出路吧。話說石達開也不傻,他也知道上游有座瀘定橋,沒船過河,走大橋總該可以吧,既安全又省事。可惜,石達開從大渡河畔撤退後,清軍便一路追殺過來,中途損失了一萬餘人,狼狽不堪。更倒霉的是,石達開抵達松林河時,海拔七千多米的貢嘎山積雪融化,冰涼的雪水奔騰而下,從大渡河倒灌入松林小河,水溫很低,沒有船根本無法通行。也就是說,石達開被松林河困住了,無法渡江,陷入了清軍重重圍困之中。

陷入重圍還不要緊,紮下大營,堅守待援也不錯,畢竟入川隊伍還有李福猷一支勁旅,此外還有李藍起義軍。不過,石達開可等不及了,因為他沒有糧食,部隊也缺少彈藥,王應元、嶺承恩等當地土司又不願賣糧食給他。可以說,石達開已經陷入了絕境,要麼投降,要麼拚死突圍,求得一線生機。此時,四川總督駱秉章向他伸出了橄欖枝,說是允許他歸降,並派王松林與他談判。

得知清軍同意談判後,石達開帶著五歲兒子石定忠等十餘人到駱秉章大營,說是主動「請降」以全三軍性命。可惜,石達開已經沒了談判資本,駱秉章壓根就不想招降他,直接給他凌遲了。剩下6000太平軍將士,4000老弱遣散,2000精銳則全部處死。

這就有意思了,石達開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物,他怎麼會相信駱秉章的「免死大旗」呢?要知道,石達開主持西征戰事以來,死在他手下的封疆大吏可不少,如兩任湖廣總督吳文鎔、楊霈,安徽巡撫江忠源,欽差大臣、湖北提督向榮等都直接或間接死於他手。此時,他居然相信了駱秉章,自己主動「請降」,以全三軍之性命。那麼,是他走投無路被逼無奈呢,還是異想天開呢?一起來看看。

從石達開進入大渡河畔之前後情況來看,他並不是沒法脫身,而是抓不住機會,錯過了渡河抑或說是突圍的最佳時機。當時,清軍圍剿部隊並不算特別多,戰鬥力也不算很強,唐友耕、何名標、王應元、嶺承恩等清將則名不見經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將領。但是,就是這些八流將領帶著一幫雜牌軍,硬是將石達開逼近了絕境,這實在搞笑。試想,若是石達開敢於孤注一擲,血戰突圍,清軍也未必能夠阻止得了。可以說,石達開是陷入了絕境,但並非沒有翻盤之機會。

那麼,石達開最終選擇主動「請降」以全三軍,是出於何種考慮呢?其實,石達開對駱秉章還是抱有一絲希望的,他相信駱秉章會給他一個滿意答覆,會真的保全他們性命。其一、駱秉章為官清廉,為人光明磊落,處處為民著想,石達開認定他不會食言。駱秉章為官期間,無論是在中央任職還是下調地方,他都是嚴懲貪官污吏,常常為民請命,聲譽相當高。駱秉章死時身家只有800兩,連喪葬費有都不夠;左宗棠也算清廉,遺產兩萬五千兩;李鴻章則是超過四千萬兩。可以說,駱秉章為官之清廉,深得民心之客觀事實,是石達開敢於「請降」之主要原因之一,也可以說是思想基礎。其二、太天國高級將領之前有過投降,而且待遇還不錯,如韋俊、程學啟、李昭壽等。既然清廷可以原諒他們,同意接受他們投降,那自己也未嘗不可以有此待遇。

可惜,石達開錯了,主動「請降」以全三軍之想法未免太過幼稚,純屬異想天開、一廂情願。道理很簡單,石達開當時已經沒了談判資本,也毫無利用價值,招降他有何意義呢?此外,若是允許首義五大王石達開投降,那豈不是向世人表明:造反成本很低,大夥儘管鬧事,鬧夠了就投降。所以,石達開不全力血戰突圍,而是主動「請降」,實乃異想天開,太過幼稚。各位又是如何看待呢?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漲知識。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國史 的精彩文章:

翼王率部脫離天京誰的錯?看看石達開內心的權欲世界
太平天國鐵血猛將韋俊:擊斃湘軍創始人,卻遭隊友排擠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