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結束中,蘇聯俘虜了60萬日本戰俘,他們的命運是怎麼樣的

二戰結束中,蘇聯俘虜了60萬日本戰俘,他們的命運是怎麼樣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投降之後,整個軸心國集團就只剩下日本苟延殘喘。為了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美軍於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廣島投下一顆原子彈。在美軍對日本本土造成重大打擊之後,蘇聯也於8月8日對日宣戰,並在次日兵發中國東北。

蘇聯方面總共抽調了150萬大軍,並由華西列夫斯基、麥列茨科夫等名將挂帥,旨在一舉擊破日本。

原本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被稱為「帝國之花」,素來以作風強悍著稱,總人數將近70萬。但出乎意料的是,蘇聯大軍卻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了整個中國東北。以往強悍無比的關東軍,完全不堪一擊。蘇聯紅軍在極短的時間內控制了中國東北,並俘虜了近60萬日軍戰俘。

那麼,面對眾多的日本戰俘,蘇聯人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呢?

首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蘇聯和日本是有恩怨的。雖然蘇日雙方在二戰中幾乎沒有怎麼交手,但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蘇軍死傷16萬,被俘8萬,可謂是損失慘重。而在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中,蘇日分別披著蒙古國和偽滿洲國的外衣,又一次發生了戰爭,蘇聯方面有近3萬死傷。

尤其是日本在諾門罕戰役中,使用生化武器污染蘇聯水源的行為,雖然最終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但卻使得蘇聯國內群情激憤,蘇聯人將仇恨記在了心中,一旦找到機會,必然會加倍報復。

這批戰俘被押回蘇聯境內之後,成立了267個戰俘營,白天准許外出完成任務,任務完成後,可以回來休息。而他們的任務也很簡單,不需要動腦,只需要每天參與勞動即可。日軍戰俘的日常任務包括挖礦、修路、建築、挖煤等等,全都是出賣勞力的苦差。而且是怎麼累怎麼來,當天的任務沒有完成,那就沒有飯吃。

蘇聯方面之所以如此殘酷地壓榨戰俘們的勞動力,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二戰中死了太多的人,國內勞動力嚴重缺乏。與其讓這些戰俘吃乾飯,還不如讓他們為自己在戰爭中犯下的罪行贖罪,參與到蘇聯的偉大建設中。這樣一來,蘇聯人既解決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還獲得了心靈上愉悅,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在初期的瘋狂壓榨之後,蘇聯方面漸漸發現戰俘們的怨氣越來越重。為了避免他們集體造反,蘇聯決定在他們每天完成工作的同時,對戰俘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他們每天都會安排老師上課,將蘇聯發思想,灌輸到戰俘們的思想中去。一旦有戰俘在思想政治考核中合格,他們就會讓戰俘得到更好的待遇。而那些思想還不純粹的人,就繼續干苦力,直到覺悟為止。

在這樣的環境下,日本戰俘的思想得到了全面的「升華」。在之後的歲月中,甚至有一批戰俘因為表現優秀,回國後成為了蘇聯的間諜。

雖然少部分日本戰俘得到了救贖,但絕大部分人依然是十分悲慘的。在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他們整日勞作,年復一年,無數的日本人為他們犯下的錯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們之中凍死、餓死、累死的人不計其數。

1956年,蘇聯開始遣返日本戰俘,來時60萬,回去的時候卻只有39萬人。對此,日本方面卻像完全不知情一樣,在接收完這批人員之後悶頭不吭聲。1967年,蘇日建交後,蘇聯政府給日本送去了戰俘們的骨灰盒,代表已經將他們火葬,仁至義盡。

(參考資料:《蘇聯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功是決不放棄 的精彩文章:

乾隆到底愛不愛「如懿」,從他的這首詩中,我們就能找到答案
民間俗語:人有三不親,姨父姑父,第三個是啥,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TAG:成功是決不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