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生前有無篡漢之心?史書記載了一切,後世卻爭論兩千年
「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以上都是千古名句,皆出自東漢末年傳奇歷史人物曹操的《述志令》。《述志令》全篇文章的大體意思就是自己這一輩子不容易,能夠當宰相已經很滿足了,沒有別的慾望了。而且如果漢朝沒有我曹操,已經不知道幾人稱帝稱王了,現在有人妄自揣度,懷疑我曹操對漢朝的忠心,認為我想要篡位的想法是錯誤的。
這篇文章後來被部分人視為曹操講述生平志向,是發自肺腑的呼聲,由此得出「曹公真偉人也」。曹操在文章中用齊桓公和晉文公自比,認為春秋的兩位最早的霸主即使佔據了整個天下的三分之二,依然奉周王室為尊,是非常好的行為,曹操讚美了這種行為,試圖以此來說明自己不想要篡位。
才氣滿三國的曹操在詩歌《短歌行》中,自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以周朝開國的功臣、魯國創立者周公旦自比,除了說明自己對人才的渴望之外,無時不刻在表示自己只想做個周公,而不想做周武王。
據此後世無數人認為,曹公乃是漢室大忠臣,雖然兒子稱帝了,但是自己從來卻沒有想過稱帝,比劉備、孫權這種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強多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不可能夠依靠他自己所留下來的文章、書信或者回憶錄來判斷一個人的本心,誰會去譴責自己呢。我評判一個人,不能看他說了什麼,而是要看他做了什麼。
《三國志·武帝紀》對曹操的描述最詳細,作為二十四史之一相對比較可信,而且其立場傾向魏國為正統,基本不會刻意抹黑曹操,我們可以從曹操發跡之後所作所為去看待這件事情:
1、曹操從平息兗州黃巾軍一戰後崛起,他從那時得到了黃巾軍和家屬一百多萬人口,自此開始在諸侯中嶄露頭角。隨後與袁紹聯合,打擊袁術、劉備等人的聯軍,戰勝呂布、張邈等人之後,成為了能與袁紹、劉表、袁術、公孫瓚等人並肩的諸侯。而諸侯中,曹操距離長安最近,當時的漢獻帝就在長安。
與《三國演義》中所說的不同,《三國志》記載,漢獻帝絕不是袁紹、袁術等人不屑接手,而是曹操近水樓台先得月。興平二年,即公元196年,長安動亂,漢獻帝準備回到洛陽,曹操派曹洪「迎接漢獻帝」。而衛將軍董承和袁術部將萇奴率兵阻攔。在這些人的保護下,漢獻帝平安到了洛陽,結果當年秋天,曹操又自己帶兵進入洛陽,一個月後就逼迫漢獻帝改元建安,遷都許都。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不是天子無處可依,也不是小說中所說的袁紹、袁術等人不願意接受最後被曹操所收留,而是首都洛陽被曹操攻打不能抵擋,最後落到了對方手中。之前的漢朝手中有自己的武裝,還被諸侯所尊重。曹操過手後的漢朝,實際上已經被他滅了。如果不是曹操,漢室好端端的,雖然之前有過董卓廢立,國內軍閥混戰,但手中有兵、有威望,捲土重來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從來沒有人直接攻打首都,曹操是第一人,行為比董卓還惡劣。
2、建安18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的詔書前幾句這麼寫的:我自己品德敗壞,所以遭到了上天的懲罰。。。。。。在我的祖輩的保佑下,我每天祈禱,終於感動了上天,丞相您降臨了。《三國志·武帝紀》
3、建安二十二年,漢獻帝下令:魏王曹操帽子上佩戴十二旒(皇帝帽子兩側的吊墜,古代就算是天子,也只有祭天的時候佩戴十二旒,其餘的時候都是九旒以下),套駕六匹馬(《尚書》規定「天子駕六」),封曹丕為魏國太子(正常應該是世子)。
此外,對於言語有不滿的伏皇后,曹操直接殺掉她的全家;對於為自己發揮了漢初蕭何一樣作用的荀彧,因為不希望曹操稱帝,曹操也是毫不留情讓他自生自滅。
如果真如曹操所說,自己並不想稱帝,只是被人誤會了,那麼以上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要論誰對漢朝的滅亡起到了最大的作用,恐怕沒有人能比的上直接攻打首都、處死皇后、讓皇帝自己罵自己的曹操了吧。要知道《三國志》成書於晉代,本身對曹操可是多有褒揚。歷史就是這樣,語言往往能夠迷惑人,通過理解行為卻能直接透視任何人物的本質。
※漢代一個大家族,盛產宰相,還出過兩個皇帝
※明代倭寇猖獗,朝廷難以招架,何以獨戚繼光能平?
TAG:今天就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