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8台灣發生了哪些大事?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2018年接近尾聲時,兩岸各自選出了年度字,大陸是「奮」,台灣是「翻」,國際則是「退」。這是不尋常的一年,大陸,台灣乃至於全世界,都呈現波濤洶湧之勢。
對台灣而言,2018是翻轉年,從政治的角度來看,長達30年的本土民粹社會運動告終,人民將整個政治都貼上封條,連「政黨」的存在與必要性都受到挑戰,大家相當一致地要求拼經濟。
2018年是怎麼開頭的呢?1月,《遠見》雜誌公布的民調顯示,高達7成2的民眾對台灣經濟表現不滿。那麼,又是怎麼結束的呢?12月,《旺旺中時》公布的民調顯示,高達6成1的民眾「贊成」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發展兩岸關係。
在台灣,舉凡超過六成的民調傾向,都稱得上是真正的主流民意展現,而這是一個首尾連貫的結果,人民早就對經濟不滿,直到有人敢站出來說「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重新定義了「九二共識」,要求「少點政治,多點經濟」的龐然民意才透過選舉爆發。
執政的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上不但輸到只剩下六個執政縣市,連地方「議會」正副議長,都僅剩一個嘉義縣是民進黨籍,而除了台南市與嘉義市,其餘19個縣市議長全部都是國民黨籍。而在台南這個綠營鐵票倉,民進黨甚至窩裡反,正副議長是退出民進黨後才以無黨籍當選。
同一天,鬧了整整一年的台大校長案終於落幕,「教育部」勉予同意了管中閔的校長資格,隔日,「行政院」則勉予同意了「教育部」長的辭職。一個管爺,幹掉三個「教育部」長,不是管爺有多麼厲害,而是執政黨有多麼荒謬可笑。這一天,是「中華民國行憲紀念日」。
以下讓我們回顧這12個月的風風雨雨。
一月份 ——
蔣宋美齡成立的「婦聯會」遭「黨產會」抄家。「婦聯會」內部分裂,一派寧死不願簽「降書」,另一派主張投降保命。
同月,執政黨因「農田水利會」會長選舉落敗,索性將此民間團體改為公務機關,形同拔掉國民黨大樁腳。本月是民進黨到處搜刮民財以圖自身政治利益的一波高峰期。
同月,台大校長遴選,由馬時期官員管中閔出線,全台獨派崩潰,開始對此同意案施壓執政當局,「教育部」啟動「卡管」。
管中閔 圖自台海網
同月,美國眾議院通過《台灣旅行法》,島內獨派欣喜若狂,中美齟齬擴大,台灣民眾則相對無感。但是到現在,美國高官還沒一個來台灣「旅行」。
同月,國民黨蔣萬安愛惜羽毛,宣布「不選」台北市長。蔣不願在勝率不夠高的選舉里被消耗,但以選舉結果看來,他選的話,柯文哲就會落選,蔣現在就是台北市長。
同月,蔡英文為了2018年選舉與柯文哲繼續合作,在電視專訪中因呼籲「兩岸一家親」而得罪「獨派」的柯文哲再次確認「台灣價值」。這個舉動反而噁心到了全台柯粉以及反綠網民,網路上開始蔓延反制「台灣價值」的言論。
二月 ——
花蓮強震,17人罹難,291人受傷。民進黨政府拒絕大陸派遣救援隊入台。
同月,民進黨在地方選舉的布局上,極度重視新北市,蔡英文親自拜託蘇貞昌參選。另一方面,黨內要求與柯文哲決裂,自提人選選台北市長的呼聲愈來愈高。
同月,「獨派」以各種抹黑方式「卡管」,「教育部」決定不發聘書,管中閔無法上任。
同月,「監察委員」陳師孟揚言要為陳水扁平反,追究「辦綠不辦藍」的法官責任,引起法界嘩然。馬英九隨後領銜推動「反妨害司法公正」公投,國民黨也全面以推動公投方式為年底選舉加溫。
同月,前桃園縣長吳志揚怯戰,宣布不選桃園市長,黃昭順也怯戰不願參選高雄市長,毀棄當初對前主席朱立倫的承諾,拒絕辭去「不分區立委」一職,紛紛擾擾,使得國民黨整體選情不被看好。
同月,台媒爆出全台1/3勞工薪資不滿3萬,輿情嘩然。蔡英文不得不衝到第一線,表明「最低薪資3萬是我的夢想」,同時向企業喊話加薪,為低薪風暴滅火。不料此舉引發許多連鎖商家以調漲價格的方式為員工加薪,物價隨之上揚。
同月,美國參、眾兩院若干議員赴台推銷天然氣、石油、大豆與軍火。
同月,全台爆發「衛生紙之亂」,傳聞紙製品價格將上揚,民眾瘋狂搶購,顯示民眾普遍對蔡當局維持物價穩定的措施信心不足。
同月,大陸公布「31條惠台措施」震撼台灣政界,民進黨震驚於大陸對台政策切中要害,國民黨震驚於事前沒被通知。
同月,獨青團體在蔣介石棺柩上潑紅漆。
青年向蔣介石靈柩潑漆 圖自台媒
三月 ——
駐日代表謝長廷呼籲台灣進口「核食」,遭譏「助日」代表。
同月,「反年改」成員在抗議活動中受重傷,祈福晚會上,前往與會的吳敦義遭深藍民眾斥為「漢奸」。該受傷成員不久後不幸去世。
同月,因獨青團體的「去蔣」潑紅漆行動,「統派」團體發動一連串反制,在日台交流協會潑紅漆,在「獨派」記者說明會上鬧場。統獨對立一度升高。
同月,因春節休市菜價崩盤。北農總經理吳音寧神隱引眾怒,不久又被爆領高薪卻看不懂財報,引爆年輕人怒火,網民酸之為「250萬高薪實習生」。
同月,謝謝,再見,李敖。
李敖
同月,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貿易障礙報告,再次指責台灣持續限制進口美豬、美牛。
四月 ——
韓國瑜宣布參選高雄市長,沒人認為他會贏,包括他自己。
同月,無黨籍台南市長參選人林義豐爆紅,「虧雞福來爹」意外獲得年輕人支持。
同月,「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赴美交涉「鋼鋁稅」,但未被美方豁免。
同月,大陸於台灣海峽進行實彈軍演。
同月,「行政院」長賴清德自詡「務實台獨工作者」,並拋出「3務實,6方向」,遭疑挑戰蔡英文兩岸話語權。
同月,高雄餐廳業者掛出「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布條,表達對執政黨經濟表現的不滿。
同月,「中選會」審議通過反同團體發起的三項公投。
同月,親綠民調(《美麗島電子報》)指出,台灣民眾自認「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比例(51.5%)超越「只是台灣人」(46.2%)。
同月,新任「教育部」長吳茂昆繼續「卡管」,自己卻不斷爆出各式醜聞。
同月,賴清德聲稱台灣勞工平均薪資逼近五萬,創下歷史新高,惹怒普遍低薪的年輕世代。
台媒報道
五月 ——
多明尼加無預警與台灣斷交,蔡英文斥責「中共打壓」。
同月,美國制裁大陸中興通訊,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將中興列為戰略性高科技出口管制對象。
同月,柯文哲為「兩岸一家親」公開向深綠獨派道歉。民進黨宣布台北市自推人選。丁守中獲國民黨提名為台北市長參選人。
同月,台大發起「新五四運動」,抗議教育部「卡管」。
同月,親藍媒體旺旺中時發起「無色覺醒」運動,質疑政黨惡鬥造成台灣空轉。
同月,馬英九因「泄密案」,二審被判有罪,刑期四個月,馬再度上訴。
同月,布吉納法索宣布與台斷交,成為蔡英文任內第五個斷交國,蔡英文在公開聲明中連呼12次「中國」,徹底與大陸翻臉。
關於台灣「斷交潮」的相關報道與評論
同月,吳敦義公開主張「終極統一」,蔡英文重炮批評在野黨不團結。不久,呂秀蓮公開向民進黨說再見。
同月,馬英九人氣回溫,全台各地簇擁馬英九。
同月,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1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從14名下滑至17名,大陸從18名上升至13名。
六月 ——
親綠媒體(《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20-29歲年輕人對蔡英文滿意度跌至14.4%,低於平均值23.5%,民進黨青年支持度宣告崩盤。不久,蔡英文聲稱「台灣經濟20年來最好」。
同月,香蕉,鳳梨相繼價崩。高雄鳳梨農拉起「民進黨不倒,農民不會好」布條,痛批「台獨務實工作者」賴清德讓大陸拒買「台獨鳳梨」。為南部農民的反綠營行動拉開序幕。
同月,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於大陸「海峽論壇」上公開說「兩岸一家人」。另外,AIT辦事處新館落成,美方挺蔡,盛讚台美關係空前良好,只是此前多次傳聞美陸戰隊將進駐台灣,結果沒來。
同月,吳音寧風波不斷,蔡英文動員全黨之力硬挺之。
同月,大陸要求國際航空公司將官網上標註的「台灣」改為「中國.台灣」,蔡英文配合「反中」的西方媒體操作「對抗中國霸凌」的宣傳攻勢,並呼籲台灣民眾拒搭將改名的航空公司班機。
同月,民進黨操作「文大宿舍門」抹黑國民黨籍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民進黨籍台北市參選人姚文智舉辦首場大造勢,號稱人潮1.5萬人,其實只有約3000人。
同月,記者一句「王金平比你還靠譜」,惹怒主席吳敦義,以粗口回嗆記者,反駁「無主席」之譏。
七月 ——
駐台十年的大陸記者葉青林,因花蓮震災時揭露日本搜救隊拒絕進入廢墟的新聞,不合執政當局的意,來台駐點申請遭拒。
同月,中美貿易戰開打。由於大陸對美出口前十大企業中台商佔了8家,分析師示警,台灣可能將是貿易戰下的重災區。
同月,媒體報導高雄市內的城鄉落差與高額負債,揭開「五星級」市長背後破敗的城市真相。
同月,馬英九因「三中案」遭北檢起訴。「雲林王」張榮味遭判8年定讞,入獄服刑。
同月,台北丁守中遭譏為「佛系」參選人。桃園陳學聖自譏為「沒有存在感的男人」。
同月,親藍媒體旺旺中時以社論勸管中閔「放下」,放棄就任台大校長,遭大量網友痛批。
同月,原定由台中市舉辦的首屆東亞青運會,因獨派發起「東京奧運正名」公投而遭取消主辦權資格。
八月 ——
金門與大陸「通水」。經過20年,金門人總算盼到「兩岸共飲一江水」,緩解了長久以來的缺水之苦。民進黨當局為通水典禮穿小鞋。本月亦為「823炮戰」六十周年。
同月,親綠民調顯示,46.3%民眾認為蔡英文應該在「一中」前提下與對岸談判。反對者36.7%。不久,賴清德以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重新詮釋他的「務實台獨」,為選舉向中間路線挪移。然後,檢調查抄「統促黨」。
同月,蔡英文過境美國洛杉磯,「路過」85度C咖啡店。85度C遭大陸網民批為台獨企業,並遭抵制。85度C大陸分部緊急發表支持「九二共識」的聲明,又為台灣獨派民眾抵制,迫使總公司與大陸分部切割,兩面不是人。
同月,遭綠營唾棄的柯文哲拜訪李登輝,李問:「聽說你要選總統?」
同月,台北市民掛出布條「本弄高雄鄉親,唯一支持韓國瑜」,並改名為「戰瑜弄」。隔日,韓國瑜於101大樓舉辦「打造高雄,全台首富」記者會。本月為韓國瑜聲勢竄升形成「韓流」的起點。
同月,薩爾瓦多宣布與台斷交,蔡英文的聲明中連續出現4次「中華民國」,顯示民進黨政府在外交攻防上,退守「中華民國」底線。
同月,「8?23雨災」,中南部各地水患頻傳,蔡英文在雲豹車上勘災遭災民怒嗆「下來用走的」。高雄市出現5000個坑洞,台南市2000多坑洞,引爆民眾怒火,民進黨治水神話破滅。
九月 ——
大陸施行《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使得在大陸居住半年以上的港澳台民眾享有國民待遇。對於大陸進一步爭取台灣民心的作為,獨派輿論發出各種恫嚇,吹哨壯膽。
同月,颱風襲日,造成關西機場癱瘓。台灣旅客獲大陸駐日使館救援,引起島內抨擊駐日代表謝長廷怠忽職守的風暴。謝長廷歸咎於「中國假新聞」以及台駐大坂辦事處的處理過慢。不久,大坂辦事處處長蘇啟誠自殺身亡。
同月,日本右翼組織在台灣腳踹「慰安婦銅像」,引起軒然大波,蔡當局低調處理,不願譴責日本政府。
圖自「臉書」
同月,「促轉會」內爆企圖借職權打擊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以正義為名,以東廠為榮,掀起年度最大一波政治風暴,並重創民進黨選情。
同月,親藍媒體(《聯合報》)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好感度破新高(57%),人民對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不滿意者高達67.6%。
同月,「急獨」立場的時代力量黨為選舉尋求與柯文哲合作,並為柯的「兩岸一家親」緩頰。爭取連任的現任台中市長林佳龍深陷諸多弊案爭議。
同月,高雄市有綠營支持者樹立攻擊韓國瑜的大看板,反而為極度缺乏宣傳資源的韓國瑜添柴火。同時間,網路瘋傳MV 《窮到發慌》盡訴北漂青年的苦窮,年輕世代集中炮火對準執政黨。
同月,「花蓮王」傅昆萁入獄。
十月 ——
「中選會」以程序手段干擾國民黨提出的「反空污」、「反核食」公投案,以及民間提出的「以核養綠」公投案。
同月,蔡英文為進入CPTPP,於WTO公開宣布不再主張「開發中國家」地位,並放棄因此地位所享有的特殊與差別待遇,形同自我升格成「已開發國家」,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減少福利待遇。
同月,韓國瑜在高雄的第一場鳳山造勢,吸引6萬民眾自發前往支持,在綠營執政20多年的城市出現久違的青天白日旗旗海,震撼全台。「韓流」外溢現象明確,全台國民黨選情升溫。
圖自台媒
同月,柯文哲網路聲量被韓國瑜超越,選情進入堪慮期。
同月,為救新北市選情,賴清德宣布停建深澳電廠,缺少的發電量由選情較穩的桃園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取代。
同月,普悠瑪列車翻車造成重大傷亡,揭露台鐵長期結構性問題。
十一月 ——
「國安局」在「立法院」自曝正監控臉書等公開社群,偵搜包含詆毀元首等四大影響國安情資,輿論嘩然。蔡英文隨後雖親上火線「滅火」,但也隨即與美國聯手操作「中國假新聞」為台灣選舉帶風向。
同月,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公開挺民進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陳其邁,丁守中趁勢反擊,批柯「騙藍騙綠騙北京」,重創柯文哲選情。
同月,馬英九與自家基金會發表「不排斥統一」的「新三不」主張,立即遭同黨地方首長參選人紛紛切割。
同月,吳敦義在某閉門會議中譏陳菊為「肥滋滋大母豬」,立即遭同黨地方首長參選人紛紛切割,吳隨後公開向陳菊道歉。陳菊則大舉消費吳主席失言,聲稱「台灣女兒遭侮辱」,企圖挽救高雄選情。
同月,韓國瑜兩場大型造勢吸引十幾萬支持者自發參與,民進黨亦動員十幾萬人造勢撐場面,雙方激戰空前熱烈。
同月,選舉結果出爐,國民黨狂勝15個縣市,民進黨狂輸到剩6個縣市,台灣政治版圖翻轉。另外,由於「中選會」的失職失能,選舉流程大亂,造成邊開票邊投票的亂象,台北市丁守中以三千多票落選,隨即聲明選舉不公,並進入司法訴訟程序,展開驗票與選舉無效之訴。
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的大敗,雲林縣、彰化縣、宜蘭縣的翻轉,均遠遠超出民進黨預期。蔡英文隨即辭去黨主席職位,陳菊與賴清德先是表達請辭,卻又馬上獲得慰留。
公投結果公布,獨派發動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失敗,挺同公投失敗。反核食,反空污,以核養綠,以及反同三公投皆通過。綠營的政策與社會議題主張全部被人民否決。
十二月 ——
由於韓國瑜的背書,沉寂一段時間的「九二共識」重新成為台灣社會熱議的議題。
同月,致力於兩岸交流的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去世。
江丙坤 圖自「央視新聞」微博
同月,民進黨敗選後內部大亂,蔡英文於黨內發動連任保衛戰,操作新任黨魁人選。中生代鄭文燦、林佳龍、陳其邁皆拒絕就任新黨魁,並隨即拱出卓榮泰競選。新潮流系大老吳乃仁退流、退黨,家族退出台苯,震撼綠營。
同月,蔡英文聲言要站在第一線傾聽民意。賴清德疑似遭到架空,宣布將於1月「內閣」總辭。
同月,國民黨中生代高聲要求黨內改革,新科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宣布參選總統,以求拋磚引玉。
同月,蔡英文為謀求「白綠合」,在「蔡柯會」極盡低姿態卻遭柯白眼相待。隨後,柯在「雙城論壇」中,重提「兩岸一家親」,加碼「兩岸同文同種」,遭綠營與時代力量黨痛批。
同月,王金平受媒體專訪,暗示將參選2020年「總統」大選。
同月,前大坂辦事處處長蘇啟誠遺屬爆料,蘇自殺並非因為假新聞,也無憂鬱症,而是上級欲以莫須有罪名懲處,蘇是不願受辱而自殺。謝長廷與「外交部」因此再遭輿論轟炸。
同月,「教育部」長葉俊榮宣布勉予同意管中閔就任台大校長,獨派輿論大嘩,聲言罷免蔡英文。葉隨即請辭,賴清德立刻勉予同意。擾攘一整年,連續折損三個教育部長的「管案」暫時落幕,執政黨退出戰局,獨派掀起的司法攻防將成為主戰場。
同月,朱立倫卸任新北市長,宣布參選2020年「總統」大選。
※台大超500天沒校長 將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
※敗選後內訌?民進黨「立委」炮轟賴清德:讓人民失望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