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撕毀保護協議重啟獵殺行動
來源: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
日本在12月底宣布將於明年6月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這一舉措意味著日本可以無拘束地在海洋捕獵鯨魚。日本作為一個捕鯨大國,在頂峰時期,捕鯨數目達到全世界總量的75%。許多鯨魚種類因為過度捕獵一度出現區域滅絕。
重啟商業捕鯨
本月底日本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將在2019年重啟商業捕鯨活動。
IWC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捕鯨組織,聯合國在1945年成立了該機構,日本於1951年正式加入該組織。日本政府發言人在20號表示將在2019年6月正式退出該組織,但是會在組織留下觀察團。其稱日本退出該組織是基於科學原因做出的決定,為了「維護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在上世紀70年代,鯨魚數量的急速下降讓IWC不得不出台了停止商業捕鯨的禁令。但是在一些鯨種的捕捉上免除了成員國履行該禁令的義務,同時用於科學研究的捕鯨行為IWC的監管力度也相對較松。日本利用該條例,每年會前往南極區域進行鯨魚捕獵活動,最後鯨魚卻出現在日本市場上進行出售。日本從1982年開始,至2014年已經以科研目的捕捉屠殺了數千頭鯨魚,包括小鬚鯨、長鬚鯨、座頭鯨、抹香鯨。日本宣稱其行為是為了維護鯨魚種群數量,檢測當地的生態系統。
很多年日本都宣稱捕鯨都是為了科學研究。圖片來源:JIJI PRESS/NEWSCOM
在2010年,澳大利亞就曾將日本送上了國際法庭,其一直致力於保護南極區域的野生鯨魚。2014年,法庭判決日本必須立即停止以「科學研究」為名目的鯨魚屠殺行為,在法庭陳述中, 「沒有證據表明日本的項目設計與保護鯨魚相關,」 法官表示,「沒有發現日本將鯨魚用作科學研究的證據,相反別有目的。」
在對日本下達捕鯨禁令之後,日本也沒有放棄重啟捕鯨項目,不斷聯合有捕鯨傳統的國家,如冰島、挪威等,向IWC進行施壓,以期讓其恢復商業捕鯨的合法性。但是絕大多數國家並不贊成此舉,反對商業捕鯨的國家表示很多地區的鯨魚數量已經不足以支撐繁衍的最低數目需求。日本近日退出IWC的決定,意味著其能夠在明年6月重新無拘束地對鯨魚進行捕獵。不過日本表示只會在日本的領海範圍內進行捕獵活動,而不會重返南極區域。這對於鯨魚來說或許是一片可以獲得生存喘息的地方。
日本的捕鯨文化
考古學家在繩文時期(日本石器時代後期)的古遺迹中已經發現日本有食用鯨魚的痕迹,但是在當時並沒有大型的捕鯨活動記錄,也沒有生產出合適的工具,日本北海道大學魚類科學家松石隆推斷這部分被食用的鯨魚遺骸應該來自於擱淺的鯨魚;日本的捕鯨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紀,在當時已經出現手擲魚叉等捕獵工具;1606年和田賴元首創了「兵法捕魚」,並組建了一隻捕魚艦隊,捕鯨者會將鯨魚驅趕至近海附近,再通過船隻包圍的方式讓其游到布置好的漁網內進行捕獵,現今在日本和歌山附近的太地町就是以捕鯨出名的地點。
歷史上日本太地町的近海捕鯨圖。圖片來源:Taiji Whale Museum
大型的產業化捕鯨大約在19世紀末期開始興起。明治時期被譽為「日本現代捕鯨之父」的岡十郎引入了挪威式的現代捕鯨技術,動力船隻、加農炮、爆裂魚叉成為了新一代捕鯨工具。並且其在1899年成立了第一家現代捕鯨公司,20世紀新年伊始,捕鯨船上的挪威火炮打響了現代捕鯨業的第一槍,所有生活在東亞太平洋海域附近的大型鯨群都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其中棲息在中國海域附近的鯨魚種類幾近滅絕,鬚鯨歷史上在中國沿海種群數量豐富,它們會在冬季和春季前往台灣島附近繁育後代,但是也由於固定的習性成為日本捕鯨業的頭號下手目標。其中首當其衝的種群就是露脊鯨和灰鯨,這兩類鯨魚習慣遊動到淺海附近並且對人類有著天然的好奇心,但正是由於這一好奇心讓其遭受滅頂之災。在20世紀這兩類鯨魚已經接近區域滅絕,在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海域基本被捕獵得乾乾淨淨。
歷史上最古老的描述捕鯨場景的油畫,畫中描述的是荷蘭捕鯨者。畫家:Bonaventura Peeters
鯨魚作為日本的重要補充食物來源,已經成為日本文化血液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到20世紀30年代,日本近海的鯨魚數量大幅下降,捕鯨業終於將目光投向了擁有17類鯨魚種群的南極海域。1937年,在倫敦召開了有關鯨魚的國際會議並對捕鯨行為進行了限制和約束。但日本並未參加,並於當年進行了為期125天的捕獵活動,根據記載,光該季度就一共有45010頭鯨魚在此次獵殺活動中喪生。到50年代,由於戰後資源匱乏,鯨魚肉在日本的肉類消耗比重已經超出了50%。直到1951年日本加入IWC和1986年IWC發布了《全球禁止捕鯨公約》,日本的捕鯨業才逐漸收斂,並且近30年一直以科研為名目在進行捕獵。直到12月20日,日本宣布將退出IWC。
當然,不僅只是日本,鯨魚在世界沿海地區都有一段悲壯歷史,尤其是曾經有捕鯨文化和歷史的區域,同樣成為了如今支持商業捕鯨的國家,如冰島、挪威等北歐國家。根據IWC給出的數據,盛行捕鯨的區域包括加拿大、挪威、日本以及格陵蘭島地區。冰島是為數不多至今還保留有捕鯨艦隊的國家之一,主要的捕獵目標是長鬚鯨,並且主要用於出口日本;加拿大每年要捕捉大約600隻獨角鯨,主要集中在波弗特海和魁北克海域,鯨魚肉主要供給加國北部地區,在這些地方鯨魚肉是一種傳統食物。
1995至2016年國家間捕鯨數目統計。圖片來源:Wikipedia
海洋國王之殤
鯨魚是一類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它們的一生從進食、交配到繁育後代都是在海洋中進行。陸地上的河馬曾是鯨魚的近親,兩者大約在4000萬年前分道揚鑣,前者馳騁在廣袤的陸地,後者則遨遊在無垠的海洋。最小的侏儒抹香鯨只有2.6米長,135千克重,最大的藍鯨則有近30米長,190公噸重,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由於是陸生哺乳動物演化而來,鯨魚必須在水上呼吸空氣,不過它們能夠長時間在水下進行活動,例如抹香鯨可以在水下遨遊長達90分鐘。它們頭頂上有呼吸孔來呼吸空氣,這也是平時產生鯨魚噴水景象的結構。
GIF來源: Vimeo/AkXpro
鯨魚最吸引研究者注意的就是它們的聲吶系統,座頭鯨的「聲音」被認為是動物界最複雜的交流方式。它們通常會持續30分鐘至1小時都發出重複韻律的聲音,並且每年它們發出的聲音也會不斷變化。座頭鯨的「歌聲」通常發生在每年的繁殖季節,因此也被認為是吸引配偶的一項行為。它們的聲音通常包括高頻和低頻兩部分,低頻的聲波可以在水中長距離傳播卻不損失能量,研究者估計一些低頻聲音在某些海洋層可以傳播超過10000千米。
鯨魚在世界各地受到的待遇也並不是完全悲觀的,在許多亞洲國家的鯨魚文化中,鯨魚都是一類受到尊重的物種,包括韓國、中國、印尼、越南等國家都對鯨魚有著特殊的情感。歷史上這些沿海區域的原住民,將鯨魚奉為「海洋的國王」、「海洋的龍」、「龍型守衛者」,在海南島和雷州地區一帶,漁民偶遇鯨魚時都會給其讓路,保證鯨魚可以順利通過。在中國文化中,莊子著作《逍遙遊》里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中鯤的原型也是來自於巨大的鯨魚。
中國動畫《大魚海棠》的主角鯤,外型就是長了翅膀的鯨魚。圖片來源:big fish & begonia官方海報
紐西蘭作為南半球靠近南極的特殊島嶼地區,幾乎每年都有鯨魚擱淺在紐西蘭主島或者遠端群島上。2017年超過400隻領航鯨被發現躺在了南島海灘上,但最後吸引了來自全國近千名志願者的救助行為,最終數十隻重返大海;同樣在今年7月,在惠靈頓上演的煙花節因為一隻露脊鯨的出現而被推遲,這隻鯨魚沿著惠靈頓海岸線游至了惠靈頓港口,並在那停留幾天後才離開。當地民眾擔心煙花燃放會影響其生存,而提議將煙花秀的時間向後推遲。
在參與救助擱淺鯨魚的過程中,許多志願者都對鯨魚留下了別樣的情感:「夜晚和日出前很冷,我們在爭分奪秒。Nobby(鯨魚的名字)有時候會晃動一下,我們緊張又興奮的心情便溢於言表,我們圍在一起,很多人都在對它們營救的鯨魚說著鼓勵的話,鼓勵它們求生。我向鯨魚講我的孩子,講我對潛水的熱愛和戒煙以後的焦慮和壓力。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