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宋末代駙馬後人東北做知青,捕三文魚包餃子,還差點活捉熊瞎子

南宋末代駙馬後人東北做知青,捕三文魚包餃子,還差點活捉熊瞎子

「駙馬」遇熊記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前篇:這位留美幼童是南宋最後一代駙馬後人,崖山海戰後為皇室保存血脈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留美學童方伯樑家族的文章。發表後方家後人也有觀者,便與老薩聯繫,鼓勵之餘,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史料與討論。

南宋末代駙馬後人東北做知青,捕三文魚包餃子,還差點活捉熊瞎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 中國電報業先驅方伯樑

例如,關於方伯樑先生的學歷,《開平縣誌》記載他是耶魯大學畢業,方廣勝著《從軍人到銀行家》又提到他「到美國後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

這中間似有矛盾。

而根據方氏後人的了解,這其實並不奇怪。耶魯大學確實證明方伯樑考上了耶魯,但沒有去讀,第二年再考進麻省理工,他是留美幼童中唯一一位沒有讀正式課程的,讀的是選修課(Special Courses)。

第一位進入麻省理工的中國人是香山人張文湛(也有看法認為第一個入讀的是方伯樑的好友鄺泳鍾,他是方的中學同學,可惜的是在1884年馬江海戰中便以身殉國,犧牲太早),張同樣讀的是選修課,沒有畢業。麻省理工的課程實在太難,很多洋人也讀不下去。他在麻省理工只讀了一年就回國辦電報了。

那時雖然全體留美幼童都奉命提前回國,但有的學生家裡出錢繼續完成學業回國。方伯樑先生便是家裡出錢讓他完成學業,大學畢業的。

南宋末代駙馬後人東北做知青,捕三文魚包餃子,還差點活捉熊瞎子

▲ 方伯樑先生晚年定居武漢,故此他家的紅色銀行家方皋也是出生在這裡

儘管方伯樑父子辦電報,辦銀行十分傳奇,不過,讀者們關心的好像更多是在另一方面,那便是他們的祖先居然是宋朝的末代駙馬方道盛,很多人疑惑這是不是真的。

南宋末代駙馬後人東北做知青,捕三文魚包餃子,還差點活捉熊瞎子

▲ 方家下一代「駙馬」方新陽先生,按照族譜是方道盛的二十二代孫

和方新陽先生談起此事,他只是給我做了一個更正——我在文章中提到他是末代駙馬的二十三代孫,實際按照家譜而言,應是二十二代。客家風氣與北方不同,通常保留有族譜,傳承清晰,成為較為可靠的歷史證據。而且方道盛的墓還在當地,這種事有根有據難以造假。

不過,我倒是和方先生開了個玩笑——我說因為方皋先生和他的女兒方鄄平女士都有很好的泳技,曾經冒膽推測方道盛當年從崖山戰場脫身是依靠一身好水性。現在我更覺得有依據了——因為方先生也是一身好水性。

黑龍江在知青下鄉時代曾流傳「一位不留名的北京知青跳入激流救出當地老鄉」的佳話,這個人就是當時以67屆知青身份在黑龍江下鄉的方新陽先生。因為曾是北京市業餘航海學校的優秀畢業生,還當過駕駛系的輔導員,這位「駙馬爺」被選到了烏蘇里江上的建設兵團航運連當水手,他救的是一名當地的老職工。

南宋末代駙馬後人東北做知青,捕三文魚包餃子,還差點活捉熊瞎子

▲ 駕船航行於烏蘇里江的方新陽先生(圖片來自方先生公眾號「新三屆」)

這件事,方新陽先生在他的公眾號「新三屆」中曾介紹過,也講了不少當時在烏蘇里江上跑船時的奇遇。

說起來我當年也結識過一位在烏蘇里江跑過船的老水手,給我講過不少趣聞。

比如,他們那時經常會上大黑瞎子島摘野櫻桃吃;

撫遠縣有一座雙丫髻山,如同古代女子的雙丫髻髮型,只是一個丫髻在中國,一個丫髻在蘇聯;

江上中國和蘇聯的船都有出沒,蘇聯的船大,一次從我們的船舷側面駛過,激浪把正靠著欄杆的這位老水手都顛到了江里;

他們在江中捕撈大馬哈魚,魚籽擠出來出口,而魚則裝在大木桶中用鹽腌漬,成為大家的美味。

南宋末代駙馬後人東北做知青,捕三文魚包餃子,還差點活捉熊瞎子

▲ 烏蘇里江大馬哈魚,至今仍是當地名產

這樣的經歷和方先生的若想彷彿,但比他早了大約十年,因此除了丫髻山未變,其他的多少有些不同。

例如,方先生駕船的時候可能大馬哈魚已經沒有出口任務,所以可以用大馬哈魚的魚籽拌飯——「魚子晶瑩剔透紅潤粒大,跟魚肝油丸似的,涼拌著吃美味可口終生難忘!」至於魚肉,則被他們包餃子和汆丸子了——那可是三文魚肉餡的餃子和丸子啊。

但是,和蘇聯的船隻相遇,已經沒有當年的和諧,方先生記述道:「我船隊途經松花江、黑龍江駛入烏蘇里江,被船堅炮利停在江心高大的蘇艦阻擋,它還違反國際慣例用高壓水炮噴射我船。」

中蘇決裂後一度北方邊境情況十分緊張,那個時代的黑龍江知青幾乎都有和蘇聯方面鬥智斗勇的經歷——所謂生產建設兵團也是有戰備任務,要發槍的。我認識的知青講過,那時我們固然勇猛無畏,蘇聯特務的行跡也堪稱神出鬼沒。

比如,半夜我方農場附近會突然升起信號彈,於是大家一起抄槍集合,但無論怎麼搜索,都找不到特務究竟藏在那裡。幾次下來,大家甚至出門上廁所都會疑神疑鬼。

方先生也提到他們曾經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不過他講後來還是弄清了所謂蘇聯特務是怎麼回事兒,那些信號彈是蘇方投射的定時彈,專門用於騷擾我方的,並不需要特務專門來發。

不過,方先生和大家的回憶有些不同的地方,這位「駙馬」講他還真遇到過活的對手。

那是1969年4月底,他所在的建設兵團抽調人員,組成邊防公路第11中隊,五個排二百人,負責修建長320公里的「二(二龍山)撫(撫遠縣)」邊防公路。他的排長姓郭,帶領大家在一處避開樹林和水道的地方紮營開始幹活。

當時那一帶十分荒涼,但知青們都是年輕人,所以在艱苦的情況下仍然嬉笑打鬧,不以為意。但五一節連長帶人出去打獵,結果拖拉機誤入沼澤,造成七人凍死的悲劇,讓大家感到了環境的險惡。

更險惡的是對岸還有敵對的「北極熊」。所以,知青們天天要帶槍出去巡邏,心理生理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就在這時,方先生的「奇遇」發生了。他這樣描述當時遇到的事情——


「有天夜裡輪到我班站崗巡邏,我巡到廚房旁時發現有情況,一個模糊身影潛入了廚房,我們拉開槍栓,打亮手電筒衝進去大喝一聲:『不許動!舉起手來!』只見一隻黑瞎子舉起兩隻爪子,饅頭應聲落地,它盯著手電筒光發愣。


我們沒料到是這情況,也盯著它發楞,迅間它趴下衝出,還扯趴了半邊帳篷。雖然我們破案立功,但也落得個對敵鬥爭經驗不足的失誤,這時候我才明白了郭排長在選擇安營地點時,為何要避開樹林的原因。」

南宋末代駙馬後人東北做知青,捕三文魚包餃子,還差點活捉熊瞎子

▲ 東北黑熊,又名狗熊,是一種令人恐懼的肉食猛獸,然而……「只見一隻黑瞎子舉起兩隻爪子,饅頭應聲落地」

這他N的還是太萌了啊,讓人無論如何與猛獸聯繫不起來。

我在電話里告訴方先生,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樂不可支。他說,這只是他幾次遇到熊瞎子的經歷之一……

「駙馬」上了中國的北極,還在那裡遇到狗熊,恐怕也只有那個特殊的時代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只是,方先生似乎還有些遺憾,他說——「最令我們遺憾的是失去了一隻渾身是寶的熊!」

南宋末代駙馬後人東北做知青,捕三文魚包餃子,還差點活捉熊瞎子

好吧,在營養匱乏的知青面前,這頭熊兄弟,真是夠幸運的。

【完】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蘇 的精彩文章:

日本專家稱甲午打敗中國是僥倖,旅順屠殺真實存在,日本也是輸家
慈禧真的挪用海軍軍費了嗎?頤和園這艘輪船告訴你史實沒那麼簡單

TAG:薩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