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小山村發現了一支皇室後裔,其祖先差點就被趕盡殺絕了
明朝末年,各地起義軍蜂擁而起,他們每到一地,第一個首先是誅殺皇族。此時,天逢亂世,朱姓皇室自知大勢已去。部分皇族後裔為防誅殺,他們改名換姓,以「東」氏族裔的身份,潛逃至山東海陽,之後,又輾轉至庄河地區隱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六吉屯,表面是庄河地區青堆鎮孔家村一個十分普通的村莊。然而,在周圍百姓眼中,這裡卻是一處非凡之地。自明末至今,此地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稱:六吉屯所居住的「東」姓村民都是明朝皇室後裔,即他們的祖先就是朱元璋。
曾有人實地來此進行探查,並且,通過當地的文體局,了解到流傳的「明朝皇室後裔之說」確有其事。至少,通過當地政府的介紹,可以初步確定這種說法是有根據的。據了解,明朝覆滅前夕,朱姓皇室族人為了免遭厄難,分改「東南西北」四姓。
其中「東」姓皇室逃至六吉屯,世代隱居。
六吉屯,面積看上去並不大,全村人口約六十餘戶,其中,東姓百姓有三十五戶,佔比超過一半。有人曾拜訪此地,隨機詢問了一位東姓老人,從他口中證實,周邊流傳的說法是真實存在的。這位東姓老人稱:「隱居庄河的百年歲月里,歷代長輩都會給後輩講述祖上榮耀之事,並以此代代相傳。」
因此,哪怕經過數百年的歲月,東姓村民依舊記得其祖姓為「朱」,祖先就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根據東姓村民介紹,當年天下動蕩,戰亂四起。面對著內憂外患,衰弱的明朝已無回天之力,覆滅只是時間問題。皇室族人自然明白這點,為了逃命,他們趁著農民起義軍攻城之前,逃出城外。
同時,為了防止全軍覆沒,皇室族人分為四撥,按「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逃走,這才有了今日的延續。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李自成所率領的軍隊是從西側攻入城內,因此,西門逃出的皇室族人絕大多數已經被殺,唯有東、南、北三個方向的明室皇族得以保存。
有人統計,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嗣幾乎被殺一半。至此,僥倖存活的皇室族人以逃跑的方向作為姓氏,隱居在中國各地。
當然,並非所有的東姓皇族後裔都生活在六吉屯,還有一小部分在流亡時,留在了河北地區大沙河間的「褡褳」。這裡屬於四省交界區域,四面接鄰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在明末屬於政府管轄之外的區域。於是,這裡成為諸多流亡之徒的棲息之地。
清朝建立後,清政府取消了對明室皇族的追殺,此時,他們這些人才敢正式定居繁衍。
如今,居住在六吉屯的東姓村民,並非自明末就定居於此。當時,他們出城流亡,與另一支明室皇族分開,來到了山東省海陽縣東記疃,就此居住下來。兩百多年前,居住在東記疃的一些明室後裔,跟隨這闖關東的大潮,來到了庄河地區,最終,世代隱居在六吉屯,繁衍至今。
庄河市的一些文化機構,也曾對這裡深入調查過,得到不少有效信息。作為朱元璋後裔,他們每逢一些重要節日,都會在村內舉行祭拜儀式,俗稱「拜四方」。此舉的意義,源於明朝的一些禮儀制度。
像當時,各地都有受封的朱姓王侯,他們在逢年過節時,會燒紙叩頭,向著四個方向參拜,這便是「拜四方」的含義。明朝覆滅後,這種習俗被明室皇族後裔保存下來,並年節祭拜。原本的寓意為不忘聖上恩寵,感謝四方。但傳至今天,「拜四方」又多了一層含義,成為判斷明室後裔的重要依據。
我國政府也曾組織專家各地走訪,證實了六吉屯中的東姓村民,確實是從山東海陽遷移至庄河的。另據古代文獻記載,明朝覆滅時,有一部分明室皇族逃入山東海陽,該姓為「東」。前後線索串聯起來,已經可以證明六吉屯的村民,確實為朱元璋後裔。
不過,這只是初步判定,缺少能夠證明身份的有力證據,如族譜、詳細古籍等。
關於族譜,六吉屯的老人稱:「我們的族譜輩分依次是:文方日月明,成亞繼地興。其中『日月明』就是暗示大明王朝香火不滅的意思。」如今來看,「大明不滅」已成歷史,但族譜卻有著新的寓意,它是明室後裔榮譽的象徵,東姓村民世代以祖上曾為帝王為榮。
通過上文可知,明末時期,明室皇族分為四個方向逃出,除了今天已知的東姓後裔,其他南、北、西三支明室後裔,皆下落不明。或許,他們當年未能逃脫厄難,亦或許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總之,大明已亡,昔日榮光華貴不在,留給後裔的,唯有無盡的追憶與緬懷。
對於朱元璋的後代,這裡還有一個趣事,那就是朱元璋給後代定的輩分排行是按「木火土金水」順序。但是朱元璋只想到了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卻未想到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大家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明代始終是「父子相生,祖孫相剋」,如:朱棣和他兒子朱高熾是按照木生火,順應五行相生,但是和孫子朱瞻基是木克土,為五行相剋... ...
參考資料:
『《明史》、《朱元璋的「東」姓皇室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