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珠探析
說到古代珠子,無不讓人聯想到五顏六色各種材質擁有靚麗外表的珠珠串串,更和女人聯想到一起,其實則不然,據各個時期的考古發掘報告,從人類起源走過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小小的珠子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也是人類從使用工具開始最早的手工藝製品,最早使用動物牙角穿孔隨身攜帶,大多數為硬度較低的有機物,以示狩獵的戰果,演變成族群身份的象徵。
到了新石器時代,伴隨著審美提高慢慢的開始製作一些硬度較低的石珠跟牙角一起穿戴,後來到了青銅時代,工具也更加先進,手工製作也逐漸步入成熟,人類開始加工一些如綠松石,孔雀石,青金石,瑪瑙一類的半寶石作為珠飾的原材料加工佩戴,以示身份的象徵。
到了商周時期,青銅製作水平和手工藝進入高度發達水平,此時的珠飾地位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有享有皇權或者諸侯等地位尊貴顯赫的人才能有權佩戴,通常和玉器穿戴在一起,老百姓熟知的「珠玉雙全」就是這個時候誕生的,由此可見,珠子在古代歷史上佔有的地位絕對非同一般!
說起古代珠子,行內人立馬會想到「風化紋」,「風化紋」一專用名詞的產生也跟珠子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雖然「風化紋」一詞,用在古代珠子的鑒定上本人一直覺得是個「病詞」,(在翰龍雅集收藏論壇的「錦粲美珠」版本人曾經有過專門針對「風化紋的」詳解)但圈裡人用來已久,也就當作形容詞使用罷了!
圈裡人通常以「風化紋」作為古珠(通常指瑪瑙)年份老道的斷代特徵,其實則不然,首先要從「風化紋」的形成來說起,「風化紋」的形成,眾所周知,它不像字面上的意思,是年份久遠因為風化才形成的標誌,而是因為在佩戴使用過程當中珠子之間的碰撞,破損,加上入土的侵蝕所致,直白一點說是珠子表面的細小裂痕,不同材質的珠子由於分子結構的不同會出現不同的風化紋機理。
由此可以反推,沒有風化紋的珠子(沒有經過佩戴使用的古珠)不一定不是古珠,只能說流傳下來的古代珠很少沒有使用佩戴的,而鑒定古代珠子的關鍵,得從各個時期珠子本身的製作工藝方式入手。
比如打磨,鑽孔,孔壁,孔口,風化紋,材質,形狀(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材料,形狀)幾個地方入手判斷,逐一排除法,確定下來,上下幾千年的珠子就會對號入座了!
(文中配圖除博物館館藏外,均由古玩那點事兒出品)
※從爺爺手裡傳下來的老楸子,有人說是大塑料……
※金剛玉化之路,他用了三年!你的金剛離玉化還有多遠?
TAG:古玩那點事兒 |